珍惜机会,不负韶华~(第二周) 汕尾市中小学优秀青年干部研修班

见贤思齐

<p class="ql-block">  研修第二周星期一(4月19日),今天早上的讲座内容:《依法治教背景下的交易热点探析》,授课老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院长胡劲松教授。讲座的专题分为三部分:一教育惩戒及其规制;二课后托管的法律属性;三小区教育设施所有权。</p><p class="ql-block"> 讲到第一部分,教育惩戒及其规制时,胡教授抛出一个问题,教育部在2020年12月29日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并于2021年3月1日开始实行,令人疑惑的是中小学出现了教师不敢管和不愿管的怪现象。惩治行为的合法性受到质疑。随着抛出三个问题:1.教育惩戒是什么?2.教育惩戒是什么权利?3.教育惩戒如何规制?胡教授运用了大量的事例,旁征博引,还运用了中西对比,尤其是德国、美国学校的惩戒情况进行分析,如美国的惩戒(体罚),叫“为了改变学生的行为而施加对学生使之身心痛苦的行为”。总而言之,教育惩戒是一种教育行为,古今中外,都在使用。个人理解,作为教育工作者,适当的教育惩戒是有必要的,但必须要依法依规,开展教育惩戒的行为的宗旨必须是让教育教学顺利开展。惩戒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p><p class="ql-block"> 专题的第二部分是义务教育学校托管的法律属性。当前义务教育学校面临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义务教育必须对在校生实时托管吗?第二,如果实施托管,学校可以收费吗?第三,政府在此事项上又该行使何种职权呢?胡教授对上述问题逐一进行解答。在此当中,他讲到了一个细节,2015年《教育法》删除了一句话“教育不以盈利为目的”,当是时,许多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胡教授认为学校托管是可以收费的,但要行使“合同行为”,学校接受被监护人的委托。所以,学校托管作为一种有偿补偿,学校托管收费具有合理性。</p><p class="ql-block"> 胡教授专业理论特别强,讲座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大家阐述了教育惩戒及规制、课后托管的法律属性、小区教育设施所有权等专业见解。通过各个案例,中外对比、浅显易懂的为学员们开展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讲座,学员们获益良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午的讲座老师是由我们中学部班主任钟罗金博士,我们班主任钟罗金博士是华南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他的讲座题目《科研常用工具介绍兼谈课题申报》。</p><p class="ql-block"> 钟博士是个年轻帅气的老师,他用自己读博士的经历,告诉大家文献如何查找,数据如何收集,数据的处理工具,论文写作工具有哪些?他说读博士并不难,难的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自己读博三年,查资料,找文献,整理材料,每天都是6点多起床,干到很晚才能睡,一篇论文反反复复修改了十几次,改到自己想呕吐,送给导师一看,发现居然还有错别字的存在。过程真不容易啊,但终究坚持了下来。钟博士的经历让我们了解到,做学术必须要严谨,做事情必须要有坚持的态度。很多时候,咬紧牙关,挺一挺,便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跟着他告诉我们课题如何申报,一申报前的准备;二提前选方向;三阅读参考文献;四提出问题;五开展行动研究;六撰写申报书。</p><p class="ql-block"> 班主任钟博士的课对我们非常实用。回去后,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笔记和他的课件慢慢学习消化,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 下半场,我们研修班分成两部分,中学组在田家炳教育学院105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员们观看了中国早期农民运动领袖彭湃烈士的英勇事迹。彭湃烈士用年轻的生命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深深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学员。战争年代,革命先辈为了共产主义洒头颅、抛热血,为革命事业贡献出自己的生命,如今,我们作为党员,一定要紧紧团结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身边,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践行自己入党的誓言,为汕尾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附:李绪局长对我们学员的讲话】</p><p class="ql-block"> 汕尾教育局李绪局长对我们这批干部研修班学员非常关心,4月18日傍晚,李绪局长在我们干部研修班群里殷殷嘱托:</p><p class="ql-block"> “ 各位学员:你们现在要以校长身份思考问题,组织把学校交给你,你应该如何依法履职,如何统筹抓好学校各项工作?要边学边思考,理清思路。如党建、校本教研、课堂改革、科学决策、教职工及学生管理、家校社合作、安全工作、组织重大活动等等,需要你们学习还很多,珍惜时间,学思践悟,形成自己抓工作思路和方法方式”。“作为校长,要学会宣传造势,营造良好教育氛围。现在研修期间,也要多加宣传,把学习实践思考好的想法、做法、亮点等加以提练,广为宣传,为你们回来开展工作,甚至提拨任职造好势。会实干,不懂宣传,还是不够完美的校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李绪局长的叮嘱,“边学边思,理清思路”,珍惜时间,认真学习,不负重托,完成使命。</p> <p class="ql-block">  研修第二周星期二(4月20日),上午,我们汕尾市中小学优秀青年干部研修班全体成员来到了广州市天河区南国学校进行参观学习。李荣荣校长代表学校向我们表示热烈欢迎,然后给我们作了《校长教学领导力——精耕细作提质量 抓细抓实创佳绩》的专题报告。李荣荣校长主要介绍了广州市南国学校的蝶变。她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校长必须聚焦课堂、关注课堂、走进课堂,更理性、更务实地投身到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提升校长课堂教学领导力:善于“洗脑”、敢于“破立”、善于“借力”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另外李校长为我们解读了广州市南国学校的办学理念及一训三风,学校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以“培育滋润土壤,成就健康人生”为办学理念,让校园内外充满了爱与关怀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下午的学习主题是由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国胜教授带来一场精彩的党史课:《筚路蓝缕 走向辉煌——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与伟大成就》。胡教授的讲座分为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五个篇章。胡教授的讲课深入浅出,语言幽默,把党史讲得极为精彩,学员们不时爆发出热烈而长久的掌声。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是矢志践使初心的100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100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100年。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p><p class="ql-block">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身现在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要勇挑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党员教育工作者,如何保持初心,心怀热诚,为汕尾的教育工作贡献力量?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研修第二周星期三(4月21日),上午讲座的题目《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与发表》,授课老师是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王建平博士。</p><p class="ql-block"> 讲座分成两部分,一是论文如何写作?二是论文如何发表?第一部分讲如何写作,教研论文的类型有三种,一是理论研究类,二是研究报告类,三是教育随笔类,特别强调说经验总结不等于教研论文。教研论文的选题也有三种,第一种是德育,第二种是教育管理,第三种课程与教学。王建平主任特别强调,做学术要实事求是,在写论文时,引用文献要标明时间出处,切忌抄袭与剽窃。</p><p class="ql-block"> 跟着王建平主任对如何提高论文投稿命中率做了精彩的讲解。他说文章也是一种视觉艺术。那什么样的题目能让编辑和读者心动?好的题目就是视觉的冲击,有阅读的冲动。他讲到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例子如,题目《清末明初乡村教育变革的困境探析》,这个题目比较的普通,改为《尴尬的转变:清末明初乡村教育变革的困境》,这样子就形象具体了,让读者有阅读的冲动。</p><p class="ql-block"> 这节课干货满满,为我们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帮助极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到广州第九十七中学参观学习,林黎华校长给我们开了《家校共育,兴家强国》的主题讲座。</p><p class="ql-block"> 林校长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校长,她作为全国十大中学校长唯一的女性,在4月17日参加全国优秀中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报告会刚回来广州,然后马不停蹄的就给我们传经解惑。林校长的讲座围绕四个部分展开:</p><p class="ql-block"> 一、为什么要开展“家校共育”?</p><p class="ql-block"> 二、“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三、怎样有效开展“家校共育”工作?</p><p class="ql-block"> 四、“家校共育”的实践成效与愿景。</p><p class="ql-block"> 林校长的讲座,讲的最多的两个关键词就是“阳光教育”和“爱”。对教育的爱,对学校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学生的爱。她给退休老师陈剑虹老师开派对;她一个也不落,在毕业典礼上给每一个毕业生合影并颁发毕业证书;她把教育传承五代的人找齐,给他们拍一张”5代同堂”的相片…</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想用林黎华校长的话结束:“当什么招数都用完的时候,那就再爱孩子多一点吧,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p> <p class="ql-block">  培训第二周星期四(4月22日),今天上午讲座的主题是《新时代,学校正职校长角色转变与适应》,授课老师是广州市第五中学裘志坚校长。裘校长用丰富的自身经历结合扎实的理论,完美的给我们解答了在新时代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好校长。</p><p class="ql-block"> 裘校长首先直言告诉我们,“没有教育情怀,最好不要当正职校长”。他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当校长,教育情怀的重要性。他说刚到广州第四十二中做校长时,一个月内给3600多个家庭,开了22场家长会;5年只给自己休息了四十几天;为了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教育行业,放弃了可以当行政处级干部副局长的机会;几次三番服从上面的分配,接手“差校”、“烂校”而毫无怨言,每一次都把这些“差校”变成广州名列前茅的名校。如果没有厚重的教育情怀,是不可以想象的。</p><p class="ql-block"> 当一名校长,要有不断自我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裘校长从来不忌讳自己是一个中师毕业,教小学的教师。他珍惜时间,抓住每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看书、听讲座,思考、总结……慢慢成为了今天“广州十大教育名家”,广州市名校长,靠的就是自我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当一名校长既要有工作方法,又要有工作思路。他把广州四十二中(现改名广州市海珠外语实验中学校),从全区倒数第一变成了广州100多所中学排名第四,海珠区排名第一的学校。把广州五中从一所人人嫌弃的学校变成了本科率75%的名校。他能充分调动那些懈怠的老教师的工作热情,又能重点培养年轻教师;既能搞定上级领导给予政策的支持,又能转化差生重拾学习的信心。我有时觉得裘校长,就是一位教育界的超人。</p><p class="ql-block"> 当一名校长,必须要有爱。对事业的爱,对教师的爱(急教师之所急,忧教师之所忧),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p><p class="ql-block"> 裘校长是一位教育界的魔术师,它总是能化腐朽为神奇。学生爱他,家长喜欢他,老师佩服他,学校需要他。他身上有太多让我们学习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下午的讲座题目叫《以你的方式,读成你自己》,授课老师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闫德明教授。他紧紧的抓住“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这三个问题进行讲解。</p><p class="ql-block"> 闫德明教授是一个儒雅知性的知识分子。他上课亲切大方,声音婉和,听课者如沐春风,整节课的感觉如同现在阳春四月的天气,温润、晴朗,让人感觉非常的舒服、惬意。他给我们重点解释了读书的重要性,要读什么书的方向性,和怎么读书的方法性。闫教授还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有用的书籍和读书的网站、APP等。</p><p class="ql-block"> 听完这个讲座后,我打算从现在开始,要计划读书了。我们的班主任钟博士要求我们每周读一本书。我不知道能不能完成任务,但想想,每月至少也应该读一本书吧。</p> <p class="ql-block">  培训第二周星期五(4月23日),今天的讲座题目《探索未来课程设计-基于项目的课程思考》,授课老师是南方科技大学第二实验学校唐晓勇校长。</p><p class="ql-block"> 唐校长一开始就抛出了三个关键词:未来,课程,设计。</p><p class="ql-block"> 未来,需要怎样的人才?具有什么样的素质?</p><p class="ql-block"> 课程,当下课程存在的问题,未来课程形态是怎样的?</p><p class="ql-block"> 设计,为谁设计未来课程?他们的核心需求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精彩的讲座围绕这三个关键词引出的问题而展开。唐校长认为自主探究学习非常重要,它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同龄人之间的合作沟通能力。另外,主题学习让孩子们对“解决问题”有新的体会,他让我们接受了灌输式教育外的新的教育模式。他不禁让我们从事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学生、教师、课程、技术、空间…当今社会时代飞速发展,我们需要重新设计课程,重新定义学习,互联网时代,互联思维,例如用户思维,教师的用户是学生;校长的用户,第一是教师,要给我们的老师以爱和充分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唐校长说:“没有知识的能力是伪能力,没有能力的知识是伪知识,知识与能力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它们是并行融合的辩证关系”。未来课程的设计要重视,知识的储备,也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唐校长的讲座给我们这些学员打开新的视角,让我们了解传统教育之外新的教育模式。</p><p class="ql-block"> 最后,唐校长以“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能改变”与我们共勉而结束了本次精彩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  下午的活动是由班主任钟罗金博士主持的,主要是为下周去挂职跟岗而准备的。活动的主题就是“挂职学习学什么?”还专门特邀了两个嘉宾给我们讲挂职学习学什么的专题讲座。一位是广州市八十九中学李其雄校长,另一位是广州市培正小学叶志丹校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广州培正小学叶志丹校长站在我们跟岗学员的角度,给我们提了非常多有用的建议。他说挂职跟岗,要带着目标去学习。跟校长学习,学习时,要多看、多听、多想、多问…特别提到要学会提问,要问在点子上,不要泛泛而问。要找不同的对象全方位去了解所跟岗的学校。叶校长说,有时学习贴在墙上的制度,作用不大,重点要关注学校的激励机制。例如,一个学校,它的美术或者计算机方面搞得很好,要知道是什么在推动着它,有哪些激励机制?</p><p class="ql-block"> 如果看学生,那看什么?叶校长告诉我们,最好看领头,看大队委部。如果这个大队委部生机勃勃,他们是怎么做到的?</p><p class="ql-block"> 看家长,看能不能与之交谈,了解家长与学校的合作与看法。</p><p class="ql-block"> 他还告诉我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把所见、所闻,所听、所思,随时的记录起来。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收获,关键看认不认真。</p><p class="ql-block"> 叶校长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刚当校长不是急着要“立”,也不是急着要“破”,而是要懂得传承,发扬。</p> <p class="ql-block">  广州八十九中学李其雄校长给我们分享的精彩的讲座《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讲座主要围绕4个部分展开:1.跟岗培训的任务;2.跟岗培训的视角;3.跟岗培训的案例;4.跟岗培训的建议。</p><p class="ql-block"> 他用自己在广州东圃中学做校长的经历具体生动地为我们讲解了如何做一名好校长?他用了7个问题解答。校长格局感召,引领发展;管理团队一个都不落下;管理者双线管理,担当与梦;发展动力敞亮无私,文化认同;德育课程化管理,为学生成长奠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技能,建立课堂模式;“不言老”,“不弃老”,以老带新。</p><p class="ql-block"> 最后李校长还给我们这些挂职跟岗学员提了五个建议:首先,要做到四个明确:要明确目标,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评价;第二,增强种子校长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三、做好角色认识和时间管理;四、做好履职的知识与心理准备;五、形成持续发展学习共同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班主任钟罗金博士给我们重申了跟岗学习的注意事项具体要求并详细布置了各种作业。钟博士谆谆叮嘱我们,跟岗学习时间长,任务重,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最后祝我们挂职顺利,生活愉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