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星星的人——第七届全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有感

和雨跳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月21日至23日,我参加了在长沙岳麓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看到了教科书的编者,见到了课文的作者,聆听了许多优秀的教者,自己成为了肤浅的思考者,也希望成为坚定的跋涉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寻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只是个擦星星的人。”南昌市青云谱区教研室的李玉华如是说。遗憾的是,在第一天上午执教完《在宇宙的另一边》后的座谈会上,李玉华老师并没有对这句话进行解释。但在我看来,我更愿意把“星星”理解为语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教育的星空里,语文无疑是最大也最扑朔迷离的一颗。正如有人说的,一直以来,教师朦朦胧胧教语文,学生稀里糊涂学语文。我正是如此。新编部编版教材,为师生提供了一种目标明确学语文的途径。而此次的语文教学展示活动上,诸多老师的示范,针对不同文体特点的巧妙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之间的智慧碰撞,如夜空中的星一般,放射出璀璨的光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觅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其内在规律,正如恒星行星运行于星海,道路暗隐却自有轨迹。展示教师们无疑是智慧的探索者,于千头万绪中,找出了主线。他们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抓住不同文体的特点,关注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努力构建高效有内核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无独有偶。展示教师们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文本,在课堂教学中能迅速找准切入点,打开突破口。李玉华老师的《在宇宙的另一边》中,让学生自读课文,根据表格提示,圈画文章关键信息,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引导激发学生想象,很好地实现了三年级此单元的教学目标。吉安新干实验小学的陈丽兰老师在执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时,也用了同样的方法。她在表格里设计了四列栏目“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发现真理”,引导学生理解议论文如何运用事例、选择恰当的事例证明观点,也暗合六年级对议论文学习的要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示教师们搭建的另一个轨道是课堂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在具体的语境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领悟文本的内容和主旨。山西晋中太谷师范附小的张鲁军老师执教《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时候,采用学生自读、齐读、师生配合读等方式,反复朗读重点语句,结合小说的环境,使学生聚焦哈尔威船长的言行,了解他的内心,感受他的品质,引导学生归纳出“二十分钟≥一生”的观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样,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四小的郎兆楠老师在《囊萤夜读》的课堂上,更是用一个“读”字贯穿整堂课,抓住不同时机,适时点拨,指导朗读,多形式的反复朗读中,以读促悟,实现单元双线主题目标,在教给学生阅读与表达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三、擦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有人问山东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薛炳群先生,“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哪一课?”我想,他也许回毫不犹豫的回答“语文”。他在题为《树立文体意识,提升课堂活力》的报告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以语文的方式改变教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的阐述如罗盘直指语文教学的内核,要有“文体意识”、“生本意识”、“整合意识”、“语文意识”,明白“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做好规定动作,放开自由动作”,共同努力“打造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轻轻松松学语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是星,学生是星,课堂上的熠熠星辉,为我在这条路上前行注入了新的源头活力,也提醒着我需要拿出“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勤勉,才能使课堂达到“渠水清如许”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语文盛会,让我看见有许多同行者相伴,语文教学之路不再孤单,且将沉静致远,而主题学习之路也将越走越宽。</p><p class="ql-block"><br></p>

语文

学生

课堂

朗读

课堂教学

展示

老师

教师

李玉华

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