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年【夜•茶语】

洁兮

<p class="ql-block">  微黄的灯光,摇曳的烛火,沉稳、内敛、安静的唐帅安坐于精心布置的茶席前,百分百的专注和情感投入手下的茶汤之中,流畅稳定的水流从水壶中汩汩而出,静谧而又默契地浸入经历摇香之后被激发了活力的茶叶之中,原本条索紧结的干茶惬意地享受着85摄氏度左右温水的浸润,在盖碗中肆意徜徉,待逐渐喝饱了水的叶片随着水温释放出制茶人巧手敛藏于其中的茶氨酸、茶多酚、氨基酸、茶红素等各类物质,盖碗中的茶汤因此而让人期待不已。。。</p><p class="ql-block"> 放好水壶,将公道杯斜置,用三四指轻巧地提起盖碗将其中已浸润至恰到好处的茶汤温柔地倾泻而出,一杯红黄、满毫、鲜醇、亮泽的茶汤斐然成形,此刻,对茶汤的滋味的期待又让人心中雀跃。。。</p> <p class="ql-block">  时隔经年,这场安静而有温度的茶聚将会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光中留存于心吧?或静默或闲谈中,唐帅言道:对一门技艺的专注程度一定会体现在技艺提升的水准之中,是啊,如“一根羽毛的重量”里那位日本技人是尝试了多少次才能用一根羽毛平衡起那么多根粗重的竹条?又是经历多少次失败才可以做到表演中的从容自如?这又让我联想到庄子笔下的庖丁,得解剖多少头牛才得以“缘督以为经”地达到游刃有余的那个“解牛”之术的至高点呢?但这,还仅仅是“术”的顶峰,而<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术”向“道”的天渊之别尚犹如</span>“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更何况,还得先悟出属于你自己的唯一之“道”!</p> <p class="ql-block">  于我,茶的技艺只是“术”之一面,但既已心有所选,就应勉力为之。因吾笃信:纵然只积跬步也必将于吾欲成“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之真人之“道”的追寻上大有裨益。更何况,在茶术修习之路上,早已得遇那一位“段位高于己”的领路人,实乃吾之幸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