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湖南——红色之旅(2019、11)</p> <p class="ql-block">11月的韶山被浓浓的绿色环抱着,一大早,前来参观毛泽东铜像广场的人已是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少年强则中国强</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故居侧面参观的游客排起长长的队伍。</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故居前的荷塘是少年毛泽东和他的父亲一起挖建的。</p> <p class="ql-block">长沙市天心公园是以古城墙和古阁楼为主要景点的古典园林。古城墙始建于前202年,距今已有2200余年。天心阁坐落在现存公园内200多米长的古城墙之上。古阁古城墙连为一体,历代均视为长沙的标志。“天心公园”四个大字是赵朴初先生题写。</p> <p class="ql-block">崇烈门,始建于1946年,是为了抗日战争时期长沙三次会战中阵亡的将士,由蒋介石、陈诚、张治中等人带头捐款修建的,为牌坊式建筑,全麻石打造,宽8.5米,高5.9米。石门横梁上的“崇烈门”是蒋介石亲书。崇烈门上居中的对联为“气吞胡羯,勇卫山河”,两旁篆书对联为“犯难而忘其死,所欲有甚於生”。上联的意思是:冒险而忘记生死,指的是为国赴难,奋不顾身;下联的意思是:理想胜过活着,是指理想至上,宁可捐躯。这两副对联对抗战将士们勇于战斗,为保民族气节勇于献身的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崇烈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现崇烈门是2006年参照老照片在原址恢复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崇烈亭”1946年,为纪念抗日战争“长沙会战”中阵亡的将士,当时的湖南省政府在国耻纪念亭的原址建十六柱斗拱、八角歇山顶亭一座,名曰“崇烈亭”系蒋介石先生亲笔题写。</p> <p class="ql-block">“长沙百年,古阁见证”文化古城长沙,是青年毛泽东求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古楼天心阁矗立在2200多年的古城墙上,天心阁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地区东南角上,城南路与天心路交会之处的古城墙上,是长沙古城的一座城楼。作为古城长沙的标志性建筑,它也是迄今为止长沙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古城遗址,素有“潇湘古阁,秦汉名城”之美誉。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始终雄踞于长沙城南古城墙垣之上的天心阁,以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和传奇的故事,成为了古城长沙的缩影,也成为了见证长沙历史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天心阁始建于1746年,是古城长沙的标志性建筑。</span>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常常独自一人在天心阁古城墙上静心读书,也常携蔡和森、何叔衡等同学来此楼登高眺远,谈古论今,畅谈天下大事,探究救国真理。</p> <p class="ql-block">站在天心阁古楼顶层远眺,长沙市区现代建筑鳞次栉比一览无余,这是千年古城与现代化城市穿越时空的对话,毛泽东在此发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p> <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创建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span style="font-size: 18px;">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堪称最美的书院学府。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2、湖南大学东方红广场 湖南大学起源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 创建的岳麓书院,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校区位于湘江之滨、岳麓山下,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南大学东方红广场坐落在湖南大学校园内一片方型广场,广场中央立有毛泽东塑像,毛泽东塑像是由湖南大学美术系设计。</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长沙”</p> <p class="ql-block">1、爱晚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清风峡中,该亭始建于1792年,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取唐朝诗人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改作“爱晚亭”,爱晚亭是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的场所。青年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在长沙省立第一师范求学,常与同学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人携游爱晚亭。毛泽东和杨开慧相爱,两个人经常结伴来爱晚亭谈心。亭棂所悬的红底鎏金“爱晚亭”匾额是1952年爱晚亭重建,由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专函请得。由毛泽东所书手迹刻制的。此照片拍摄于2019年11月正是“霜叶红于二月花”。</p> <p class="ql-block">3、湘江,是长江流域的主要支流之一,是湖南省最大河流,也是长沙的母亲河。站在湘江河畔眺望橘子洲,岳麓山想起毛泽东1925年写下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就此告别文化古城长沙,结束这次的红色之旅,此行收获颇多,感谢我的朋友,谢谢与你们同行,相信这是值得珍藏的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