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言】为了更好地、符合实际地帮助乡村老师专业成长,助力他(她)们成为更优秀的教师,萍聚京城推出了“乡村教师名师行动领军团队”公益计划。旨在资助和帮助萍乡本土的乡村教师,向内寻找乡村教育提升的发起点和动能,让最熟悉萍乡教育现状的优秀教师去带动和引领一个学科、一个区域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萍聚京城乡村教师名师行动领军团队”公益计划自启动以来,受到了众多乡村教师的关注,也收到了很多教师和团队的申请报名。经初步遴选,现已确定16个候选团队将分别于2021年4月20、22、24、26日面向全市进行线上团队展示,PK晋级10个5月4日“五四”青年节的面试名额。</p><p class="ql-block"> 线上展示程序为15分钟微讲座(微课)+团队10分钟个性展示。</p><p class="ql-block"> 线上展示平台:腾讯会议 </p><p class="ql-block"> 会议主题:萍聚京城预定的会议 </p><p class="ql-block"> 会议时间:2021/04/20(22/24/26)20:00-21:30</p><p class="ql-block">点击链接入会,或添加至会议列表:https://meeting.tencent.com/s/XuN3WZRKxdOi </p><p class="ql-block"> 会议 ID:380 7633 659</p><p class="ql-block"><b>16个团队线上展示结束,萍聚京城将启动大众问卷投票和专家评分两套系统进行评价,根据数据选拔10个团队进入5月4日的大型现场面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起读吧”名师领军团队申报展示看点:团队成员“绿叶”主持+微讲座+集体才艺展示</b></p> 微讲座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萍聚京城,一起读吧》</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主持:“绿叶”钟金涛老师</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微讲座主讲:汤小春老师</b></p> <b>开场白:尊敬的萍聚京城的专家、评委,线上的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是读吧团队的汤小春,今天我们团队讲座的主题是:萍聚京城,一起读吧</b> <p class="ql-block"><b>序:缘起</b></p> <p class="ql-block">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远在京城,却心系家乡,一心回报家乡;他们力争于改变家乡教育落后的面貌,着眼于为家乡的乡村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家乡提高教育质量。带着“100个有理想的人去影响10000个乡村的孩子”的目标,组建了“萍聚京城”这一个充满温暖和无私的大家庭。5年来,他们的爱心和执行力早已植根于我们萍乡每一位教师的心。今年推出的“乡村教师名师行动领军团队”项目计划,更是激活整个萍乡教师团队,于是也有了今天和您线上相遇的 “读吧”团队。我将从九个方面进行微讲座:</p> <p class="ql-block"><b>一、 读吧名师行动</b></p> <p class="ql-block"> 2021年春季开学之际,在江西省首届名师培养对象陈燕平校长全面的考量和及时行动中,迅速凝聚了读吧团队,分别来自6个乡镇、8所学校的10位老师,都是驻扎在乡村的小学教师,我们团队的核心理念是:“名师带领,专业发展,全民阅读”。</p> <p class="ql-block"><b>二、问卷乡村现状</b></p> <p class="ql-block"> 乡村教师在面对教学环境和个人职业发展的问题时,或多或少有些沮丧和迷茫;其次,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承受着层层压力;素质教育的实施,课程的改革、信息技术的普及使用、教研培训、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等都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精力去梳理和完成,从而没有过多的时间放松,久而久之,还产生了职业倦怠,甚至有的教师选择放弃这份工作。</p> <p class="ql-block"><b>三、助力专业成长</b></p> <p class="ql-block"> 如何让老师破壳呢?完全靠自身的力量还是不行的,关键时需要一些外力的作用。这次“乡村教师名师领军行动团队”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组合干预,线下配合,明确任务,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有效防止和缓解职业枯竭。</p> <p class="ql-block"><b>四、打造“三心”团队</b></p> <p class="ql-block"> 有效克服职业倦怠还可以“让老师有自己喜欢做的事。”阅读就是一份最让人感觉满足的娱乐,“读吧”团队将紧紧围绕阅读,打造“三心”团队:</p><p class="ql-block">1.我们的初心</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优秀导师陈燕平,</b>她自创了“自主合作,质疑考问”的阅读教学方法,形成了一套“阅读+”创新模式:蜂巢引读法、浏览泛读法、联想拓读法等课外阅读指导方法,主持和参与的多个省级课题都与阅读有关,多篇论文发表也是阅读方面的。在阅读教学方面有如此建树的她并没有止于安逸,而是想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研成就去影响更多的人,为<b>更充分地发挥她对团队的引领,拓宽她的辐射广度和深度</b>,于是,她想到了借助萍聚京城的平台,组建了这个有责任心,有进取心,有着共同的目标追求的乡村教师团队,<b>我们将努力学习先进的适合乡村教育的教学理念,锐意进取,认真践行,有效指导乡村小学生的阅读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素养。并把自己的学习所得,带给身边的每一位老师,去推动全区语文学科整体师资水平的提高。</b></p> <p class="ql-block">2.我们的决心</p><p class="ql-block">(1)团结互助。(2)示范引领。(3)奉献担当。</p><p class="ql-block">3.我们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陈老师的引领目标是:帮助乡村语文教师尽快成长,一年合格,两年胜任,三年成为校骨干,四年能带动本校教师,五年能成为本区域内的名师。</p> <p class="ql-block"><b>五、优化教育生态</b></p> <p class="ql-block"> 当前,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业负担过重,阅读时间少,而教师的压力也过大,每天事务繁杂,也不能好好静下心来读书,尤其是城乡差异,地区差异,重成绩轻阅读的现象严重。如何改善现下的阅读环境,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和阅读兴趣呢?我们认为,在开展名师团队行动中,团队必须要有一个领头人物,把控全局,制定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目标,根据个人特长明确分工。在阅读项目推进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发挥团队的最大力量。</p> <p class="ql-block"><b>六、建设个性课程</b> </p> <p class="ql-block"> 名师团队行动中,阅读课程建设首当其冲,名师团队的阅读课程要有意义感,保持快乐感,要有共情力,互动感,要有设计感,要有整合力,更要有内在驱动力。在细微之处创新,在不经意间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爱上阅读。</p> <p class="ql-block"><b>七、共享“群•阅读</b>”</p> <p class="ql-block"><b> “群•阅读”</b>是我们团队建设的个性课程,重在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其他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的书籍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素质。</p><p class="ql-block"> “<b>群•阅读”的目标:</b>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种实践活动来达成语言、思维和价值课程目标。</p><p class="ql-block"><b> “群•阅读”的教学方法:</b></p><p class="ql-block">(1)对阅读内容进行统整:帮助学生选取一些课外内容,注意文章内容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使学生的阅读范围更加宽泛。</p><p class="ql-block">(2)指导学生学习阅读的方法 。群文阅读课的流程为:回顾再现,揭示主题——交流讨论,赏析文段—拓展延伸,水到渠成。群书阅读课的一般教学流程:导读—伴读—通读—拓读。</p><p class="ql-block"><b> “群•阅读”的评价设计:</b>在阅读课程设计评价中应将表现性评价和阅读能力的测试结果进行适当的比例规划。教师是学习成果的评价主体;学生的自评、生生互评,家长的评价也应纳入到此评价体系。教师要依据课程评价表,及时记录每个“课段”的学习过程和结果,通过数据体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b>八、拓展名师黄金圈</b></p> <p class="ql-block"> 在课程实施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我们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充电。善集智者为智也,我们希望在这个大平台中得到一些更好的教学方法指导:1.听优秀课例,明确阅读教学的方向;2.盼专家讲座,掌握最新理念;3.同行交流,激发阅读教学的能动性。</p> <p class="ql-block"><b>九、锤炼阅读“四度</b>”</p> <p class="ql-block"> 如何激发教师持续阅读的动力,提升教师阅读品质呢?我们读吧团队拟创新“四度”活动来解决:</p><p class="ql-block">(一)多元阅读,拓宽阅读广度</p><p class="ql-block"> 目前,局限于教材、教参、教案的三“教”阅读,成为许多教师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显然,这种单一的阅读,已无法满足教育发展需求,严重阻碍教师专业发展。因此,教师应解放思想,既要读专业书籍,又要读跨专业书籍;既要读实践之书,又要读理论之书;既要读新时代的书,更要读经典名著,在多元阅读中寻求突破。</p><p class="ql-block">(二)读思结合,加强阅读深度</p><p class="ql-block"> 以读促思, “思”是阅读的核心,无“思”不成“读”。阅读时,不应心浮气躁、走马观花,而应精读细读、读思结合,在读中思、在思中读,更要在读中写、在写中思,从易到难,教师思维品质会逐步提升,阅读自然就有了深度。</p><p class="ql-block">(三)读以致用,提升阅读效度</p><p class="ql-block"> 教师可带着实践中的困惑或问题,有针对性地研读;再用阅读中学到的理念、方法或策略去破解教学实际问题,检验阅读效果;不断反思自身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或者新问题。在“读—用—再读—再用”的过程中,读以致用,用以促读,读用相长,让读与用进入良性循环,以此提升教育质量和阅读效度。</p><p class="ql-block">(四)网络阅读,延续阅读热度</p><p class="ql-block"> 利用电子阅读优势,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帮助教师解决“没有时间阅读”和“外出不便阅读”难题,让阅读随时随地。还可利用社交群组、公众号等平台,经常性地推送文章,建设阅读资源库,及时分享和交流阅读心得与体会,定时开展阅读主题研讨,形成阅读合力,点燃阅读热情。</p> 团队成员个性化展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胡独奏《在水一方》</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书法展示1</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书法展示2</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现场作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文朗诵</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合诵</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绽放</h3> 回看链接 <p class="ql-block">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_DdmBeZcHuJKxpVPSnnr5g 提取码: g3qp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p> 团队宣传海报 团队宣传视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众评审投票通道</h3> 本篇由2021年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依托萍聚京城,促进市域内乡村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组供稿。 <b>讲座文稿:陈燕平</b> <b>图文编辑:刘伶俐</b> <p class="ql-block"><b>审 核:朱红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