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是童年

icecream

<p class="ql-block">  最美人间四月天,草正香,花正艳,风正柔,日正暖,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样子。胡主编适时发来邀约:周六游孔灵!我等闻讯,自是欢欣雀跃。 </p><p class="ql-block"> 虽说老家在绩溪,可是我也和旁人一样,只知绩溪有龙川和上庄,直到去年八月看了胡主编发表在“六0后”公众号上的两篇文章,始知有孔灵这样一个美丽的存在。真是惭愧得很。 </p><p class="ql-block"> 胡主编的外婆家在孔灵,他在那儿待了十三、四年,直到小学毕业。那里是他的人生起点,也是他一生的精神乐土。在那两篇文章中,他深情地回忆着孔灵的人与事,物与景,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他对孔灵刻骨铭心的思念。读罢,让我们对孔灵心生向往,想去一睹芳容,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p><p class="ql-block"> 孔灵村隶属绩溪县临溪镇,距县城四公里。上高速一小时不到的车程,谈笑间不多会儿就到了。孔灵村吴书记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全程陪同我们参观了江南第一家——汪家大院。在吴书记动情且自豪的讲解中,我们了解了孔灵村名字的由来,目睹了浧坡别墅的宏大壮观。</p> <p class="ql-block">  吴书记讲解完毕,我们还久久地流连在大院内,不舍离去。如果没有我们叽叽喳喳的声音,周遭是宁静的、沉睡的;或者说,是我们的聒噪声和谈笑声,唤醒了这座古朴、孤寂的古宅,给它注入了活力。那青花瓷的茶壶、茶碗和帽筒,那雕工精细、生动的窗棂,那爬满了绿藤的马头墙,都让我们驻足很久;我们甚至还想象,如果是在雨天,我们斜倚在八角亭的美人靠上,倾听雨水顺着屋檐跌落在水井中的声音,该是多么美妙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不停说笑着,不停摆着pose拍着美照,移步换景,突然,我在一面破旧、斑驳的墙体前停下了脚步。这样似曾相识的墙在我的记忆是再熟悉不过了。当年,在通往屯溪老街的巷弄口(不知叫什么巷),我和小伙伴们就是在长成这样的墙上拍一二三,然后躲起来玩捉迷藏的。一时间我竟有些恍惚,仿佛回到了我的童年,回到了我的外婆家。 </p> <p class="ql-block">  父母因为工作的关系分居两地,我十个月大就被送去了外婆家。在四小斜对面紧靠马路的一个二层小楼,我度过了无比幸福的童年。在那里,我和几个同样是跟着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的小伙伴们一起,快乐玩耍,无忧成长,那是我生命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p><p class="ql-block"> 当时四小对面有一个老虎灶,是大人们一天早晚两次打开水的地方。当然,大人们是不会让我去打开水的。我关注那个地方,是因为那里经常会贴着工人俱乐部上映的各式电影的海报。每每发现有越剧上映,我会第一时间冲去外公店里,拿了钱,去买票,然后晚饭后跟他一起去看电影。每次看完电影回家,外婆总是会念叨几句,说什么糟蹋钱之类的话,因为那时候的条件确实很艰苦,家里没什么闲钱。对我,外婆自是不舍得骂的,况且小孩子看电影也不需要买票。现在想来很是不解,小时候接受了那么多的熏陶,为何至今我连一首小曲都不会哼,而且浑身上下没有一点艺术细胞?</p><p class="ql-block"> 外公除了迷越剧,还最喜欢叫我帮他刮痧。刮痧的工具是一枚五分硬币,蘸点水,在背上上上下下移动,不一会儿就会刮出两条长长的红印。帮外公刮痧的好处是可以一边刮痧一边听外公讲故事,另外还有劳动所得。当任务完成后,这枚硬币往往就归我了。我记得在当时, 五分钱就可以买两个大大泡泡糖了。当然,我不舍得去买泡泡糖,我总是等攒够了钱就去买小人书。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小朋友们是没有什么玩具的。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过家家的时候,我就会把我积攒的小人书全部搬到屋外,假装摆个书摊的样子,非常的有面子,小伙伴们都羡慕不已。</p><p class="ql-block"> 正当我还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时,身边有人对我喊到:走咯,我们去孔灵小学咯!信步前行,只见五十年前胡主编就读的小学如今已成村里的文化中心了。就像我的外婆家,早已被拆迁,不复存在。“人的思念,到最后永远还是人。”我突然明白了这句话的道理。是的,我们不会因为一个承载往事的地方改换门庭了或是不存在了就停止思念,反之,思念会更甚吧。</p><p class="ql-block"> 孔灵游回来后的那一晚,半醒半睡间,朦朦胧胧我好像又看到了四小后面的珠塘山上,满山遍野的映山红在迎风招摇,一丛丛、一簇簇的桑椹长势喜人,还有成群结队的蜜蜂和蝴蝶在翩跹起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