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建明的美篇

蒋建明

<p class="ql-block">父亲的三线建设日记</p><p class="ql-block">父亲过世多年后,我在箱子底部发现了这本变黄的日记。我静下心来翻开了这本日记,上面写道:“1965年12月15日晴,西南三线指挥部在成都召开。当时我是华光厂劳资股股长,陪同党委书记周万松一起参加了这次会议,坐在主席台上是彭德怀元帅,他正在聚精会神地听取周万松书记的汇报,对华蓥山区各兵工厂创造出来的平战结合,工农结合,厂社结合,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的先进经验,给予了充分地肯定。”</p><p class="ql-block">当时我并不知道三线建设的含义,经过了解,才知道为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党和国家作出三线建设,建立后方建设基地的重大决策,华蓥山区被列为重点建设之一,在禄市至溪口一带的山沟里,建立起了国营红光仪器厂,华光仪器厂,明光仪器厂等八大军工企业,于是华蓥山就成为了川东的重要基地。</p><p class="ql-block">&nbsp;(华光仪器厂旧址)</p><p class="ql-block">日记本的前一页写着:1965年12月14日10点,我接到上面的通知,中央首长彭德怀要到华蓥山来视察,我早早地起来,等候着领导的到来,中午12点半,一辆小车经重庆来到了双河场,到了我们厂里,天下着绵绵的细雨,刺骨的寒风,刺得人们的脸孔很不好受。彭德怀元帅披着军大衣,亲切地来到工人中间,问寒问暖,来到工人伙食团,与工人一起用餐,品尝工人们吃的饭菜,边吃边询问生活习不习惯,当得知华蓥山蔬菜很欠缺,常常要到重庆去运输,立即向广安县县长石永寿说,你们一定要关心工人的生活,这些工人都是来自各个地方,他们年纪轻轻地离开家乡到山区搞三线建设,非常辛苦。你们厂里不是在搞厂社结合,军民结合吗,建议厂房附近还是要搞起专业蔬菜队,种菜,自给自足,自力更生嘛。彭德怀元帅来到我们办公室,查看我们的工作日记,会议记录,握住周书记的手说:“同志们,辛苦了”。他来到我们身边,与办公室员工一一握手,“我感谢你们哪,为了三线建设,来到这山沟沟里,你们想不想在家的父母?”,大家都向首长说:“为了三线建设,我无怨无悔!”大家的千言万句最后汇成一句话,“彭元帅,您辛苦了,我们绝不辜负您的期望。”下午 4点半,彭元帅来到天池湖的华光仪器厂车间视察,他不顾疲劳,下车间,到厂房,他对身旁的周万松书记说,搞三线建设,这是中央的重大决策,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华蓥山天时,地利,人和,在这里建厂矿,是个最好的地方,特别是这里,这里的石头不缺,就地取材嘛,实行干打垒办法,就解决了职工的住宿问题。他又来到天池两边山上,看见公路上运煤的车辆,他问到,天池湖海拔有多少,随同的领导答道有500米,水面有480米。他看见这天然的湖畔,说真是一个好山好水的地方啊,随即在这儿栽了一棵迎客松树作为纪念。第二天上午8点钟,我陪同周万松书记,带领着彭元帅,来到海拔800米的山上。他一边走一边看,问这山上有什么资源,储存量如何。周书记回答山上有煤,铁,硫磺,石灰石等20种矿物质,在华蓥山中段,在大跃进时期统计有7.5亿吨煤。彭德怀连声说:“好啊,好啊,真想不到在这穷山沟里还有这么多得天独厚的资源,这里不光是搞光资基地,还可以搞能源基地。”三线建设经过彭德怀元帅的精心策划,两年后,华光厂,明光厂,犹如雨后春笋,厂房建起来了。1991年7月20日,由于国家政策变化,加之华蓥山的交通和信息不畅通,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军转民,军工企业就搬迁到成都地区。当时,我们都感到依依不舍,我们把青春和热血都奉献在这山上,当时我正是50岁,转行到了广安县恒升供销社,每年节假日,我都要来到以前厂房里去看看,与老同事一起,看一看我们曾经的厂房。走在那幽静的厂房旁边,看见那远的,近的,熟悉的,一段段难忘的往事便涌现在心头。我们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华蓥山这座美丽的山,留下了彭德怀元帅走下的足迹,留下了一个个辉煌的成就,告慰了十分关心华蓥山三线建设的彭元帅的英灵。三线建设改变了中国重轻工业的布局,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的战略决策,增强了国防实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看着这本变黄的日记,思忆父亲在三线建设那段艰难的时光,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这种高尚的品质永远铭记在心中,激励我在工作中奋勇向前,艰苦创业,为十四五计划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我也将这篇《父亲的日记》文章献给我可亲可敬的与父亲一起的三线建设的人们。&nbsp;(职工宿舍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