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传红色精神——航空城学校开展《课本里的共产党员》主题诵读活动(二)

小可爱掉了一地

<p class="ql-block">风雨百年路,奋斗铸辉煌。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引导我校师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在李强校长的领导下,全校师生积极朗诵大中小学课本中的共产党员故事,通过音视频的形式,重温中国共产党100年来走过的艰辛历程和动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诵读人:刘佳丽老师</p> <p class="ql-block">1947年1月12日,天阴沉沉的,寒风吹到脸</p><p class="ql-block">上像刀割一样。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包围了</p><p class="ql-block">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p><p class="ql-block">员刘胡兰被捕了,被关在一座庙里。</p><p class="ql-block">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告诉我,村</p><p class="ql-block">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p><p class="ql-block">银元。”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敌</p><p class="ql-block">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枪毙你!”刘胡兰愤</p><p class="ql-block">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敌人把</p><p class="ql-block">刘胡兰打得鲜血直流。</p><p class="ql-block">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p><p class="ql-block">敌人把刘胡兰拉到庙门口的广场上,当着她</p><p class="ql-block">和乡亲们的面,铡死了被捕的六个民兵。敌</p><p class="ql-block">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p><p class="ql-block">你!”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p><p class="ql-block">们,怕死的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p><p class="ql-block">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跟前。刘</p><p class="ql-block">胡兰光荣地牺牲了。那年她才十五岁。</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亲笔为她题词:“生</p><p class="ql-block">的伟大,死的光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诵读人:刘梦薇老师</p> <p class="ql-block">  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的问。“那是外国的租借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借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去看个究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借地。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的、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一旁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洋洋的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替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顿。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的租借地里,谁又干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从租借地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p><p class="ql-block">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读书?”</p><p class="ql-block">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一直静静的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p><p class="ql-block">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p><p class="ql-block">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啊!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p><p class="ql-block">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夜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诵读人:三年一班李可鑫</p> <p class="ql-block">  我就到值班室去睡了。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他对我说:"总理叫你去。"我立刻起来,揉揉蒙眬的睡眼,走进总理的办公室。总理招呼我坐在他的写字台对面,要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记录稿,其实是备咨询的意思。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也站起来,没留意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进后面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这样想,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狼牙山五壮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诵读人:三年一班李鑫悦</p> <p class="ql-block">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他们把敌人引上了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这时候班长负伤了,子弹打完了,只剩下胡福才手里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p><p class="ql-block">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班长“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力气掷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了。</p><p class="ql-block">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顺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向悬崖,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跳下悬崖。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p><p class="ql-block">“打倒日本帝国主义!”</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万岁!”</p><p class="ql-block">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朱德的扁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诵读人:二年一班彭俊杰</p> <p class="ql-block">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p><p class="ql-block">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p><p class="ql-block">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食。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p><p class="ql-block"> 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再也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担了。</p>

敌人

周恩来

刘胡兰

读书

总理

诵读

同志

租借地

朱德

扁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