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滴滴答答,春雨来了,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培训如期而至。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师的教材研究能力和课堂教学实施水平,4月22日,临沂市全体数学老师隔屏相聚,共赴一场专业成长之旅!</p> 第五单元《三角形》 <p class="ql-block">麻老师从教材安排,教学设计,教材建议,例题,易错题等多方面做了详细论述。因为任何多边形都可以分割为三角形,所以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图形。</p><p class="ql-block">本单元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涵,三角形的构成要素及特征,还要求学生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以及三角形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三角形概念的深化,引导学生从直感层面把握三角形向关系层面把握三角形,让生为其他三角形学习奠定基础。</p>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p class="ql-block">我们又聆听了临沭县临沭街道中心小学刘艳青讲解的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时不但要让学生说清怎样算,还要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算。有层次地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为什么要相同数位相加?”,从而从计数单位的角度或者借助人民币单位等来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时我们要沟通整数加法与小数加法的联系,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并通过观察、计算、猜想、验证、推理等活动,使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举例验证的过程,通过不完全归纳法来发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同样适用。</p>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p class="ql-block">蒙阴县小数团队李伟给我们带来的是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本单元4个例题全部使用了方格图。例1是利用方格图发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个小格;例2是借助方格图,根据对称轴补全轴对称图形;例3是在方格图中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例4是借助方格图求出简单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p><p class="ql-block">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p><p class="ql-block">一“找”,找出图形上每条线段的端点。</p><p class="ql-block">二“定”,根据对称轴确定每一个端点的对称点。</p><p class="ql-block">三“连”,依次连接这些对称点,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p>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p class="ql-block">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求出平均数的方法。既可以让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统计图,直观发现求平均数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用先合后分即用瓶子总数除以4的计算方法。并思考:为什么除以4?利用了什么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男生队再增加1人,还能用平均数比较哪个队成绩好吗?如果女生队再增加1人呢?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和作用的理解。</p>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_鸡兔同笼》 <p class="ql-block">本单元主要通过对古代数学问题的探究,掌握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中,感悟化繁为简的转化思想,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能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鸡兔同笼”问题建立联系,初步体会模型思想。</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又仔细聆听了临沭县教育体育局吕健老师主讲的四下数学总复习的教材培训。通过上午的教材解读,老师们站在宏观角度,从整个小学数学教材设计方面进行了专业解读为我们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支持。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往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深的掌握,使我受益匪浅。对于刚踏入教师行列不久的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难得的学习机会。本次活动也为我们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对提升课堂实施能力提供了很大帮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