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尊敬的家长朋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您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园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为了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现将放假时间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特邀请家长配合我们,共同做好孩子的监护和教育工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放假时间:5月1日——5月5日,共五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入园时间:5月6日(星期四)返园、5月8日(星期六)为调休工作日,需正常入园上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请家长们提前做好安排,注意假期安全,同时期盼孩子们按时返园。</p><p class="ql-block"><br></p> 五一劳动节由来 <p class="ql-block"> 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劳动节”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1889年7 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劳动人民都要庆祝。</p> 五一劳动节意义 <p class="ql-block"> 最初劳动节用来组织集会,举国欢庆,以反对资本主义,庆祝“劳工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一个节日的存在不是为了让我们去参加那些习俗,而是为了让我们记住那个节日背后的故事和培养我们的良好品德。劳动节告诉我们“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劳动最光荣”等道理。</p> 假期安全温馨提示 <p class="ql-block">· 1 · </p><p class="ql-block"> 带孩子外出时,切记“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时刻关注孩子,教育幼儿外出时一定紧跟家长,以免走失。</p><p class="ql-block"> · 2 · </p><p class="ql-block">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家庭与个人卫生,监督您的孩子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给孩子准备随身携带的手帕或纸巾,勤洗手。请教孩子正确洗手方法。</p><p class="ql-block"> · 3 · </p><p class="ql-block"> 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拥挤、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p><p class="ql-block"> · 4 · </p><p class="ql-block"> 带孩子到山林时,注意蚊虫叮咬,森林防火等安全措施。</p><p class="ql-block"> · 5 · </p><p class="ql-block"> 请家人们和孩子参加适当的户外锻炼,增强体质,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活动时,给幼儿垫上汗巾。</p><p class="ql-block"> · 6 · </p><p class="ql-block"> 养成良好生活作息习惯,早睡早起,避免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保护眼睛。</p><p class="ql-block"> · 7 · </p><p class="ql-block"> 不要让孩子吃生、冷、硬的食品,更不要暴饮暴食。水果和零食也不能多吃,以免引起孩子的肠胃不适。多给幼儿喝白开水。</p> 疫情防控不松懈 <p class="ql-block"> 在疫情未散的特殊时期,我们首先要保护自己,才能更好地守护孩子的成长。因此,五一小长假里,我们对自己、家人和孩子健康的守护不放假,敬请大家做到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1 ·</p><p class="ql-block"> 长假期间,如有外出旅游安排,请家长带孩子在省内游玩,原则上不到省外旅游。特殊情况需要出省的,请在外出前一天向主班老师报备,外出请做好自我防护,避免去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员密集的地方,严禁去到高风险地区!</p><p class="ql-block"> · 2 ·</p><p class="ql-block"> 保持自己和孩子的个人卫生。外出回家、咳嗽后、打喷嚏后、触摸口鼻眼前、饭前便后进行七步洗手法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消毒双手。</p><p class="ql-block">· 3 ·</p><p class="ql-block"> 提醒自己和孩子注意咳嗽礼仪。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纸巾盖住口鼻,无纸巾时应用手肘遮掩口鼻,使用后的纸巾直接丢入垃圾桶,然后彻底清洁双手。</p><p class="ql-block">· 4 ·</p><p class="ql-block"> 在家期间,幼儿及与幼儿共同生活人员出现发热情况的,请第一时间上报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