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诗城谒诗魂

怡和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冯其庸先生有云:“圣人重俚言,辞祖珍乡音”。孔子删诗,国风垂范世人;屈子作辞,九歌融会天音。下里巴人开词源,巴山楚水孕诗魂。 ——题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游轮享老游三峡之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11月1日午后时分,华夏神女1号游轮载着我们260多位“爷爷奶奶”穿过瞿塘峡抵达奉节港,我心仪已久的白帝诗城近在咫尺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于诗,我不太懂,但我爱读。几年前,中华诗词学会将“中华诗城”的荣誉牌匾授予了重庆奉节。但是,因为三国演义白帝城刘备托孤的故事家喻户晓,加之“白帝庙前无旧城”,所以坊间谈起“诗城”,多言白帝城,少提奉节县。据说,奉节所以摘得“诗城”桂冠,是因为在2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曾有上千文人墨客来到奉节,留下了逾万优美诗章。其中包括四个“天下第一”诗。它们分别是天下第一“快诗”——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天下第一“律诗”——诗圣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天下第一“情诗”——诗豪刘禹锡的《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天下第一“景诗”——康熙皇帝的御书六言诗:“桃源意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然而,泱泱中华,数千年文化积淀,可比肩奉节者何止十数?为什么奉节能够脱颖而出,摘得这枚至今“唯一”的金字招牌?宋代朱熹有诗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世人皆知,长江三峡地区,巴山楚水,古乃蛮荒贫瘠之地,奉节境内,诗的源头在何处?活水从何来?怎能引来上千文人墨客?怎得万首华章传世?</b></p> <p class="ql-block"><b>可能是另需自费,报名游览白帝城的人极少,包括博康艾馨总部的一位主持和游轮摄影师总共才18人。当地导游小伙带我们上了一辆中巴,十来华里路程,转眼便见一座造型古朴的廊桥,如长虹卧波一般直达对岸——因三峡大坝蓄水,江面升高近100米而变身江心岛的白帝城。338米长的仿古步行廊桥有廊有桥,连带桥中央等距离的三座亭阁,与白帝城汉代风格的建筑群浑然一体。过完廊桥踏上忠义广场,回首桥头亭阁,但见不知是哪位大家的手笔,十四个字的一副对联竟将瞿塘峡口的多维风貌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荡气回肠:浩荡江声下荆楚,巍峨山势擁夔巫。瞻仰了诸葛亮的巨型塑像,还没来得及浏览汉白玉石刻前后《出师表》,导游小伙就不停催促继续前行了。我们几乎是一路小跑的跟着导游来到了白帝城山门下陡峭的台阶前。导游用手指了指不远场地上的一溜滑杆说:“这台阶有360多级,又陡又滑,不愿步行攀登的可以坐滑杆,xx元一位”。为了检验曾经做过半月板手术的膝盖,我谢绝滑杆,中途停歇了四、五次终于气喘吁吁的登顶山门。满心高兴,还得意地高喊了一声:“只有324级!” 略微平了一下气息便开始端详山门——门楣上是郭沫若的手书“白帝城”,两旁楹联用的是杜甫《夔州歌》十绝句其一之尾联:“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与桥头亭阁的对联遥相映衬,穿越了一千多年历史的痕迹隐约可见。</b></p> <p class="ql-block"><b>此时,导游已不见踪影。我和老伴等一行四人沿着山道追赶团队。追到白帝庙前,游轮摄影师还在外面等候。我们走进庙门,经庭院入前厅,迎面是一块巨大的红木屏风,上面是用毛体书法雕刻的明代文学家楊慎的《临江仙》词:“滚滚长江东逝水”。忽然,我好像听见有人在说去看诗碑林的事。两眼一抹黑的我连忙走过去搭讪。原来是来自东北的一个文化团体正在等候后到的两位同伴,准备去竹枝园看诗碑。真是机缘巧合!宋代白玉蟾有诗曰:“谁道一生无好运,缘何三月见芙蓉“。古人欲赏芙蓉三月开,吾今“想见周公枕头来”!跟团队约好联络提醒后,我和老伴便同这个不期而遇的团队结伴,出了白帝庙后门,直奔竹枝园而去。</b></p> <p class="ql-block"><b>2014年落成的竹枝园,是为了纪念唐代诗人刘禹锡、保护三峡地区的文化符号——白帝城里的诗碑而修建的。入得园来,但见曲尺回廊,竹木掩映,刘禹锡的塑像矗立其间。黄蓝相间的琉璃瓦下,白色的墙体上镶嵌有100余通竹枝词碑,其中包含竹叶诗碑、凤凰碑、康熙皇帝御书六言诗碑等复制品。耐人寻味的是墙体上的“三味诗”石刻牌匾: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b></p><p class="ql-block"><b>三味诗的狭义是读书三味:即读经味如稻梁(主食);读史味如肴馔(副食);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佐料)。不可或缺,且多意味。</b></p><p class="ql-block"><b>三味诗的广义可解读为人生三味。鲁迅的恩师寿镜吾老先生将此诗作为家训。鲁迅从三味书屋走出,受益终身,成就了东方文豪。</b></p><p class="ql-block"><b>布衣暖:“布衣常著岁寒身,一缕一丝若暖春”。甘当普通老百姓,不求当官做老爷。堂堂正正做人,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b></p><p class="ql-block"><b>菜根香:“咬定菜根立人间,大味其中意趣甘”。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奢华富贵。</b></p><p class="ql-block"><b>诗书滋味长:“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仅仅是积累知识,还要提升精神境界,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气质。</b></p><p class="ql-block"><b>布衣、菜根、诗书三者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这是立人之本,也是一个正直诗人永不泯灭的灵魂——诗魂。</b></p><p class="ql-block"><b>三味诗的出处应该与郑板桥有关。郑板桥(1693——1766)曾在山西太平县(今襄汾县)尉家教馆,留下一块石碣,碣文便是此十一字诗。连同石碣一起的还有两方篆刻印章,分别是“郑燮”、“丙辰进士”。三味诗牌匾放置此处,乍看与竹枝园无干,实则与园内的刘禹锡塑像紧密关联。三味诗便是刘禹锡豪放一生的写照,建园人借此宣示了竹枝园的主题。</b></p> <p class="ql-block"><b>刘禹锡(772——842),中唐时期文学家、思想家、著名诗人。十九岁便入洛阳游学,声名鹊起。自贞元九年进士及第始,连中三科,入中枢 ,勤政爱民、政绩斐然。后因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改革夭折,被贬出京23年。贬谪朗州(今湖南常德)时,正值朗州经历一场空前的大水浩劫。刘禹锡居无定所,直到第二年春才在城东搭了一间茅舍,一住就是十年。刘禹锡与平民百姓一道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人生的喜怒哀乐。在这块昔时屈原流放的地界,认真品味《九歌》的余韵,努力吸取下里巴人的精华,找到了创作的源头,实现了自我超越。“斯是陋室,惟我德馨”。“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后改任夔州(今重庆奉节)刺史,下车伊始,便喜欢上了川东地区一种名叫“竹枝”的民歌,歌者边唱边舞,用鼓和竹笛伴奏,众人以“竹枝、女儿”作合声(衬词),烘托场景气氛,提升音乐效果。刘禹锡一如既往,放下身段,一头扎到了民歌之乡建平,效法屈原作《九歌》,借用民歌的曲谱,先后创作了11篇新竹枝词,并选善歌者传唱,以期传播开去、发扬光大。</b></p> <p class="ql-block"><b>刘禹锡始创的竹枝词民歌风格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素材贴近生活,语言通俗鲜活,格律宽松灵活,深受百姓喜闻乐见,引得文人竟相模仿。很快,竹枝词便从口传面授的民歌形式,变为雅俗共赏的诗歌体裁。随着民众迁徙,历史变迁,始于唐,传于宋元明,盛于清的竹枝词在民国时期受到压抑。解放后,在百花齐放的旗帜下,竹枝词又得到了长足发展,早已唱遍中华大地。全国诗词界的有识之士早已开始收集整理竹枝词。2001年3月出版的《江苏竹枝词集》收录作品6700余首,2006年出版的《湖北竹枝词》收录作品4486首,2007年出版的《中华竹枝词全编》共7册,收录了出自35个省市和海外地区的5000多位诗人的近六万首作品,可谓世所罕见,蔚为大观。2017年10月27日,中华诗词学会授予重庆奉节县“中华诗城”的荣誉牌匾。竹枝词的创始人,中唐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被誉为“四个天下第一诗”之一的“天下第一情诗”。</b></p><p class="ql-block"><b>一千多年来,七绝这一近体诗形式,在竹枝词的创作与发展中,因为诗人对其格律和语言的灵活运用,早已深入民间,成为了表现百姓民生、历史人文的最为熟悉的诗歌形式之一。值得一提的,决非所谓的“拗体”七绝都是竹枝词。在精神、语言、形式上,竹枝词 “不效颦于魏汉,不学步于盛唐”,自我发展,自成体系。所以,在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竹枝词能与时俱进,长盛不衰,历久弥新。</b></p> <p class="ql-block"><b>在本团队同伴的一再电话提醒中,我和老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竹枝园。好在疫情未断,游客不多,我们很快就在夔门观景台与团队会合了。夔门,便是第五套人民币10元版背面图案的实景地。心怀竹枝园诗情,又入观景台画意,我特意请游轮摄影师为我家老伴拍了一张照片,以示:“中国大妈到此一游”沉浸于诗情画意之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