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深处祭英烈 初心不改新华人

杨子迪

<h1><br></h1><h1><b> 四月初,巍巍太行风和日丽,花艳林绿。</b></h1> <h1><br></h1><h1><b> 太行深处寂静的武乡县安乐庄村一个小院内,气氛庄严肃穆。</b></h1><h1><b> 一群从北京远道而来的老年人在这里祭奠了新华社前辈何云烈士。</b></h1><h1><b> 这个小院便是原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编辑何云的旧居。</b></h1><h1><b> 这群老年人便是我们来自新华社鲁谷社区的18位摄影爱好者。我们在建党百年之际自驾晋东南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目的之一,便是瞻仰抗战期间曾经驻扎安乐庄的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和《新华日报》(华北版)的旧址及何云的旧居。</b></h1> <h1><br></h1><h1><b> 我们在何云旧居的院内敬献了两个花篮,修好了何云旧居外被前一日大风吹坏的标牌。</b></h1><h1><b> 随后,大家在何云旧居内院内默哀,向先烈致敬。</b></h1> <h1><br></h1><h1><b> 转眼间,今年已是何云诞辰116周年,何云同志牺牲也已近80个年头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退休前都长期担任新华社的编辑、记者、技术人员、机关干部和其它工作,为党和人民工作的初心与何云前辈是一致的。经过一次又一次战火的洗礼,一代又一代新华人的不懈努力,如今的新华社已经是兵强马壮,设备先进的世界性通讯社,我们可以告慰忠魂了。</b></h1> <h1><b>  </b></h1><h1><b> 我们还可告慰先辈英烈,如今我们国家的年轻一代,尤其是90后和00后,自小耳闻目睹民族复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建立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自信;而活跃在国内国际新闻舞台的国社年轻一代,一如当年救国救亡的青年,正以满腔的热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b></h1> <p class="ql-block">(本图片来自网络)</p> <h1><br></h1><h1><b>何云简介</b></h1><h1><b> 1905年出生于浙江上虞市永和镇朱巷村。1930年8月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后转入铁道传习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毅然停学回国,投入当时全国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3月,仼宋庆龄、何香凝等领导的“民族解放大同盟”宣传部长。6月被上海宪兵司令部逮捕入狱,1937年8月经党组织营救获释。</b></h1><h1><b> 1939年1月1日,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创刊号在战火中诞生,铅印,4开4版,间日刊。何云任社长兼总编辑。《新华日报》(华北版)创刊不到两年,发行量就超3万份,成为当时“华北人民的聪耳,华北人民的慧眼,华北人民的喉舌”和“华北抗战的向导”。</b></h1><h1><b> 同年7月,报社迁至武乡县大坪村。</b></h1><h1><b> 同年10月19日,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在大坪村成立,何云兼任总分社社长、总编辑。华北总分社是华北敌后新闻通讯的总机关。总分社与《新华日报》(华北版)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我党我军华北所有报纸的新闻稿,均采用“华北新华社”或“新华社华北分社”的电头向延安新华总社和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播发。报社全体成员,不仅编辑、排版、校对、印刷、发行报纸,也同时将华北前线的新闻稿件,以“新华社华北分社”的名义,用电台向国统区的新闻机构拍发电稿。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和《新华日报》(华北版)成为敌后根据地的坚强宣传阵地。</b></h1><h1><b> 12月,由于报社人员大增,大坪村容纳不下,移址安乐庄村。</b></h1><h1><b> 1940年8月至12月初,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新华日报》(华北版)派出大批记者,进行战地采访,采写出大量战地新闻。何云等社领导不仅在报社抓编发稿件和印报工作,还经常随总部和129师首长奔赴前线组织战地新闻采写工作。当关家垴歼灭战打响后,何云带领部分记者,背负油印机跟着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副参谋长和129师刘、邓首长,日夜战斗在火线上,写好报道,立即审阅,油印发行,报道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新闻。</b></h1><h1><b> 1941年10月,日军派出重兵进攻太行山腹地。何云在极其艰苦地战斗环境下,带领报社这支年轻的队伍同敌人进行斗争。为揭露日伪军在对各抗日根据地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暴行,《新华日报》(华北版)记者不顾自身安危,深入敌后进行采访。报社先后经历了7次反“扫荡”,经常搬家,在转移中,不能出铅印版,就出油印号和战时电讯版。尽管战斗不断,但始终坚持出报,基本上没有中断。</b></h1><h1><b> 为了扩大敌后新闻阵地,何云先后选拔和派出了许多优秀的编辑人员去帮助地方报社开展工作。在《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影响带动下,晋东南先后办起了《太南导报》、《冀西导报》等多种报纸杂志。何云曾说:“一个铅字就等于一颗子弹。”为了用报纸来鼓舞广大军民反“扫荡”和抗战到底的决心,何云竭智尽力,呕心沥血,成为敌后根据地新闻战线的一员骁将,敌后新闻事业的一面旗帜。朱德总司令曾评价说:“一张《新华日报》顶一颗炮弹,而且《新华日报》天天在作战,向敌人发射出千万颗炮弹。”《新华日报》(华北版)的社会影响与日俱增,不仅在根据地,在国统区也影响甚大,甚至受到海外关注,美国纽约的《今日中国》杂志、莫斯科外交人民委员会等都长期订阅。</b></h1><h1><b> 1942年5月,日军集结重兵,对太行山辽县麻田一带进行“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企图摧毁八路军总部和《新华日报》(华北版)。</b></h1><h1><b> 何云率领全馆同志坚持工作和战斗。何云对身边的战友说:“不要把子弹打光了,留下最后的两颗,一颗打我,一颗打你本人,我们不能当俘虏”! 5月28日,何云等人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大羊角附近被日本侵略军包围,因与部队失去联系,3次突围未成,该报社共有46人壮烈牺牲。社长何云被敌人子弹打中,临终前说:“我的伤势不很严重,快去救治倒在那边的同志们!”等医务人员再来看他时,何云已停止呼吸,时年37岁。</b></h1><h1><b> 何云牺牲后,刘伯承沉痛地说:“实在可惜啊!一武(指左权)一文(指何云),两员大将,为国捐躯了!”全国解放后,何云烈士的忠骨移至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安葬在左权将军墓的左侧。</b></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本篇史料源自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