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故事《我妈妈要生小弟弟了》

青花瓷

一、活动背景<br>情景1.中午带孩子们散步的时候,发现裔子欣小朋友这几天特别高兴,和孩子们聊天说:“告诉你们哦,我妈妈要生小弟弟了。”小朋友们一听,都七嘴八言喊道“老师老师,我家也有个小妹妹。”“老师,我家没有小弟弟和小妹妹。”“老师,我家有姐姐”“老师,我家有哥哥呢。” 情景2.<br>我们小一班靠着保健室,孩子们每天早晨来都要晨检,对方老师已经很熟悉了。孩子们无意听见我们聊天说,方老师怀孕了,肚子里有宝宝了,感到很奇妙哎!孩子们每天晨检的时候,中午排队散步经过保健室的时候,都会和方老师说说话,“方老师,小宝宝长大了吗?“方老师,小宝宝吃饭了吗?“方老师,你怀的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呀?取名字了吗?”孩子们的好奇心已经被激发出来了,有太多的问题。 我们设计了调查表,发放给家长如实填写。经过统计,全班34名孩子,是二胎家庭的有20名幼儿,有11名幼儿家庭明确表示不管男娃女娃要生二胎的,只有3名幼儿家庭表示不准备要二胎了,因为家里没有老人带孩子。 计划生育的政策放开了,生二胎的家庭逐渐多起来。作为第一胎的孩子,心理上也许可能会存在恐惧、嫉妒等现象。 所以身处这种家庭中的孩子会有疑惑:为什么我们家要有两个孩子?也会有担心:大人只爱弟弟妹妹不爱我了吗?所以,针对当今的全新话题和迫切挑战,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克服心理障碍,以一种接纳的心态与兄弟姐妹相处,也是我课程故事产生的间接原因。<br>三、活动内容和过程实录<br>1.游戏篇<br>结合幼儿园亲子阅读节,我有意识在阅读区投放了有关于此类的绘本故事<br>《艾莫有了小弟弟》《我妈妈要生新宝宝啦》《小弟弟要来了》《家里有了新宝宝》 小朋友们很喜欢到图书区去看书<br>进行图书漂流,家长把绘本书带回家轮流和孩子阅读,填写阅读分享记录表, 有的家长还连续制作了精美的美篇。更有的家长说道:“谢谢老师啦!想不到还有此类的书籍,书里面要讲的故事,正是我们家长迫切要解决的事情。你们老师有经验,多多向我们推荐好的绘本故事。” 幼儿园的娃娃家一直是孩子们最最喜欢的游戏。我班的邰梓涵小朋友每天来的比较迟,但是她一直都喜欢玩娃娃家,每天来的时候娃娃家人员都已经满了,放学的时候,她就和我说,老师,明天早晨您早点来哦,帮我在娃娃家插一个牌子吧。 另外我们让孩子们把家庭全家福照片分享在娃娃家,有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五口之家……也就是分享各个家庭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让孩子们体会到拥有家人的幸福和快乐! <div>2.寻宝篇</div>晨谈活动开始了,孩子们相互交流着自己从哪儿看到小宝宝的。<br>赵倩宜:“我宁宁阿姨家刚刚生的小妹妹,我和妈妈到医院去看新宝宝了。”<br>李晨:“老师,我家有小妹妹,妈妈才生的,叫李圆圆,抱来给您看看吧。”<br>芊芊:“老师,我舅妈才生的小弟弟,很可爱的。”<br>赵素瑶:“老师,我阿姨也刚刚生的小弟弟,我和大姐姐还喂新宝宝奶粉呢!”<br>“哎呀,这么多小宝宝呢,那小宝宝吃什么呢?皮肤摸上去什么感觉?我们上学的时候她在干什么?老师也好想知道呢。”于是,我们班轰轰烈烈的萌娃活动开始了…...<br>第二天,第三天,我们一起讨论寻找萌娃的结果。<div><br></div> 老师,小宝宝不吃饭,就吃奶粉和妈妈的奶水,还喜欢哭。<br>  老师,我家的妹妹整天睡觉,萌萌的好可爱哦!<br>小宝宝抱起来软软的,奶奶说,有奶香味呢<br><br>我到医院去看妈妈和弟弟了,小弟弟脸上皱皱的,还拉粑粑在衣服上呢,丑死了!<br><br>我摸摸妈妈的肚子,小妹妹在妈妈肚子里动了,好神奇哦!<br>我和小弟弟玩玩,我是姐姐哎!小宝。<br>(视频)老师,这是我家的小弟弟,我拍的抖音,真好玩。<br>通过调查,孩子们知道了刚刚生下来的小宝宝,在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方面和我们不一样。 3.分享篇<br>《指南》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作为教师的我们,对于二胎家庭更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与家庭携手,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br>二孩的到来,意味着“手足同胞”这一家庭关系的确立。有手足同胞的孩子, 生命里的第一堂课就是要“学会分享”, 学习分享身边的一切,包括父母的爱。要将孩子“卷入”孕育和照顾弟弟妹妹中。在妈妈怀孕后,可以让“老大”用抚摸等方式“参与”弟弟或妹妹的出生。这有助于增加“老大”的责任感。<br>自言自语式的沟通,让他感觉到小生命的存在。我班的余晨萱妈妈在能感受到胎动的时候,就和老大一起抚摸小宝,当吃东西的时候就让大宝拍拍肚子,问弟弟妹妹要不要吃等等,让老大自然而然的接受老二的到来。 还有一个最出名的分享的故事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br>孩子们通过看视频、听故事,明白了一个道理:有好的东西我们要学会分享、谦让。<br>点心时间到了,今天的点心真好是梨子,就看孩子们的表现啦!<br>我拿小的,大的留给后面的小朋友<br>到最后,还剩三个梨子了,明显的有大小区别,只听见董梓文和芊芊说:“芊芊,你拿大的,我吃小的,我家有很多梨子的。”芊芊说:“谢谢董梓文。” 分享行为是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的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分享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幼儿赢得玩伴,使幼儿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表达、人际交流等技能;另一方面,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br>孩子们在幼儿园懂得分享、谦让,那在家里呢!请看,我们赵素瑶妈妈发来的前线报道。 4.猜想篇<br>散过步回午睡室时,孩子们看到方老师,又围住方老师叽叽喳喳,我说:“宝贝们,你们猜猜方老师肚子里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呀?”这下子小朋友们来劲了,一个个抢着说,这个说是女宝宝,那个说是男宝宝。余晨萱说:我妈妈肚子里是小妹妹,马上过年就要生了哦.”“你怎么知道是小妹妹啦?”“我和妈妈上街给小宝宝买新衣服,妈妈买的全是粉色的,就是小妹妹,我要带小妹妹玩。”裔子欣更好玩,摸摸方老师肚子说:“我妈妈肚子是尖尖的,生的小弟弟,方老师也要生小弟弟的哦!”<br>来来来,你们来画画吧!来来来,你们来画画吧!说一说方老师肚子里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br>芊芊小嘴巴特别会说,问方老师:“方老师,你希望是小妹妹还是小弟弟呀?”方老师笑着说:“小弟弟小妹妹都挺好的,我都喜欢。”赵素瑶轻轻的说:“要是小妹妹就好了,我要教她跳舞。”方老师激动地抱着赵素瑶说:“谢谢,小妹妹会和你一样漂亮的,会和小一班所有的孩子一样聪明的哦!”<br>一段时间过去了,孩子们还是挺热衷于这个话题的,今天孩子们又聊到给新宝宝取名字。文俊喆说:“我给方老师家宝宝起了个大名-方圆圆,小名-小西瓜。”<br>赵倩宜:“我说大名叫方正,小名叫小葡萄。”裔子欣:“我家小弟弟大名叫骆宇恒,小名叫小宝,我小名叫大宝,大名叫裔子欣。”李晨小憨憨说:“我家妹妹叫李圆,小名叫小圆圆。”邰妤婕也说:“我大名叫邰妤婕,小名叫芊芊,朱老师又给我起了个名字叫花仙子呢!”余晨萱立马说:“朱老师,我家小妹妹小名我取好了,叫乖乖小猫咪,你给取个名字,好吗?”“好的,等你妈妈来接你,朱老师和你妈妈好好商量商量,取个好听的名字哦。”趁热打铁哦,孩子们的兴趣很大,那你们把你家里的、阿姨家的小弟弟妹妹,或者你小时候的样子画下来吧。<br>孩子们眼中的小宝宝都画好了,介绍一下子呗,天马行空,各种宝宝模样和他们的想法都出来了。<br> 这是宁宁阿姨家的小妹妹,可爱吧! 这是小宝宝们们在医院里排队睡觉的样子软软的,小小的,就像一只小小鸡只会保护我哦!<br>  这是哥哥和我的样子,我把哥哥欺负哭了,哥哥从来不欺负我, <br>我妈妈马上过年就要生<br>新宝宝啦,要是生一个弟弟 我家就我一个孩子,我想妈妈生一个<br>一个妹妹,双胞胎就好了 小弟弟,我可以和弟弟打球<br>妹妹哭了,我要去安慰妹妹哦 这是我妈妈和妹妹,妹妹在妈妈的肚子里<br>这是舅妈家的小宝宝, 这是我妈妈生的蛋,蛋里面有妹妹<br>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四.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br>  挖掘具有生命气息的资源成为幼儿的课程资源,生发了一系列适合幼儿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妈妈的肚子里孕育着新宝宝,能唤醒每个孩子心中不同的感觉,在孩子们善于发现的眼睛里,善于品味的心灵里,他们会将自己独有的情愫和美感赋予他们,于是我妈妈要生新宝宝了,变得有故事,充满温馨和爱。在这个课程故事里,以“新宝宝”为主线来促进幼儿深度学习,从分享、包容-寻宝宝-游戏篇-猜想篇,步步深入,新宝宝走进幼儿的心里彼此进行情感的交融与共鸣,幼儿以游戏、猜想、绘画等形式大胆记录着自己对新宝宝的理解和想象。<br>家庭、亲情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不断向幼儿展示着温馨、爱、包容的一面。通过这个一系列的活动,发现班上幼儿变化很大,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变化最大,自己要变得更好,可以给自己家的小弟弟小妹妹做榜样的。唱歌、画画更积极了,我们要学好本领,回家教弟弟妹妹哦。<br>最后我们共同祝愿妈妈的新宝宝们活泼可爱,爱你哦!我的弟弟妹妹!<br>

老师

小弟弟

宝宝

孩子

妈妈

幼儿

小妹妹

小宝宝

分享

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