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万物复苏、姹紫嫣红的季节里,自然洋溢着浓浓诗意,为期五天的跟岗研修之旅渐入佳境,阳光也终于冲破乌云的束缚洒在我们身上,仿佛也在暗示着我们的成长。我们迷茫的眼神在这短短几天的培训中逐渐变得清朗,透露着坚毅,散发着希翼之光。</p> <p class="ql-block"> 星期四上午第四节,我们一起走进余老师的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之伊始,余老师自我介绍:我是姓“余”人家的女儿,我就是“余氏之女”。并让学生学着自我介绍,此举看似随意,却营造了一个古文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说的欲望。</p> <p class="ql-block"> 要想读懂文言文,首先要读通、读顺文言文。所以,余老师在学习完本课生字后,顺着生字回文,让学生们自主的“读准字音、读通句子”。</p> <p class="ql-block"> 整节课上,余老师用简洁明快,自然得体的过渡语,将各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导课到结束语,都是在为学生服务,每个教学环节的落实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既教会了学生学习古文的一些方法,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言的艺术;既重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又重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进行了学习文言文方法的引导,充分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融合。</p> <p class="ql-block"> 星期五上午第一节课,高老师在凉亭子小学五年级八班进行了授课。揭示课题后,高老师首先让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找出概括文章内容的句子,在理解大意的同时也了解了本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p> <p class="ql-block"> 然后高老师再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具体写五个手指的姿态和性格,抓住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接着理清文章的思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主、合作、讨论等形式,体会五根手指的特点,让学生说出五根手指的特点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出来的。在理解五个手指的姿态和性格特点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语言幽默风趣,体会其写作特点。</p> <p class="ql-block"> 拓展环节,通过小练笔的形式让学生学以致用,写自己的某一器官,可模仿本文的写作方式。</p> <p class="ql-block"> 课后,唐蓉老师对两堂课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指导。首先,从教学环节着手,点评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从教师的教态,到教师语言,再到上课教师的基本素养。对其过程进行全面点评,从导入到识字、再到课文的学习,从点到面,面面俱到。</p> <p class="ql-block">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孕育天下桃李,是教师的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正在学习、进步,在教师的道路上前行,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