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五一国际劳动节【南航大连客舱部】

杨大茹

<p class="ql-block">五一劳动节的来历</p><p class="ql-block">五一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节,在每年的5月1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关于“五一节的由来”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 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一决议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 年。是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49 年12月将“五一”定为法定的劳动节。</p><p class="ql-block">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p> <p class="ql-block">中国五一劳动节的习俗</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p> <p class="ql-block">说到劳动人民最光荣,追溯到古代,也有许多广为人知的诗句。</p><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李绅所作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悯农》</span></p><p class="ql-block">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p><p class="ql-block">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观刈麦》 </span></p><p class="ql-block">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p><p class="ql-block">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p><p class="ql-block">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p><p class="ql-block">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p><p class="ql-block">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p><p class="ql-block">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p><p class="ql-block">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归园田居》</span></p><p class="ql-block">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p><p class="ql-block">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朝诗人范成大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四时田园杂兴》</span></p><p class="ql-block">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p><p class="ql-block">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p> <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我们都不曾忘记,唯有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人民无私的奉献,最为光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图:唐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文:杨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