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伴随着淅沥沥的小雨,拉开了四年级上册后六个单元数学教材解读的序幕。像这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滴滴润心灵。首先主持培训的是我们的名师张富荣老师,张老师先解释了前几个单元的问题,纠正了做法。</h3> <h3>然后是几位老师的展示。</h3> <h3>麻老师沉稳的性格,娓娓道来,给我们把三角形详细做了分析。从单元备课到课时备课,易错点,易考点清晰明了。了解了三角形的性质和特征。如何判断三角形内角和时,通过分割来论证,拓展了帕斯卡的方法。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受益匪浅。</h3> <h3>刘老师从教材例题入手,先分析了本单元四个例题,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循序渐进的让学生理解算理,学会算法,体会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h3> <h3>李老师通过学生容易出错的对称轴画法,提醒学生对称轴是一个折痕,一般用虚线表示。以及如何找点和他的对称点,总结方法。对于平移,则是让学生提出质疑,让学生纠正,加深学生理解平移几格该如何表示。</h3> <h3>张老师建议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通过类比比较,学习新知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平均数,为什么学平均数它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求平均数,会比较分析数据。而复式条形统计图则是让学生会补充统计图,会分析即可。明确了方向,确定了教学目标。张老师还通过易考点易错点,分析了本单元中的重难点,以及题目考察的知识点,清晰明确。</h3> <h3>李老师培训的《鸡兔同笼》问题,数据比较大,内容不方便理解,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化繁为简,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理清思路,讲明过程。后面学习中,发现并不是只有鸡兔同笼问题,还有很多类似问题,充分体会建模思想的重要性。</h3> <h3>吕老师把教材知识体系分成了四块,一是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二是小数意义及加减法,三是图形与几何,四是统计。把全册内容如何在总复习内容里提现,以及教材编排的目的明确出来了。通过易考易错点,明确了知识教学的重难点。吕老师还分析了我们经常忽略的教材最后的评价表,即是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h3> <h3>三个小时的培训,学到很多,也为自己的迷惑找到了方向。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可以更好的理解教材,明确教材编排的目的。几位老师的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浇灌了我贫瘠干枯的知识辖区,让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严谨的解读教材,明确每个题每句话所传递的数学信息以及教材编排目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