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先介绍一下我老公的背景,独生子女68年下乡到黑山,70年因胃溃疡做胃切除术,3分之2。看照片思物。照片里的人是我公公,这是我们没结婚前他做的第一个写字台 桌子上面的黑白电视是七八年他自己组装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电视机的零件是从上海出差时背回来的,仿造上海友谊的样子,电视机的壳子都是自己做的。他共组装了5台黑白电视📺。想当年我家里老热闹啦。一到晚上邻居家的孩子一个个拿着小板凳像看电影一样都来我家看👀电视。挨着电视那个是在文大期间买的第一个上海产红灯牌收音机。因为他爱好半导体他用自己省的钱买零件装半导体,在中学时就开始玩半导体,自己用零花钱买零件,也装了好几台。父母心疼他就给他买了这收音机📻机。这房子是我结婚时候第一个房子在六道街是火炕上楼。</h3> <h3>这张照片里的铜火🔥锅是七七年他用一张铜板用整整三天一锤一锤刨出来的。火锅是烧炭的,那时候能在家吃火锅的人家不多。</h3> <h3>这张照片上面的炕琴柜和亮格是娘家妈住在平房时候1978年左右打的上楼后也没舍得淘汰。</h3> <h3>这是给娘家父母打的华丽版组合柜。这时候材料已经更新,不是实木的。这大概是1984左右。</h3> <h3>下面的电视柜和上面的吊柜是80年在南站住时候打的。</h3> <h3>83年在道街住时打的餐厅的壁柜和吊柜。</h3> <h3>茶几,高低柜,沙发,落地饭桌。都是老公自己纯手制做的。没有现在的电动工具,自己凿锚。这房子是结婚后的第二个房子是公公单位给的。这个电视也是第二个 是买的,照片是我婆婆和她的2个娘家侄女。</h3> <h3>立柜,落地式音响,这2样是结婚时做的结婚时做,那时结婚有2个立柜很不简单啦!。书柜是结婚后做的。照片是老公的同事和我儿子。后来我妹结婚他给妹做了个落地音响做陪嫁。</h3> <h3>这个写字台也是我们结婚后的第二个写字台。后面的两个立柜是我结婚时他做的,搬到南站后改成白色的了。<br></h3> <h3>落地式音响淘汰换电视架,木色改白色。立柜是我们七五年结婚时自己做的。立柜下面和上面门的云子卷可是很难做噢。</h3> <h3>立柜上面是吊柜。没照上。</h3> <h3>这是我们结婚时的两个立柜已经改成白色的了。现在这些家具都当然无存。在2008年时候这两个立柜都拆了,木头没舍得丢用来做六道街房子的2次装修做彩铝柜里面的隔板。彩铝柜也是自己做的。照片是我孙子</h3> <h3>这是我家在道街住时的阳台,面积大约是10平左右。宽1米多长10米多,是正常房子的,3间能么长。这是西面,西边有厨柜,炉台长大约2米左右,下面是铝合金厨柜也是自己做的。窗台上摆的都是我孙子做的第二批纸质手工。</h3> <h3>这是阳台的东面,东面有冷藏柜天然的。阳台的铝合金窗户是双层的。阳台的墙里面外面全是自己做的保温,地面里面也保温了。自己贴的瓷砖。想初这个阳台的窗户是铁的,拆的时候就是他和他的堂弟两个人拆的。给我吓的不敢在旁边看。所有的铝合金窗户都是自己做的。</h3> <h3>我家的工具🛠️很多。有手提电焊机,木工全套手动工具,瓦工全套工具,修表工具 下面是仅剩下的一部分工具其他的都给人了。他就是这么个人宁愿自己买工具也不愿意顾人做能自己做的的就自己做。这是拆纸刀和玻璃刀。</h3> <h3>各种螺丝刀和钳子。</h3> <h3>各种钻头。</h3> <h3>板金钳子和螺丝刀。</h3> <h3>十字板手。</h3> <h3>水平尺。</h3> <h3>电烙铁和焊锡还有塑料焊枪。</h3> <h3>组合板手。</h3> <h3>电钻</h3> <h3>电钻,冲击钻给人了。</h3> <h3>万用表。</h3> <h3>小台钳子。</h3> <h3>手动拉锚⚓枪</h3> <h3>刨子凿子和柺子据。</h3> <h3>角磨机。</h3> <h3>刨子。</h3> <h3>钳子,板金锤,铁具,钳子,刷浆滚,小灰摸子。</h3> <h3>热合机。</h3> <h3>各种管钳子和鱼头据。</h3> <h3>台式放大镜。</h3> <h3>修表用的各种手捻,寸镜。</h3> <h3>这是爸爸(老公公)和我们2013一起过最后一个年三十。那个2道门也是自己做的。</h3> <h3>这张照片是公婆和他孙子还2侄孙子。感2老给我老公带来的才富。失去才知道珍惜,要学会珍藏要是现在我一定把那些家具全部都照下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