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风采——促成长 ”记保亭县数学青年教师教学评比活动(第一天)

保亭县新政镇中心学校 崔梅

<p class="ql-block">  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春意盎然的景色,鸟语花香,如此的迷人!为了培养我县小学数学优秀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保亭县研训中心唐其梅副主任及黄运才教研员的精心组织下,于2021年4月21日,在保亭县思源实验小学部多媒体大厅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p> <p class="ql-block">  黄运才教研员为本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拉开序幕。</p> <p class="ql-block">  李海雁老师作为今天活动的主持者与课堂点评者。</p> 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保城中心学校梁兰铭老师课堂展示课题为《找规律》。</p> <p class="ql-block">  加茂中心学校戴华楠老师的课堂展示课题为《认识面积》。</p> <p class="ql-block">  响水镇瑞华学校刘伯英老师课堂展示的课题为《数据收集整理》。</p> <p class="ql-block">  金江学校王新日老师的课堂展示课题为《小数的加法和减法》。</p> <p class="ql-block">  三道番亲学校钟侦山课堂展示的课题为《有余数的除法》。</p> <p class="ql-block">  六弓中心学校黄红霞老师的课堂展示课题为《数学广角简单的推理》。</p> <p class="ql-block">  评委老师从右往左分别为:潭海珍教研员、覃雪副校长、刘淑红县学科专家、崔梅教研员、李海雁县学科专家。</p> <p class="ql-block">  来自于不同学校的听课教师都很认真地品尝着每一位授课教师 的上课风采。</p> 专家点评 <p class="ql-block">  李海雁老师精彩点评</p> <p class="ql-block">  戴华楠老师的课堂较注重培养学生通过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的方法提升了学生进行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先从感知物体的面积到平面图形的面积,最后过渡到面积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手段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面积的定义。</p><p class="ql-block"> 建议: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领悟新知。</p> <p class="ql-block">  梁兰铭老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强,激励性语言及面部表情较为丰富,教法、学法比较符合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有规律的排序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p><p class="ql-block"> 建议:探究新知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  刘伯映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比较得当。课堂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分析不同的数据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同时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能够渗透数的加减运算、数的大小比较,真正体现出数学知识的紧密联系。</p><p class="ql-block"> 建议:数学课堂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读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黄红霞老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强 ,课堂语言简洁,教学环节紧凑。课堂中激励语言比较丰富,教学基本功扎实。在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时能让学生抓住重点词来理解掌握新知。</p><p class="ql-block"> 建议:面部表情再丰富些,更能吸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  钟侦山老师教学设计合理,课堂中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分一分糖果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建议:数学用语表述的更准确些,教学流程更紧凑些。</p> <p class="ql-block">  王新日老师的教学流程清晰,课堂中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善于应用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建议:在引导理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算理时可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的方法加深理解。</p> <p class="ql-block">  最后,李海雁老师对每一位教师的课堂表现给予肯定的评价,并鼓励每一位青年教师用心钻研教材、认真备好课、练好基本功、脱离新教师的层面,快速成为有经验的优秀教师。</p><p class="ql-block"> 总之,今天的参赛教师年轻富有活力,教学各有特色,各显神通,竟相争艳。他们如日东升,让我们看到了保亭教育更加光明的未来,希望这些年轻的选手在展示风采的同时能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提升自我、促进成长!</p>

课堂

老师

学生

教学

青年教师

展示

教研员

教师

课题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