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鲁迅故里是国家五A级景区,又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堪称绍兴的镇市之宝。凡来绍兴旅游的人必到之处,否则会留下遗憾。鄙人在绍兴打工多年,常到此处观光游览,每次来都有新发现、新体验,走进故里缅怀先生足迹伟业,心中思绪万千……,是呀!华夏民族只所以久延不衰日益强盛,祖国灿烂文化广为流传岁逾璀璨,正是有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众多豪杰志士不顾个人安危,不惜操劳辛苦,拯国救民于水火中,使他们撑起了民族的脊梁…… 凡有功于祖国的人,国人是不会忘记他的,所以来此瞻仰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为使大家对景区有所了解,便于赏览,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鄙人据有关史料制作劣篇,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p><p class="ql-block"> 鲁迅故里景区坐落在绍兴中兴路与解放路之间的鲁迅中路上,主要景点有鲁迅祖居、寿家台门三味书屋、鲁迅故居、鲁迅笔下风情园和鲁迅纪念馆等部分组成,其间还有朱家铜铺、长庆寺和土谷祠,还配设具有绍兴地方特色的酒店小吃、土特产店铺及穿梭于河巷的乌篷船,供游客享受体验。</p><p class="ql-block"> 下面据游览顺序给大家粗略介绍……</p><p class="ql-block"> 从中兴中路进入景区东入口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堵宽约15米,高约4米的花岗岩景墙,上镌“鲁迅故里”四个醒目大字,画面由鲁迅持烟胸像及故里风貌组成,艺术而概括地体现了鲁迅的精神品质。景墙前还设置了一组青铜雕塑作品,他们分别是鲁迅笔下的人物:三味书屋老师寿镜吾、鲁迅少年伙伴运水(闰土)等,凡来游览的人大多在此摄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与战友谢德才在此留影</p> <p class="ql-block">与同村学友李书生在此留影</p> <p class="ql-block">与安阳好友燕合希在此留影</p> <p class="ql-block"> 景墙西侧就是鲁迅祖居,又叫周家老台门。鲁迅所在的周氏家族在绍兴曾是一门望族,当时周家在这条街上居住有三个台门,而鲁迅祖居在这三个台门中是最早居住的一个,所以叫周家老台门。鲁迅祖父周福清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门斗上悬的“翰林”匾是祖父在同治年间被钦点的。周氏家族在绍兴400年的历史中,属祖父周福清所获得的官位最显赫,因此当时在三个台门的门楣上都挂有翰林匾,它像名片向来客展示主人尊贵的身份。鲁迅祖居距今已有250年的历史,是绍兴目前为止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建筑群之一。整个台门占地约三千平米,是一座江南典型的官宦人家住宅,主体建筑分四进。第一进是门斗,上悬翰林匾。第二进为德寿堂,是周家人的公共活动场所,作喜庆、祝福、宴会之用。鲁迅平时很少来祖居,只有家里祭祖或操办大事时才过来。鲁迅祖上在湖南道州住,一世祖在明朝正德年间搬迁到绍兴城内竹园桥。据鲁迅二弟周作人推测,周氏祖上或许是务农,但搬到绍兴城后,肯定是弃农经商了,家境也逐渐殷实,子弟开始进学堂读书、走科举仕途,终于六世祖考上了举人(乾隆年间),为周家挣得第一块“文魁”匾,经济、政治地位显著提升,从此周家开始购地建房、广置田产。鲁迅的七世祖周绍鹏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购得此房,经过大范围的修建,形成了眼前颇具规模的周家老台门。第三进为香火堂,是祭祖和办丧事的场所。中央上方设一神龛,放有历代祖宗牌位,中间挂有一张鲁迅祖父和祖母与继祖母的画像,两壁挂着鲁迅祖父的治家格言。香火堂左边为佛堂和餐厅,右边是卧室和书房。第四进是座楼,是周家的主要生活区,有书房、绣房、闺房和沐浴房等。由于子孙繁衍,房舍不够用,在清嘉庆年间又购置了两个台门,即过桥台门和新台门,从第九世开始周氏族分家,长子住新台门,二子住过桥台门,三子随父母住老台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p> <p class="ql-block">周家老台门的德寿堂</p> <p class="ql-block">香火堂中间挂着鲁迅祖父周福清与祖母、继祖母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周家老台门里的香火堂</p> <p class="ql-block"> 出鲁迅祖居,街对面是一堵宽约10米、高约4米的砖砌碑,上面镌刻“民族脊梁”四个镏金大字。碑背南面是条巷河,河上停泊着许多乌篷船,供游客乘坐赏览沿岸周边的美景。穿过河上石板桥就是寿家台门(三味书屋)。寿家台门是鲁迅塾师寿镜吾的故宅,总建筑面积约800平米,立体建筑共分四进。第一进是台门斗,隐门上悬挂的文魁匾表示着寿家是一户书香门第。第二进为思仁堂,是寿家人聚会的场所。第三进是座楼,是寿家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座楼坐南朝北,东侧向北拐进入第四进,这里便是三味书屋,它是寿家台门的精华,书屋正中挂着一块“三味书屋”白底黑字的大匾,是清代书法家梁同书所书,三味取义:“读经味如稻梁,读诗味如肴yao馔zhuan〈食品之意〉,诸子百家,味如醯xi醢hai〈醋酱之意〉。” ,匾额下是一幅“松鹿图”,据说学生上课前面此行礼然后入座学习。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有一次鲁迅迟到了,受到老师的训戒,因此鲁迅在桌子右下角亲手刻下“早”字,勉励告诫自己今后不可再迟到。墙壁挂有老师寿镜吾的画像,鲁迅后来评价他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寿老先生品行端正、性格耿直、淡泊名利,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他的为人和治学态度给鲁迅留下深刻印象,对鲁迅成长产生极大影响。三味书屋后面有个小园子,是学生在课余时间玩耍的地方。鲁迅在这里度过了少年时光,先后读了《鉴略》、《论语》、《孟子》、《诗经》和唐宋诗文等,还读了《十三经》、《尔雅》、及嵇康、范缜、徐渭、郑板桥、徐霞客等名人的书籍,为鲁迅后来治史著文奠定了扎实的文学基础。鲁迅在三味书屋一直读到17岁,18岁以后到南京读书,然后到日本留学。</p> <p class="ql-block">三味书屋前巷河里的乌篷船</p> <p class="ql-block">清代科举简表</p> <p class="ql-block">三味书屋</p> <p class="ql-block">鲁迅在三味书屋的座位</p> <p class="ql-block">鲁迅的私塾老师孝镜吾</p> <p class="ql-block">三味书屋旁的绍兴土特产</p> <p class="ql-block"> 出寿家台门(三味书屋)往西步行百米,穿过错落有致的众多店铺,过街路北便是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它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占地约1800平方,为周家八世祖周渭所建,是周家第九、十两代分支六个房族共同居住的地方。西首部分住房就是划分给鲁迅那一房的,现在还保存着当年的原貌。1881年9月25日鲁迅就诞生于这里,并在此生活到18岁。穿过斗门来到新台门各房的共同活动场所“德寿堂”,这里是用来举行红白大事和接待宾客的地方,左右挂有一副抱对:“持其志无暴pu其气,敏于事而慎于言。” 。过德寿堂来到第三进的座楼,这里是周家人的生活区,座楼正中大厅陈列有周氏家族兴衰记、周氏家族繁衍祖谱、鲁迅父母兄弟及夫人朱安的画像。</p><p class="ql-block"> 鲁迅是周家第十四代长房长孙,到这代,由于族人不思进取,周氏家族已经江河日下,但还没有到达彻底败落的地步,鲁迅回忆说:“我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是一个不愁生计的小康人家”。导致周家败落除后人不思进取外更主要的是鲁迅祖父周福清的一场科举舞弊案。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是被皇帝钦点的翰林,1893年逢浙江举行乡试,周家有五户亲戚都参加考试,他们打听到主考官殷如璋是周福清的同榜进士,便筹银万两,恳求他去贿赂考官,以中举人。(县乡考试为初试,考中为秀才,没有待遇;省府考试为乡试,考中为举人,国家承认学历可推荐工作;国家组织考试为殿试,考中为进士,国家派遣官职。)尽管明知科场贿赂有风险,但为了屡次考试名落孙山的儿子周伯宜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周福清决定铤而走险。不料阴差阳错,因仆人不慎泄密,最终科场案发。当时的法律也是挺严的,周福清被判斩监候,一夜之间由朝廷命官沦为朝廷钦犯。父亲周伯宜不仅受牵连饱尝牢狱之灾,而且因此身染重疾。一场科场贿赂案打碎了往日的宁静,使得鲁迅一家不惜变卖祖产上下打点,丧尽了元气,从此由盛转衰,家境陷入困顿。为了避嫌,鲁迅不得不暂时辍学,避居乡下外婆家,他因此遭到一些亲戚的白眼,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鲁迅初次体验到世态的炎凉。避居乡间,使鲁迅有机会了解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例如受地主逼债而上吊的雇农、受东家鞭打的盐丁、因失去儿子而把眼哭瞎了的寡妇、因贫穷而被夫家劫走的姑娘等等。家庭的败落虽然使鲁迅一家的生活发生了逆转,但对鲁迅的成长来说却未尝不是件好事一一它使鲁迅了解了农村的社会现实,并培养了鲁迅从小亲近劳动人民的感情,为他后来的小说创作奠定了思想和生活基础。鲁迅在搜寻童年记忆时曾写道:“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一一几乎是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里。我从一倍高的当铺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篾中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 然而鲁迅忐忑而又孝顺的心双手奉上的自尊在换回羞辱和侮篾后却依然没有挽留住父亲的生命。从1893年到1896年短短四年间,一个官宦之家就此彻底败落。而少年鲁迅在这频繁的生计奔波中感受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更使他深深了解了“上流社会的坠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p> <p class="ql-block">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p> <p class="ql-block">周家新台门的德寿堂</p> <p class="ql-block">座楼正厅</p> <p class="ql-block">周氏房族兴衰</p> <p class="ql-block">鲁迅房族世系表</p> <p class="ql-block"> 座楼正厅东墙上挂有鲁迅父母和原配夫人朱安及兄弟四人的画像,西侧房陈列有鲁迅二弟周作人的生平事迹,东侧房陈列有三弟周建人的生平事迹,四弟周椿寿早年夭折。楼上是父母卧室及当年鲁迅与原配朱安的新房。</p><p class="ql-block"> 父亲周伯宜因科考案下狱身染肺病三十多岁就去世了,是母亲鲁瑞苦苦撑起这个家,供三个儿子读书。鲁迅只所以用笔名“鲁迅”可能与母姓有关,母亲鲁瑞是绍兴乡下安桥头村人,善良贤惠且勤奋,有朴实的厨艺,能做精巧的针线活。她性格和善而坚毅,以自修达到能够看书的学历,能看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书籍,鲁迅很佩服母亲,他说:“我的母亲要是年轻一、二十岁,也许会成为女英雄呢!” 鲁迅也像母亲一样好学上进喜爱书籍,床边的红皮箱子就是当年鲁迅藏书用的。</p><p class="ql-block"> 鲁迅原配夫人朱安也是乡下人,是本家奶奶介绍的,她没有文化且裹足,思想比较封建守旧,但温柔贤惠孝顺且勤俭持家,她与鲁迅在思想、情趣、文化爱好等方面都相距甚远。1896年父亲去世,1899年鲁迅在南京求学时,母亲没有征得鲁迅的同意,包办给他订下了这门亲事,1906年夏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母亲在家怕儿子学野悔婚,想让儿子早日成婚,了却心事,于是慌称自己病危,电告儿子快回,鲁迅接到电报与二弟周作人很快回到绍兴,到家门口发现家里张灯结彩,便问是谁准备结婚,询问后才得知是自己结婚,母亲怕儿子不从,请了不少说客准备说服鲁迅,鲁迅是个孝子,看到眼前的一切,为不惹母亲生气,只好一反常态顺从听命。就这样25岁的鲁迅与28岁的朱安在族人的诱逼下不情愿地结婚了。鲁迅后来说:“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她,爱情是我不知道的。” 鲁迅 按照绍兴当时的风俗行完婚姻礼节便于二弟周作人重赴日本完成学业。对于这门婚事两个弟弟也不很乐意,二弟周作人说她身材矮小发育不良,三弟周建人嫌她裹足没有文化。可怜的朱安孤守空房毕生处女,与鲁迅做了一生的挂名夫妻,成为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但她心胸豁达、爱憎分明很有骨气,鲁迅在绍兴及北大执教期间,是由朱安相夫孝婆操持家务,鲁迅与许广平同居后,常鼓励许为周家生后,鲁迅在上海病故,她生活困难,因二弟周作人与鲁迅有矛盾且又为日本人做过事常常拒绝周作人的资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鲁迅的三个弟弟: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四弟周椿寿早年夭折。</p> <p class="ql-block"> 座楼正厅西侧房内陈列有鲁迅二弟周作人的部分生平事迹,当年与鲁迅同在日木求学,取了日本姑娘为妻,并把妻妹介绍给弟弟周建人。回国后与鲁迅一样从事教育,业余搞散文创作,他的散文在当时堪称一绝,很有才华。可惜后来为日伪做事,抗战胜利后被南京国民政府判刑十年,直到1949年才被保释。</p> <p class="ql-block">周作人与日本妻子</p> <p class="ql-block">晚年的周作人常住北京,从事翻译和写作。</p> <p class="ql-block"> 座楼东侧房陈列有鲁迅三弟周建人的生平事迹,周建人在大哥鲁迅的影响下毕生致力于民族解放和科研工作,全国解放后曾任浙江省省长,后调中央工作,多次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赞誉。</p> <p class="ql-block">周建人夫妇抗战时在上海合影</p> <p class="ql-block"> 穿过 座楼西侧房周作人生平事迹陈列室來到一个天井式的小院落,这里便是“桂花明堂”,廊下有一组塑像,刻画的是:童年的鲁迅躺在桂花树下的小饭桌上,听继祖母蒋氏讲“猫是老虎的师傅、水漫金山”等民间传说。明堂西间是鲁迅的书房兼卧室,在绍兴任教期间常常在这里备课、写作到深夜,他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就是在这里写成的。明堂往北是“小堂前”,是当年鲁迅家吃饭、会客的场所。再往北穿过长弄就是鲁迅家的厨房,厨房内有一组塑象,刻画了当年鲁迅和运水(闰土)第一次见面的情景。1921年鲁迅在他的小说《故乡》中,把运水作为模特儿,塑造了“闰土”这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p> <p class="ql-block">鲁迅卧室</p> <p class="ql-block">鲁迅家的厨房,房内有少年鲁迅与“闰土”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 过鲁迅故居西角门就来到著名的“百草园”,凡读过鲁迅那篇文笔优美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会知道这个百草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这段文字记忆犹新,现在鲁迅笔下的景物仍在,只是换了人间,昔日是鲁迅童年的乐园,现在供游客怀古忆贤尽赏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高大的皂荚树、有趣的泥墙根、茂盛的何首乌……</p> <p class="ql-block">在百草园留个丑影</p> <p class="ql-block">光滑的石井栏</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百草园进入鲁迅笔下的文化风情园,整个风情园所有陈列设置都在朱家台门内。朱家台门是一座环境幽雅的花园台门式建筑,原来的主人叫朱阆lang仙,即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戏称的朱文公的子孙。在朱家台门的四进建筑中,依次陈列了“绍俗祝福”、“越俗漫画”、“迎神赛会”和“男婚女嫁”四个主体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第一进为“绍俗祝福”,鲁迅曾以此为题材创作小说《祝福》,塑造了祥林嫂这个文学形象。他说“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 。祝福的具体时间一般择定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神至年三十迎灶神之间,在各家正堂设桌供上良品佳肴,张灯结彩蜡烛通明,家中男丁穿红戴绿,按班辈长幼,依次向神像行三跪九叩之礼,女眷回避不能参与,礼罢将部分供品分发全家食用,称之为“散福”,寓意是神所赐之福散发给全家每个人,预示来年万事如意充满幸福。</p> <p class="ql-block"> 第二进是“越俗厅”,主要以绍兴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为素材,以丰子恺kai的漫画配合周作人的亲笔题诗,以木板雕刻的形式展现绍兴的民俗民风。</p> <p class="ql-block">在越俗厅前面有一组铜塑,刻画了少年鲁迅在夏夜听继祖母讲有关猫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第三进是“迎神赛会厅”,鲁迅在《五猖会》一文中写道:“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 所谓的迎神赛会就是把神像抬出庙外去巡行展示。在这个大厅里雕塑了绍兴特有的水乡拱桥、街道房舍、酒店当铺、社戏花轿、亭台楼阁、看热闹的人流,可以说是浓缩了绍兴水乡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 第四进看点较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砌水池,池下水清见底金鱼游翔,池上石板铺就戏台搭建,每天都有粉妆打扮的演员在戏台上表演绍兴地方戏,戏台对面是赏楼,赏楼背后是一块磐石,关于这块磐石还有一段不寻常的故事。相传这磐石为明代重臣朱赓故物,当年朱赓从京城荣归故里,途经山东,见到此石,细观良久羡慕致极,其门生恰在当地做官,权重一时,便割爱将这磐石馈赠恩师。清光绪年间,台门主人朱阆仙向朱赓后裔购进放置于此,并命名此宅为“磐庐”。磐石对面是用四块巨石凿成的圆洞门,上镶“磐庐”匾额,旁有楹联“泽绵文阙que里,墅傍小琅砑”,圆洞门背面上嵌“云谷绍芳”四字,旁有楹联“乌柏依然台省地,莺花留得考亭春”,圆洞门内的庭院里有座坐北朝南的厅堂,厅堂里有一组彩塑,形象的展示了绍俗婚礼、洞房、迎亲等场景。</p> <p class="ql-block">水乡戏楼</p> <p class="ql-block">磐石、磐庐、圆洞门。</p> <p class="ql-block">在圆洞门背面留影</p> <p class="ql-block">磐庐内的庭院、厅楼。</p> <p class="ql-block">彩塑“绍俗婚礼”</p> <p class="ql-block"> 出鲁迅笔下的风情园(朱家台门)沿街东行数十米路北便是鲁迅纪念馆,这座以“老房子、新空间”为设计理念的纪念馆是2004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占地面积约六千平方,上下两层,以图片文字摄影动画等形式展示了鲁迅一生的足迹伟业,展示陈列按时间地点分为五个部分。</p><p class="ql-block"> 进入纪念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鲁迅座椅铜像,洁白的屏壁上镶嵌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十四个金色大字,不少游客多在此拍照留影。</p><p class="ql-block"> 过屏壁进入第一部分:在绍兴(1881一一1897)。主要介绍了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众多的历代越中先贤,给鲁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响。鲁迅七岁入私塾启蒙,十二岁进三味书屋读书。他从小接近农村,亲近农民,这使他既了解了绍兴的风土人情,又看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特别是经过祖父的科场舞弊案,父亲的久病就医,家境由盛转衰,使少年鲁迅饱受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心灵受到极大创伤。</p> <p class="ql-block"> 上楼是第二部分:在南京、日本、绍兴(1898一一1912)。十八岁的鲁迅离开故乡绍兴到南京求学,努力寻求新知识,逐步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然后经过官方推荐东渡日本留学,起初拜滕野先生学医,想将来成为一名医生,医治像父亲一样的病人,改变“东亚病夫”之状。一次鲁迅看日俄战争幻灯片,片中有一体格强壮的中国人被日军误指为俄国侦探而杀头示众,可围观的中国同胞却神情麻木还拍手称快,鲁迅深受刺激,认为中国之病不在身体而在精神,决心弃医从文,以文艺来改造国民精神、唤醒民众。辛亥革命前夕,他从日本回国,先后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任教,正课培养进步青年,业余写文唤醒民众。</p> <p class="ql-block">鲁迅弃医从文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在北京、厦门、广州(1912一一1927)。鲁迅受同乡蔡元培之邀在北京大学任教,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站在时代的前列,写下了许多战斗檄文,猛烈抨击旧思想、旧文化和旧道德,并同帝国主义、新军阀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在大革命的高潮中鲁迅离开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先后到厦门、广州,一边从事教学、文学创作,一边投入新的战斗。他在广州经受了血雨腥风的考验,在现实面前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纠正过去只信进化论的偏见。其间他结识了自己的学生许广平,并产生了爱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四部分:在上海(1927一一1936)。鲁迅到上海定居,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光辉的十年,他运用马列主义的理论武器,团结广大进步人士,向敌人冲锋陷阵,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与共产党人交往密切,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他以“窃火者”自喻,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倡导新兴木刻艺术。他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新一代的成长付出了大量心血。其间他与许广平有了爱情之花一一周海婴。</p> <p class="ql-block"> 第五部分:民族魂。鲁迅在上海因肺病去世,举国哀悼,人们喻之为“民族魂”,各界民众为他抬棺扶灵,党中央从延安发唁电致哀,毛主席写文称“鲁迅的骨头最硬,是民族英雄。” 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50余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传颂。</p> <p class="ql-block">鲁迅逝世后各界人士为其抬棺扶灵</p> <p class="ql-block">鲁迅逝世后,党中央给许广平的唁电。</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写文称鲁迅的骨头最硬,在文化战线上是空前的民族英雄。</p> <p class="ql-block">鲁迅之孙周令飞</p> <p class="ql-block">游览罢愚翁诗云:</p><p class="ql-block">绍兴周氏是名门,</p><p class="ql-block">祖宗积德存功勋。</p><p class="ql-block">福清科举舞弊案,</p><p class="ql-block">由盛转衰成贫困。</p><p class="ql-block">鲁瑞撑家供仨儿,</p><p class="ql-block">成材耀祖天下闻。</p><p class="ql-block">独具傲骨周树人,</p><p class="ql-block">举国颂他民族魂。</p><p class="ql-block">文化战线歌正气,</p><p class="ql-block">拯国救民战邪瘟。</p><p class="ql-block">毕生无私多奉献,</p><p class="ql-block">寿终有公少自身。</p><p class="ql-block">2021.4.22.拙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