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前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夕阳之辉。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分享生命成长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抒写六中人新教育情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 190 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1-4-22</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之浅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英语组 李静</p> <p class="ql-block"> 呼吁了很多年的课后延时服务,仿佛一夜之间突然间就实现了。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都感到措手不及,叫好的、观望的乃至冷嘲热讽的都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首先要看的是基本面,个人觉得这是叫了很多年素质教育后的全民教育反思的开始。父母五点甚至六点下班,孩子们却是三点多就放学回家,绝大多数双职工只得求助于自己父母、若是父母也无能为力的,此时便出现了大批的课后辅导机构。在这种困扰年轻父母情况持续多年之后,社会终于开始反思,孩子们五点多放学回家,父母可以下班后接孩子回家。我想所谓基本面即全民在尝试了素质教育、快乐教育后,更加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一种进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其次,我看到了好事办好有多困难,教育行政部门政策出台之前没有进行广泛地征求意见和社会预热,学校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家长也不知所措。好在我们学校从上学期就开始了延时服务,家长们基本都能很快理解与配合。但是对很多刚刚开始推行延时服务的学校来说,这件事情推行得有点着急。作为学校,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打乱了原来学校的教育秩序。比如:延时服务内容、老师配置、家长是否接受、收费标准、安全等诸多问题都需要综合考虑。比如一个很现实的管理问题,不接受延时服务的同学放学较早,学校该如何管理?课后延时服务的内容,是学生们写作业、测试还是教师讲解习题或开设新课?还是开展其他的丰富多样化的体音美活动。目前我校主要还是以教师讲解习题或学生做作业、测试为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作为一名老师,也是一位家长,在此提出几点想法: 一是教育部门在出台政策前一定要开展广泛的社会调研和预热,让家长和学校先有个充足的心理准备。二是因为我校的体音美教师人数有限,学校可以利用课后延时的收费购买社会服务来丰富内容,也可以邀请有意愿的家长参与进来,讲述所在的行业知识,或传授其他才艺; 三是安全问题有可能是学校最担心的问题,社会要给学校减负;四是凡是要看基本面,课后延时班肯定是教育进步的好事,家长、学校、社会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更好,我们不要太着急。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编辑:于立燕</p><p class="ql-block">审核:韩世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