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废弃的村落~ 门头沟十字道村

李娜

<p class="ql-block"><b>  那是前些时候的一个周末,闲的无事,想起了前几年跟着“驴友”走过几趟京西古道,路过马致远故居,但一次都没走进看过,毕竟是保存完好的古名人故居,</b><b style="font-size: 18px;">想来应该去</b><b>探访。到那里之后,发现由于疫情期间没有开放,只好在门外看过之后,沿路去寻景。意外地发现了瓜草地风景区和被遗弃的十字道村落。充实的一天。</b></p> <p class="ql-block"><b>  马致远故居位于门头沟韭园民俗村内,这里有京西古道中的王平古道。</b></p> <p class="ql-block"><b>  走近马致远故居门院前,故居是一座标准的四合院,坐西朝东。故居门前有小桥流水,门前的影背墙上写着“马致远故居”,并附有马致远生平介绍,下首是马致远半身像。这番景象,倒真像是马致远笔下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b></p><p class="ql-block"><b> 广为人知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作者马致远(1250—1324年)字千里,号东篱。大都(北京)人。他是我国元代著名大戏剧家,有“姓名香贯满梨园”之称,是当时文学组织“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为“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还被尊为“曲状元”,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声誉。马致远因不满官府的腐败,后隐居山林,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曲中游”的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由于疫情目前故居还没有开放,只能隔着门缝向里观瞻,等开放时再来了。</b></p> <p class="ql-block"><b>  走出马致远故居,来到了王平镇瓜草地风景区。虽然已近春分时节,景区内天然瀑布群的冰峰依然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的冰柱悬挂在巨大的沟崖之上,形成了美丽的景观。</b></p> <p class="ql-block"><b>  之后,沿谭王路继续寻景。每次走这条路都有不一样的风景并能看到在这条路上有一废弃的村庄,但始终没有去过。这次路过此地决定进村看看究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这个被废弃的村名为:十字道村,它地处历史悠久的京西古道上,曾经有一百多户人家,历史上南来北往经商的牛、马、驴车在此村边的古道上川流不息。由于这里是煤矿踩空区,已经于十几年前整体搬迁到了门头沟永定镇平原区。</b><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现村中建于清代的过街楼尚存,楼台额书‘十字道关’,牌匾已毁,废弃了的十字道村日渐败落,</b><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满目凄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据有记载在抗战时期,日冠亦曾在此盘据,解放战争期间,这里曾发生过著名的“十字道阻击战”,重创国民党军。亦足见十字道地理位置的重要性。</b></p> <p class="ql-block"><b>守护着废弃村子</b><b style="font-size: 18px;">里几百年老的大槐树。</b></p> <p class="ql-block"><b>曾经的学校。</b></p> <p class="ql-block"><b>村子里遗存的一口井。</b></p> <p class="ql-block"><b>过街楼</b></p><p class="ql-block"><b> 它坐落在村旁,峰口庵至大寒岭古道上,具有典型城关作用。</b><b style="font-size: 18px;">过街楼建于清代,土石垒砌,现在只有门洞了,上面有无建筑或如何毁坏不知,正面、北门楼匾有痕迹,原来匾书“十字道关”,是处关城,</b><b>现在是从潭柘寺去往王平镇最近的必经之路,很多驴友也会经常光顾这里。</b></p> <p class="ql-block"><b>  一座曾经繁华的商旅村落,站立于京西古道与官道交叉的坐标点上,曾经东奔西行、南来北往的车马不绝于道,可由于疯狂的地下开采,政府不得不“地质移民”,从此它消失在京西的山梁上,十字道村已没有了人间烟火,留下的只是一些破败不堪、残墙断壁的房屋建筑和一片苍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2021年3月7日拍摄于门头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