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董必武(1886年-1975年4月2日),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号壁伍,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和法学家,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1975年4月2日,董必武在北京病逝。</p> <p class="ql-block"> 董必武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不仅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奉献了毕生的精力,而且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和统一战线工作作出过突出的理论贡献。</p> <p class="ql-block"> 董必武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为我们后人树立了榜样。</p> <p class="ql-block"> 孜孜不倦 学而不厌</p><p class="ql-block"> 董必武一生惜时如金、手不释卷。无论是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还是如火如荼的新中国建设时期,除去工作之外,他的业余时间基本用在了读书和学习上。对于董必武来说,读书和学习就是他最好的休息方式。</p> <p class="ql-block"> 嗜书如命 惜书如金</p><p class="ql-block"> 董必武不仅酷爱读书,而且非常珍爱书籍。他一生艰苦朴素、省吃俭用,但唯独在买书上非常舍得花钱。逛书店买书是董必武人生最主要的乐趣。每次逛书店时,只要看到有价值的书,董必武定会相见恨晚、如获至宝般地将其买回家,然后在家中通宵达旦一口气读完。</p> <p class="ql-block"> 通古博今 学贯中西</p><p class="ql-block"> 董必武是“学贯中西”的典范。他精通英、日和俄三国语言,年少时期为考取功名,寒窗苦读,通晓四书五经、擅长诗词歌赋和书法,一生写下了近1300首诗,毛泽东对董必武的作诗水平给出过很高的评价:“董老擅五言”。</p> <p class="ql-block"> 言传身教 诲人不倦</p><p class="ql-block"> 董必武不仅自己在学习读书上勤奋刻苦、一生孜孜不倦,而且也一直教育他的儿女和下属要多读书、刻苦学习。他对自己身边工作人员的读书学习抓得非常紧,时常劝学他们:自古以来,“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p> <p class="ql-block"> 董必武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献身理想的一生。他经历了从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在每一次紧要的历史关头,他都坚定站在伟大变革的最前列,披肝沥胆、英勇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模范的领导者之一”,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