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年4月份,随着天气逐渐转热,又将进入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根据往年规律,每年3月份手足口病疫情开始出现上升,4~7月会迎来第一个发病高峰。</p><p class="ql-block">一、什么是手足口病?</p><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之所以叫手足口病,主要是因为一旦感染这种疾病,孩子的手脚和口腔部位就会出现红色的小丘疹,除了影响孩子外貌以外,这些小疱疹还会引起孩子的不适,因为疼痛甚至还会影响孩子的进食活动等等。</p> <p class="ql-block">二、什么病原体会引起手足口病?</p><p class="ql-block"> 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至少20多种A组肠道病毒血清型可引起手足口病,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柯萨奇病毒A6型(CV-A6)、柯萨奇病毒A10型(CV-A10)最为常见,其中重症和死亡多数由EV-A71感染所致。</p> <p class="ql-block">三、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p><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和/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痛感明显,这些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后形成溃疡。另外,多数患儿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痒,有些皮疹带有水泡,其他部位如臀部、膝盖、肘部、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部分病例无发热。</p><p class="ql-block"> 因而,在照顾孩子方面,家长永远不能抱着侥幸的态度,大家一定要多观察孩子,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就医。</p> <p class="ql-block">四、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p><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p><p class="ql-block"> 婴儿和儿童普遍多发,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比较完善,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p> <p class="ql-block">五、哪些人群容易得手足口病?</p><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6月龄以下婴儿因有胎传抗体的保护发病较少,从6月龄开始发病逐渐增加,1-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低龄儿童发病后得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p> <p class="ql-block">六、手足口病患儿居家治疗或隔离时注意哪些事项?</p><p class="ql-block"> 1.居家消毒:每天清洁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消毒1-2次。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或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清洁后要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p><p class="ql-block"> 2.做好隔离:居家隔离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此期间患儿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p><p class="ql-block">七、日常如何预防手足口病?</p><p class="ql-block"> 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很重要,具体包括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1.注意手卫生,尤其在触摸口鼻前、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接触疱疹/呼吸道分泌物后、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p><p class="ql-block"> 2.经常清洁和消毒(含氯消毒剂)常接触的物品或物体表面,如玩具、家具等,清洁后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p><p class="ql-block"> 蓝天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2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