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三游洞 春游西陵峡

雨萍

<p class="ql-block">一到山城宜昌,就想去三峡转转,老朋友马上相见的感觉有些美妙。想想最近几年的山水行,似乎与长江三峡结缘。</p><p class="ql-block">2014年第一次来宜昌,去了神往的三峡大坝,秭归屈原祠。在清江画廊的游船上,感叹八百里清江山水之秀。前年路过奉节,站在高高的白帝庙,举目远望夔门的雄姿。夔门是瞿塘峡的入口,三峡的起点。此时一艘巨大游轮驶进了三峡,我的心也随之而去,好想就此感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快意。</p><p class="ql-block">去年十一黄金周自驾游,我们一众好友专程赶到宜昌游览三峡人家景区。游船从胡金滩码头出发行驶在三峡最为秀丽的西陵峡中,灯影峡两岸青山云雾缥缈,犹如轻纱,陡高的峰顶若隐若现,江水青绿,我迷恋在这巨大的山水画卷中了!大美三峡,果然是名不虚传!</p><p class="ql-block">这次,在春意正浓的季节,我又来到了宜昌。</p> <p class="ql-block">一大早,春日阳光明媚,我走进了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三游洞。</p><p class="ql-block">三游洞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南津关,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曾被古人誉为“幻境”。</p> <p class="ql-block">入景区大门左拐,沿着悬崖边的一条蜿蜒曲折向前延伸的幽深栈道往下走不远,就是“洞天福地”。这是三游洞主要的一个景点。洞中陈列有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的刻像,还有许多摩崖石刻,留下了众多文人骚客的诗篇墨迹。一边感叹历史悠悠,一边沿着台阶往下走,左手边的下牢溪水碧澄如玉,溪流蜿蜒曲折入层峦叠嶂之中,两岸奇峰竞秀,翠林藏莺,飞泉鸣琴,步步皆景,疑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沿着山边一路走,路过大悲洞,走到山的另一面,有一小段悬崖边上的玻璃栈道,站在那里,西陵峡口美景尽在眼前。这可能是西陵峡最美的季节。令人陶醉的明艳绿色闪着光扑面而来,青山绿水,往哪看都是一幅秀美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沿着小路拾级而上,路旁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既有古树参天蔽日,也有轻巧修竹摇曳。</p> <p class="ql-block">我在“至喜亭”前驻足,亭中一碑,刻了细密的字,是欧阳修的那篇《峡州至喜亭记》。看了介绍才知道这段历史,宋景祐三年,欧阳修落职为峡州夷陵县令。峡州太守建了一个亭子,供过往船家休憩。太守仰慕欧阳县令的文名,请他写了这篇记。</p><p class="ql-block">在这样的地方筑亭,自有寄托:“作至喜亭于江津,以为舟者之停留也。且志夫天下之大险,至此而始平夷,以为行人之喜幸。”原来如此。当我听到旁边的导游小姐姐讲,登上至喜亭,以后工作事业婚姻都会顺遂时,立刻来了劲头。</p><p class="ql-block">至喜亭在山顶,登高远望,三峡的终点雄奇秀美的南津关近在眼前,过了南津关,江面变宽,水流变缓,那又是另一番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气势了。</p> <p class="ql-block">下至喜亭,一眼就望见了“张飞擂鼓台”。 “张飞”身披长袍,眼珠瞪得大大的,双手拿鼓棒,形象威武而又勇猛。让人遥想古战场的硝烟。早先西陵峡以险著称,滩多水急,泡漩翻滚,汹涌激荡,惊险万状,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此就有著名的战国火烧夷陵之战,东汉西塞之战,西晋火烧铁锁之战,抗日战争石牌要塞保卫战也是惊心动魄......</p><p class="ql-block">张飞像不远处,一群研学的学生正在听老师讲历史,老师讲的绘声绘色,学生听得有滋有味。孩子们能在这胜境置身山水间,走进历史中,何其幸也。对于我来说,这何尝不是一次研学之旅呢!</p> <p class="ql-block">行至楚塞楼,正赶上《风华绝代》的演出。演出运用高科技手段,多方位展现山城宜昌与三峡悠久的文化和历史。</p> <p class="ql-block">登上驶往西陵峡的游轮,便进入了绮丽的山水画廊。江水似碧玉翡翠一样,两岸山峰对峙,重岩叠嶂,山上绿植繁茂、野花烂漫。今天不是周末不是假期,游人不多,我静静的站在船头很久,什么也不想,慢慢享受着大自然的慷慨馈赠。看着看着竟有些微醺,是人世间如此美景仙境让我恍惚了吧。</p> <p class="ql-block">手机拍照远不及眼前山水之清新浓艳明媚斑斓。</p> <p class="ql-block">船驶回了码头,我仍意犹未尽。</p><p class="ql-block">人生一场山水缘,在如此美妙山水之间观胜景,悟人生,美哉乐哉。任何一个懂得品味生命、相知山水的人,三峡都是值得来走一回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于宜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