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筑梦课堂——辽宁省小学科学教研核心团队送教活动

上园镇学校小学部——杨静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最美人间四月天,清新而又温暖,散发馨香无限,处处风景都是一首动人的诗篇,播种着希望,燃烧了激情,点亮了梦想。四月是一切美好的真正开始,是所有希冀的真正开端。4月21日,辽宁省小学科学核心团队送教下乡的活动在朝阳市双塔区光明小学举行,我校荣志春、许日庚、杨静三位老师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本次活动由三位省小科教研团队的成员分别展示了三节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师们课前认真准备,课堂上以生为本,教学过程自然流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科学课堂的魅力,给听课的老师们留了了很深的印象。</i></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由双塔区西街小学教导主任,科学教师谭冠一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科学《金属》,通过出示奖牌,询问它是什么材质从而引出金属,积极创设情境,导入课堂。谭老师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的方法引导同学们认识到金属具有的性质(导热性,亮,延展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乐趣,从而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智慧的碰撞,从而达到小组共识。</i></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来自沈阳市沈河区育鹏小学的迟明宇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科学《认识常见的岩石》,迟老师通过抛出要选择一块什么样的岩石来雕刻校名这一问题,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大脑充分思考能雕刻校名的岩石应具备怎样的条件,从而展开接下来的教学活动。课堂上小组在进行实验时老师要求学生每人选择一块岩石进行观察,按看—摸—听—闻—实验的顺序观察岩石标本,而且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观察完成后填写自己的岩石观察卡。课堂上迟老师带领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大胆猜测并表达自己的观点的科学品质。</i></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由大连市金普新区治平小学马长森老师执教的六年级《化石告诉我们什么》,马老师通过播放一段视频,询问同学们在视频中都发现了什么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ppt展示恐龙的图片从而引出化石,让同学们猜测化石是怎样形成的(死亡—掩埋—矿物化—岩石)。接下来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化石从而认识到其实化石是“会说话”的石头,化石告诉我们(生物的样子,生活环境,生活习性以及生物的进化)马老师的课堂思路清晰,设计合理,问题有梯度,层层推进,学生学习心情愉快,学习态度积极,课堂有生成,课堂呈生态。</i></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示范课结束后,三位老师针对自己的授课情况做了教学反思,认识到了自己授课中的不足以及在今后授课中应注意的地方以及努力的方向。这三位优秀的教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身上都是闪光点。两位专家分别对此次参加示范课教师的能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i></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接下来是专家讲座。</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首先是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的杜老师就基于科学素养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展开叙述,他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1、明确理念,了解科学素养的内涵;2、找准抓手,转化实际教学行为;3、追求高质,关注跨学科整合。注重立德树人新课标,要明确核心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关系,以“大概念统领,科学探究,工程设计”为抓手,以“目标、内容、评价”为抓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能力。</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其次是辽宁教育学院的刘主任就立足科学素养,坚持五育融合——小学科学学科育人的思考和路径展开叙述,刘主任强调对于教师来说,要有“五育融合”的教学新基本功,既要善于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充分发挥每一堂课、每一个教育活动的“五育效应”,也要善于融合利用各育的育人资源,实现基于融合、为了融合和在融合之中的新型教学方式。他指出五育融合要轻评价,少利害,重鼓励 ,侧对话,悦成长;要注重化知识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化实践为奇妙。</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本次送教下乡活动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到了每一位参会的老师心中。它充分地发挥了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了教师们之间的交流活动,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实现了科学学科的改革发展。</i></p><p class="ql-block"><br></p>

课堂

老师

教师

科学素养

科学

学生

小学

融合

岩石

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