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通过杨玮老师的讲座,我对立德树人又有了新的认识。我知道当一个好教师,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样才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p><p class="ql-block"> 在学生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的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应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有了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乐教勤教,才能善待学生。否则就会对学生敷衍塞责。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对学生的爱要真诚,不带有功利色彩,关注关爱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待学生的爱要有宽容之心,并能积极鼓励学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师德的灵魂:关爱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教师的天职:潜心教书育人。</span></p> <p class="ql-block"> 好的教育从爱开始</p><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聆听了杨玮教授的讲座《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师德践行策略》,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首先,关爱学生的核心是尊重学生人格。 关爱学生的关键是做到对学生平等公正。公正是将关爱给每一个学生,不论这些学生的发展状况如何、社会背最和家庭背景如何。</p><p class="ql-block"> 其次,关爱学生是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p><p class="ql-block"> 关爱学生不是不要严格,而是恰当好处的严格。严格要求学生,也是对学生的成长负责。然而严格不意味着没有宽容,学生成长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做到严慈相济。严慈相济体现的也是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严格要求是作为教师的责任,倾心帮助是作为朋友的热诚。学生在严慈相济、良师益友的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再次,关爱学生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安全、健康负责,对学生的权益负责。</p><p class="ql-block"> 最后,关爱学生是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p><p class="ql-block"> 倡导“关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情感和爱心。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p> <p class="ql-block"> 听了倪绍旺老师的校园欺凌讲座后感触颇深。 我国的校园欺凌问题十分严峻,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率高,其中言语欺凌和身体欺凌发生的比率比其他类型更高,我国中部地区的校园欺凌发生率最高,校园暴力在小学阶段的发生率最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全面性教育中的人际关系教育为学生后续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奠定了早期的认知基础,有助于树立平等、尊重、包容、多元的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尊重、接纳各类人与事,减少了欺凌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此外,全面性教育中的生活技能教育、价值观教育、社会规范教育、性别与权利教育、性倾向多元教育、道德情绪教育等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活认知,树立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可以有效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2017年的研究显示,语言欺凌是我国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按照校园欺凌的方式进行分类,语言欺凌行为发生率明显高于关系、身体以及网络欺凌行为,占23.3%。我国中部地区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在校园欺凌行为调查的样本数据看,中部地区学生的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占46.23%。且校园欺凌行为呈现出以“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地理空间分布形态!</p> <p class="ql-block">坚决杜绝校园欺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