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回首过往,能在老干部管理服务岗位工作近20年,感到无尚荣光。虽已退休4周年,但有这样几件事仍记忆犹新。1998年刚从所团委调入离退休办分管离退休干部工作时,面对昔日的所级离退休领导,这些见证我出生成长的父辈们,真是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作为“小字辈”的党支部书记在工作中也心存顾虑,尤其是面对有着几十年党龄的40多位老党员、老领导,的确感到“底气”不足。记得第一次组织召开离休支部大会之前,一位已离休却很有威望的原党委书记对我说:“小向,你是代表党支部,对我们存在的问题,该指出来的就得指出来,提醒大家注意。大胆工作,我们支持你。”简短的这番话,不仅给了我做好老干部工作的信心,也使我有了底气。正是有了老领导的支持,在以后的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总是先征求几位厅局级离休老干部的意见,提出处理意见在支部委员会上讨论通过后再实施,从而提高了每次会议精神的可行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06年9月的一天,我从《成都商报》上看到一则消息:建川博物馆向社会征集抗战老兵的右手掌印,用于建立“中国壮士——老兵手印”碑林广场。我和同事们立即想到:这是一件激励后人的好事,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来为我所当时健在的9名抗战老干部完成征集手印的工作。我们的想法得到了所党委的支持,也得到了抗战老干部们的积极响应,很快就按要求办理了相关的组织手续。为征集手掌印,我们专程前往医院,向正在住院治病的抗战老兵说明意图。老人含着热泪配合我们取得了右手掌印,那场景感染了在场的家属、病友和医务人员。老干部家属激动地连声称赞道:感谢组织为我们办了一件想办而无法办的事情。另一位易地安置在福州市南浔镇的老干部家属接到我们的电话也非常激动。尽管老干部已卧床不起,但还是配合子女完成了取掌印。因理解偏差,第一次寄回的掌印不符合要求,又进行了第二次取印,并用快递寄回了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接到博物馆“老兵手印碑林”已落成的通知,我们又精心组织离退休干部前往大邑建川博物馆参观,并特别邀请抗战老干部的子女作为工作人员全程陪同参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站在几千名抗战老兵手印的碑林广场,我们看到了由每块透明有机玻璃上印着48名老兵手掌印、姓名及当时所在单位的文字,分组组成象征着胜利呈V字排列的碑林。在此,我们不得不再次震撼。因为,没有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冲向敌人的英勇,就不会有今天。我们更加敬重他们,感激他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看到“老八路”在子女的陪同下合影留念、参观展馆时,那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神态,我们感到非常欣慰,同时更感到我们的工作是多么有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0年的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我所曾代管的合肥16所离休干部的遗孀专程打来的。她激动地告诉我说:“收到了老伴原单位按成都标准补发的遗属定期生活补贴。非常感谢我们及时将成都新的标准寄给老伴的原单位。有我们在,她生活在成都就放心了。”在这之前,她常常担心自己在异地会被遗忘。听了她的话语,我好有成就感!因为,代管协议在离休干部离世时就已终止,对其遗孀的生活也没有授权代管,但兄弟所之间在老干部政策的执行方面却能达到共识。我们只是将当年成都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调整的信息,通过正常渠道传递给兄弟所离退休办公室,就得到了单位的重视,很快就有了结果。就使老干部遗孀担心的事得到了圆满解决,使党的离休干部政策落到了实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虽然,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和国家重点工程相比微不足道,但也正是通过我们细致周到的规范管理和热情服务,能让老干部们感受到党和组织的关心爱护;能使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这是一项多么崇高神圣的工作;让我们由衷地感悟到:老干部工作是美丽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