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园博园探访。

木易

<h3>五千亩地点江山,<br>江苏十三市容妆。<br>昔日矿场换旧颜<br>山地花园涌呈现。<br><br>三十三亿豪开园,<br>楼台阁亭桥廊榭。<br>青山碧水花树现,<br>江南风光亮眼帘。</h3> <h3>南京,我可爱的家乡。山环水抱,葱芜毓秀,虎距龙盘,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自然风貌久负盛名。自然界厚购于南京山川形胜。历史上是“六朝胜地,十代都会”。孙中山先生曾赞美南京之美:此地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在世界三大城市中亦诚难觅此佳境。<br>江苏南京园博园在南京江宁汤山圣湖路上,西面是阳山碑材,东面是孔山矿以东(旧时是中国水泥厂采矿车间)北至湖山村,南至黄龙山脉北麓,规化面积345公顷。<br>哦!多么熟悉的地方!我在那里待过,看!半个世纪我见到过的工农具水泥厂依旧存在,只不过前面添加了钟楼,周边都是采石场,这一切不禁勾起我的回想,湖山村、黄龙山脉、孔山。当年在“准备打仗,备战备荒"精神鼓动下,我们在这里开过山,修过备战路,闲余时间,在这里上山挖过药草,在塘里钓过魚,捉过虾,掏过黄鳝,或漫山遍野的采摘黄花菜。住湖山村,帮老乡插过秧、收过稻、种过莱,一切的一切历历在目,重游旧地己经大变样了,离开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都在变迁,如今园林成遍繁花似锦,多么让人羡慕。</h3> <h3>时光如水,岁月无声。如今这片故土很快就成了南京的新的名片,每天会有大批的人来这里游玩和观赏。<br>雨,静静的飘洒着,雨,如诗洋洋洒洒让人回味,回味那曾经的采矿场,大量的植被被破坏,如今还绿于山,投资改造山川,修建园林,这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冒着清明后的绵雨,有幸回故地重游,确实是浮想联翩。<br>精品的园林建筑,此次采用通过古代诗词、绘画、历史传说等文献为本,历史的再现江苏13地、市地方精品园林,廊桥曲折、掇山叠石、水榭亭台等精品园林的文化地标;精心设计石谷花园、再生花园、空中花园和未来花园四大功能板块,着力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山地花园群和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h3> <h3>这里耸立着一座钟楼,命名为"南京时”,钟楼三个方向分别代表着南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br>园区有四大谷:崖畔花谷、时光艺谷、苏韵荟谷、云池梦谷。在时钟整点报时时,音乐四大花谷,音乐回荡,其中云池梦谷视觉、听觉效果更为震撼。</h3> <h3>漫步园博园园林之中,眼前的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假山流水,一切都那么熟悉,这是江南园林特有的景色,而且每个园林也并不单调,还原了每个城市园林的特色景观。<br>此次园博园的兴建不仅为第十一届江苏园艺博览会的举办,更是填补了南京缺少大型生态文旅综合区的空白。</h3> <h3>骆冬青: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江苏高考语文命题组的副组长。<br>这是骆冬青赋诗文描述园博园。<br></h3> <h3>园博园内通过生态修复、文化修补,一幢幢精美建筑原汁原味展现在眼前,在这里能够看到13座城市经典园林,四大精美花谷、矿坑植物花园。这里有崖壁剧院,复古小火车正在运行中,横跨园博园。园内己架设了环园博园的观光索道缆车,在空中可以阅览园博园全景。园内观光大巴正常运行。<br>园内山花浪漫,路边绿草如茵、花木聚集、青山碧水、叠石瀑布堪称世界级山地花园真是名不虚传。</h3> <h3>南京园一一〈华林寻芳><br>以华林园天渊池为蓝夲,再现六朝盛极金陵帝苑。六朝也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转型期,古代造园者正是在这个对期逐渐形成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和寓情于景的艺术追求。<br>华林园前身B吴国官苑,建于东晋,毁于隋初。前后风雨沉浮300多年,贯穿整个六朝。可惜,南京城内已经没有华林园建筑。而今,园博园再现其风采,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主林情怀。</h3> <h3>南京园占地面积12266平方米,建筑面积17766平方米,园内建筑以华林园天渊池为篮本,以景阳楼和天渊池为核心内容、山林嘉树为优美景色,中央堆砌飘渺山,形成三层叠水,辅以质朴舒朗的建筑,园内花簇拥着楼阁,流水冲刷石板路每个角落都是一幅画,看上去十分养眼。最高的建筑景阳楼(原址位于鸡楼鸣寺)高30.8米,登至楼阁最高处,可将整个园博园的美景尽收眼底,看着眼前的景色,不由得让人惊叹,园博园不失为"南京的桃花源”。</h3> <h3>镇江园一一吴关胜境<br>镇江园以临水高地而居,位于城市展园“高远”平台之东,摹临江而筑之势,设计宋式山居、楼阁、虹桥、亭台,保留较多硬空间揽胜。<br>镇江园主楼取北固山多景楼之意,设计为一座明二暗三楼阁建筑,北向主景凤凰池与吴关松,西侧以虹桥连通南京园芳踪院,东邻镇江园清晖堂。</h3> <h3>泰州园一一日涉双英<br>泰州园还原了被称为“淮左第一园"的乔园。<br>乔园是苏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园林之一。当代园林建筑中多使用浑水墙,而泰州园林采用了清水墙,所有墙面均使用一顺一丁的砌墙方式,由每一块砖面组成墙面自然纹理,清水墙上有设计师参照乔园和泰州特色民居创作的十六扇花窗,每一扇样式都不相同。</h3> <h3>淮安园一一清晏晚唱<br>淮安园主要取意淮安现存唯一的衙署园林清晏园及其历史图像文献,主要复原其方池清晏的景致,淮安园以方池为中心,沿岸有衙署、荷芳书院、湖山一角亭组团、门屋、可观亭、竹里轩组团、焦吟馆、湛亭等建筑。</h3> <h3>扬州园一一九峰生烟<br>扬州园复原了九峰园的峰石特点和扬州造园的特点。园林兼具北方"官式"建筑与江南民间建筑的优点,拥有出色的叠石技法与立体化空间营造技巧,九峰园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设计吓人取其技法精华,结合场地造景特点筑峰叠石,再创作了属于园博园的九峰景观。</h3> <h3>徐州园一一狮山玉石<br>徐州园以徐州云龙山汉代大型采石场遗址为创作来源巧用⺁了“台”“石”“水”“廊,”,风格可谓独树一帜令人眼前一亮。既有汉代的原始雄沉,又拥早期园林的浪漫气派。</h3> <h3>宿迁园一一松台吟歌<br>宿迁园取意于宿迁"酒都”的文化意境。宿迁园的建筑规整成序,无论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的醉院,还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吟歌楼,都具有北方山麓园林自然古拙的布局特点</h3> <h3>苏州园一一沧浪问水<br>苏州园依山,傍水还原了沧浪亭的震撼与壮观。<br>北倚山阜,南邻大湖,立意来源于北宋时建造的一代名园一一沧浪亭。结合展园已有的地形和水系环境,意在重现“沧浪向水”的景观与文化,营造具有宋画特色、别具一番质朴文气的园林风貌。</h3> <h3>无锡园一一寄畅攀香<br>无锡园位于城城市展园的中部腹地,围湖而建园中有园。以寄畅园为原型展现明清江南私园的精巧秀丽。无锡园内叠山引水,巧于因借。主要建筑绕池而建,一座座清秀木构建筑,勾勒出江南名园的雅致。</h3> <h3>常州园一一魁星以意<br>常州园建筑排列有序,好似一个书院。以清代状元赵熊诏的府邸意园为蓝本。整组仿照意园的复原图,布局呈东西三路布局,分别是府学、园内与园。月洞门外,外窥一眼魁星阁布局疏密有致。假山瀑布,亭台地榭显东方细腻典雅。</h3> <h3>盐城园一一鹤所探香<br>盐城园地形起伏,围绕晏殊在盐城西溪咏吟《浣溪沙》:"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意境氛围,融合盐城独特的海岸、滩涂、盐田风光,展现山野趣、疏朗的风格。建筑设计古朴轻盈,其风格结合了现代审美和古典建筑构件元素,呈现新旧交融的表达。</h3> <h3>连云港园一一松海阅云<br>连云港园位于展示区东北方的地势较高处,景观灵感源于对连云港花果山上屏竹禅院这一园林的复原。园内禅意十足,别有洞天。</h3> <h3>南通园一一紫琅听风<br>南通园:立意于民国时期实业家张署在南通的别苑一一林溪精舍,建筑布局参照民国时期书画家吕瀛所画《林溪精舍图》。南通园主建筑林溪精舍与南通林溪精舍同名。精舍背山面溪、外廊环绕,四周林木掩映,曲溪环抱。远近景观相辅相成,让您心归诗意园林。</h3> <h3>贯穿园博园的绿铁皮火车。</h3> <h3>空中索道观光缆车正在建设。</h3> <h3>紫东石:<br>汤山地区盛产石材,明代有皇室巨型碑材开凿,如阳山上遗留的3块墓陵碑材(石灰石)。近世有矿石大量滞运,此地惟存矿坑废墟为造园用地,运筹帷幄,规划谋篇,2020年春初春开始城市展园建设,施工中,铲渣士,去浮尘,渐见灰岩山石巍峨盛貌,形似山屏,神如灵岳,宽绵延东西200多余米。遂江苏国博园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和东南大学设计方研讨之,一致认为此石群乃天赐所得,不惜调整规划及相关园林景观设计,除开路通行,凿洞流水,山石多予保留。建设方命之为“紫东石”,不仅因山石色彩仙霞,其山气云起,意蕴紫东之兴盛,故名。</h3> <h3>我悠闲的漫步在园博园的小径上。望着远处的美景,迴想着人生的道路,一切是那么的想象,弯曲的曲径、起伏的坡道,人生的旅程中身边的世界,变化的风景,经过的故亊,都在提醒我们知道生命的方向。<br>人生路上,最美的风景都盛在心底,最美的心底都藏在最真挚的感情里。心由境造,境由心生,有什么样的心情,就能看到什么的风景。一切都是那么惬意。<br>绵绵的细雨清洗着我的思路。徐徐的清风,带着爱的呢喃与心的絮语,轻抚着思绪,记忆的苍穹,写满了我对这遍土地的热爱,哦!世界在变化,自然界也在人们的改造中变化,让美丽的山川、河流、土地造福于人民吧!<br><br>…………搁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