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春,和风细雨润无声;研于行,领军人才正修行

刘玉婷

<h3>  最美人间四月天,清明谷雨紧相连。4月21日,怀着对教育的热忱,带着对课堂的思考,寿光28位数学教师来到了美丽的昌邑文山中学,参加潍坊市初中数学领军人才集训(第1期)活动。</h3> <h3>  今天上午的活动主要是由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汪晓勤教授为我们做《课例研究与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报告。会上,汪教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无比接地气的方式让我们明白了课例研究的流程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h3> <h3>  歌德曾经说过,最可怕的事莫过于无知而行动。因此,会议伊始,汪教授介绍了课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一是数学的现状;二是核心素养的培养;三是立德树人的落实;四是专业发展的需要。</h3> <h3>  基于以上背景的研究,汪教授指出:数学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能力的发展,而非事实的获取。死记知识是没有用的,我们要关注的应该是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就应该是“明白之人使人明白”!那究竟该如何成为“明白之人”呢?这就需要教师专业发展。那又该如何“使人明白”呢?这就需要进行课例研究。</h3> <h3>  那我们到底该怎样进行科学合理的课例研究呢?接下来汪教授则进行了详细的说明。</h3> <h3>  课例研究首先需要选题与准备,也就是确定课题,研究文献,通过磨课得出一个初步的设计。<br>  然后是研讨与设计,通过对各个文献资料的分析,集体交流研讨,对之前的设计加以改进。在这里汪教授特别强调了交流的重要性,独行虽快,但众行才远。<br>  第三步是实施与反馈,也就是将教学设计落实到课堂,然后让学生反馈,同行老师和专家进行评议。在学生反馈环节可从两个维度设置“321”问卷调查:这节课学习了哪3个知识点?印象最深刻的2点是什么?还有哪1点疑惑?<br>  最后一步就是整理与写作。汪教授指出,要想从经验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就得进行写作,写与课例研究相关的东西。</h3> <h3>  随后,汪教授结合10个课例分别从知识之谐、方法之美、能力之助、德育之效四个方面说明了如何进行课例研究。</h3> <h3>  所谓“知识之谐”,是让老师和学生知道知识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明白为什么学习这个知识。比如在学习实数的概念时就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习无理数?有理数怎么就不够用了?为什么要扩充数系?<br>  此外,不光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知道知识是怎么来的,还要让知识来的自然,也就是要与学生的认知无缝衔接,让知识自然生长,不突兀,这也和我们之前研究的《生长数学》的理念相吻合。<br>  </h3> <h3>  那我们又该如何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呢?后面汪教授给出了一个好的方法:利用测试卷。</h3> <h3>  “方法之美”则是培养学生思维,锻炼其核心素养的精华部分。汪老师说“多问几个为什么,你就一定会有收获”。在课堂上我们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权利,让学生尽情展示,感受“一题多解”的乐趣和魅力,学会放手,让学生探索每种解法背后的原理。这样做以后,也许作为老师的我们会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我们要相信学生,他们很多时候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有时会为你的思维定势打开一扇突破的窗。</h3> <h3>  汪教授在“能力之助”模块这里说明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一是思维能力,二是关键能力。其实,翻开数学的画卷,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比比皆是。在这里,汪老师重点利用两个案例展示了数学中的“转化”,数与形之间的转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未知与已知之间的转化,曲与直之间的转化等等,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转化”之美,“转化”之妙。说明锻炼学生学会“转化”的重要性。<br>  南宋诗人陆游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在数学的世界里,往往经过“转化”后就会柳暗花明。</h3> <h3>  对于“德育之效”,汪老师从两个方面4个维度进行了说明,介绍了如何在数学课堂中落实立德树人任务。</h3> <h3>  随后汪老师介绍了如何进行不同类型的论文写作和实证研究,并说明了教师该如何进行专业发展。</h3> <h3>  汪老师指出,课例研究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与课例研究相关的写作是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h3> <h3>  最美人间四月天,最美四月数学人。这个四月,让我们一起探寻数学的奥秘,研讨课堂的精彩,引领学生的思维,在此次学习中人人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共同走进数学瑰丽多彩的世界!</h3>

课例

学生

数学

教师

研究

知识

教授

转化

老师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