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阳春四月,鸟语花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时光清浅 ,岁月如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撷一束光阴,抚过心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唯有“研”语的芳华,沉香流年。</p><p class="ql-block"> 研而不教则浅,教而不研则空。教研是老师们最好的成长方式之一,为提高教师们的业务教学能力,2021年4月,泗洪县红苹果幼儿园全体教师在董事长张洪云的带领下,聚集在一起,针对“绘本教学活动游戏化组织策略研究”进行研讨,大家在活动中相互交流、共同进步。正所谓寓教于研、寓研于教——寻求适合本园有特色的教研之路。我们利用六顶思考帽这样的思维训练模式,针对集中教学活动,通过集体参与选择教学内容、集体备课、评课,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探索“六顶帽子”教研活动模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本次教研活动,我园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首先针对绘本《神笔马良》做了详细解读,深层次挖掘绘本所折射出的内容、思想、情感等,并通过大中小三个年龄段幼儿学习发展特点,研讨制定适合大中小幼儿的三份不同教案。而后对于教案通过“六顶帽子”教学研修模式,从目标、教学环节、提问方式、教学具这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度研讨。最后,通过观摩课的形式,去了解及发现课堂上对于教案中体现的教育内容能呈现多少。总结反思教师实际操作中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课堂把控力是否到位。本次教研活动,提供教师间互动研讨与交流的平台,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师对教育实践的反思和总结。</p> 【做最真的教研活动】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一、教研活动中常出现的四大困惑:</p><p class="ql-block">1.“不敢说”——人人都有想法,但教研中说不出话来</p><p class="ql-block">2.“浅浅说”——说不到位,说不到实处</p><p class="ql-block">3.“常跑调”——忘记主题,东拉西扯</p><p class="ql-block">4.“知未行”——实践与研究如何更好的整合</p><p class="ql-block">针对以上4大问题,张总带领全体教师详细解读何为真教研,真教研的形式应该如何推动,如何开展。并为我们总结出早期阅读中,曾经步入的误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重说教轻感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重认知轻情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3.重听说轻观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4.重即时轻后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5.重接受轻创新。</p><p class="ql-block"><br></p> 篇一【走进绘本】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神笔马良》作为传统民间故事而已,有着丰富的内涵及教育意义,那么如何解读绘本所表达的信息及精神层面,这是本次教研所要走出的第一步——走进绘本,深层次挖掘它的教育价值。于是我们利用模式推进法再读《神笔马良》,提炼绘本中重要的四大观点,去分析采集信息理清线索,去揣测人物的心理人物的品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红与黑:绘本内容的红与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多与少:思考画面的多于少</p> <p class="ql-block">3.近与远:解决经验和情感的近与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4.情与趣:探寻绘本共享的情与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情与趣则采用随机发言的形式推动,每位老师都用自己的理解去阐述观点。</p> 篇二【解析教案】 <p class="ql-block"> 经过第一次的教研活动后,考虑中班年龄段处在中间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期,比较具有代表性。所以这一次的教案解析,我们以中班年级组制定的教案为对象,全园教职工还是运用六顶思考帽的形式,从不同观点出发,围绕以下四点内容层层刨析,推敲教案中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以及客观的数据分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关于目标的解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关于环节的解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关于提问的解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关于教学具的解析</p><p class="ql-block"> 研讨现场分成小组讨论,并采取抽签式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把教案中的亮点凸显出,欠缺点也进行放大,优化调整,让原有教案变得更加科学性、适宜性。</p> 篇三【走进教学现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篇章三【示范课活动】</p><p class="ql-block">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身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深知为“源头"不断注入"活水”的重要性!而活动组织是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的土壤,也是提高幼儿教师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为了将研讨出的教案落到实处,同时也了解我园教师执教水平及对指南精神的领悟程度,我园指派王雅娜教师于2021年4月16日开展《神笔马良》的公开课教研活动。</p> 观摩课现场 <p class="ql-block"> 王雅娜老师和幼儿积极互动的教学现场,新颖实用的教学具,教师扎实的基本功,以及现场幼儿有序的回答,让在座的听课老师们无不惊叹这帮孩子惊人的阅读理解能力。</p> 活动后的小组讨论 <p class="ql-block">集体教学活动结束后,针对王雅娜老师的这节课,代表白帽子(客观数据分析)的老师们围坐一起,及时统计好相关课堂数据,并梳理好本次教学活动的核心知识点。</p> 深入推动课程 <p class="ql-block"> 围绕《神笔马良》集体教学活动,全园教师根据六顶思考帽的形式,以年级组为单位,出来一份整体的脉络图,深入分析活动。解析目标是否达到,环节设计是否服务目标,重难点是否突出,以及教师有效性提问有多少,教学具使用次数使用效益等等。通过这样对集体教学效果的评价,让教师真正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人,每个参与听评课的教师就是观察员,要促进目标达成,每个观察员在听评课中也都有自己的观察点。</p> <p class="ql-block"> 关于本次教研,我们收获颇多。第一,选材从来是最关键的问题,但绝不制约教师迷人的创造力。第二,解读决定了活动的最大可能性,更反映了教师的专业性。第三,原则赋予了师生共读的真实感受,更规范了教师设计的具体做法。第四,实现了教育真正追求的价值,更发挥了活动设计的最大效率。</p><p class="ql-block"> 这次活动后,指明教研路上的前行方向,也把握了教研活动的重点,为今后的教学活动起到关键性作用。最后想说的是在教研这条路上,我们会坚持初心,不忘发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编辑:孙婷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