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校战友贺人民海军成立七十二周年

黄祥龙

<p class="ql-block">1949年3 月25曰,华中军区副司令张爱萍从大连养伤刚回到前线,便接到通知立即赶往渡江战役总前委所在地孙家圩,参加前委书记邓小平主持的一个重要会议。26日夜会议结束,三野司令兼政委陈毅约张爱洋到屋外散步。‘‘军长有事吗?‘’张习惯这样称呼陈毅。‘’两天你都想些啥子哟’陈毅用他充满感染力的四川话问同是四川老乡的张爱萍。‘’真希望毛主席和朱老总早日下令,打过长江去’‘。‘’就没想些别的啥子?‘’</p><p class="ql-block">看到张爱萍一脸的疑惑,接着说:‘’你想过没有,我们还没有海军。如果我们有了海军,这次渡江就好打得多了,再说过了江以后,要解放沿海一些岛屿,离了海军也是不行的哟‘’。张爱萍深有感触地说:‘对头,过去帝国主义侵略我们,大多是从海上打进来的。全国解放后,如何保卫好漫长的海岸线,将是一个重要问题。’‘所以’陈毅接过话头,‘’党中央明确指出:要尽快组成一支能夠使用的空军及一支能夠保卫沿江沿海的海军。’中央最近电报指示,决定组建华东海军。这副担子嘛,就由你来挑,如何呀?‘’‘’让我去组建海军!‘’张爱萍起初以为是自已听错了。‘’是的由你出任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委,并具体负责实施。‘’张爱萍毫无思想准备,‘’我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游泳也只会狗爬式,让我担此重任恐难胜任。‘’</p><p class="ql-block">陈毅说:‘’不会就学嘛!24年前我带你出来参加革命时,你不是什么都不会吗?这可是党中央对你的信任。毛主席以及总前委都认为你是最合适的人选。‘’接着又拍着张爱萍的肩膀说:‘’你先到泰县的白马庙,粟裕同志在那里,我们研究过了,把三野教导师机关、第三团、师直步兵营和三野侦察营调拨给你,还有苏北军区的海防纵队也归你管。‘’</p><p class="ql-block">两天后张爱萍来到白马庙。白马庙原名徐家庄,位于泰县城西南白马乡境内,南临长江,北通大运河。那时他一面协助指挥渡江作战的准备一面着手组建海军……</p><p class="ql-block">在我百万雄师渡过长江把胜利的红旗插上南京国民党总统府的这一天,张爱萍正式奉命组建海军,在白马庙乡一幢小楼里临时布置的会议室内,中间放着一条长方桌,两边摆着十几张竹椅,正面墙中央挂着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李进、张渭清、范豫康……走进会议室,每个人的神情都格外庄严。张爱萍点了点人数,‘’全部13人,都到齐了。‘’现在我宣布开会!‘’张爱萍站起来,像是面对着千军万马,更像是面对着汪洋大海。‘’我提请同志们记住今天这个曰子1949年4月23日,我们自己的人民海军诞生了!</p> <p class="ql-block">李家元</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钗头凤·贺人民海军成立&nbsp;&nbsp;&nbsp;&nbsp;七十周年海上阅兵</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浮云济,飞鸥唳,巨龙斩浪传消息。心相印,节同庆。宾来欢渡,我抒诚信。进!进!进!</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策钢骑,长风烈,谊通四海联关切。友邦警,神州应。中华崛起,大洋安定。兴!兴!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沁园春·海南</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五指擎天,煦煦椰风,鸥鹭遑遑。赏珊湖晓頌,天涯舵汉;泻湖唱晚,海角渔郎。银浪飞舟,碧涛走秀,祖海神游意欲狂。艳阳里,望南疆浩瀚,钻踞琼洋。</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承天汇水泱泱,显逐梦中华豪气昂。设塔灯引领,万泉探海;箭军入驻,机舰巡航。新拓岛礁,誉称航母,军号声声螺号扬。争朝夕,享三沙拱卫,九段连环。</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满庭芳·&nbsp;己 亥春人民海军成立七十 周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甲午风云,霾阴缠绕,大辱奇耻蒙羞。落泊挨打,论座次全丢。今日图強向海,反凌霸、待旦枕戈。強軍梦,鸿图初展,看定海龙舟。</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神州。挥劲旅,旌旗猎猎,战舰赳赳。群英话征途,士气刚遒。剑指深蓝远海,骇浪里、猛虎争流。洋深处,伏兵潜将,疆域固千秋。</p> <p class="ql-block">今年四月二十三日,是中国海军建军七十二周年。做为一个老兵,曾在护卫艇四十二大队服役多年。为怀念刚刚退役的六二型高速护卫艇,写此短文,以表心意!</p> <p class="ql-block">《向六二型护卫艇致敬》</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21年4月21日</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姜传绪</p><p class="ql-block">六二型高速护卫艇,</p><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传奇的"海上轻骑兵"。</p><p class="ql-block">是我国自行研制、建造的最先进的舰艇。</p><p class="ql-block">虽然吨位小,</p><p class="ql-block">但速度快,</p><p class="ql-block">火力猛,</p><p class="ql-block">灵活机动。</p><p class="ql-block">是近海护渔护航的中坚力量,</p><p class="ql-block">是执行巡逻战斗任务的精英。</p><p class="ql-block">在六十年的服役历程中,</p><p class="ql-block">肩扛祖国万里河山,</p><p class="ql-block">身连千家万户安宁。</p><p class="ql-block">顶酷暑,</p><p class="ql-block">冒寒风,</p><p class="ql-block">迎暴雨,</p><p class="ql-block">踏浪行。</p><p class="ql-block">为国家挽回了无数财产损失,</p><p class="ql-block">挽救了无数个渔民兄弟的生命。</p><p class="ql-block">在"八六"、"崇武以东"海战中,</p><p class="ql-block">击沉章江号、剑门号、永昌号大型军舰,</p><p class="ql-block">击伤永泰号猎潜艇。</p><p class="ql-block">从此,</p><p class="ql-block">蒋匪海军再也不敢犯我边境。</p><p class="ql-block">战斗英雄麦贤得、海上英雄艇、海上猛虎艇的英雄事迹令人称颂。</p><p class="ql-block">在"一.一九"西沙海战中,</p><p class="ql-block">与其它兄弟部队一起,</p><p class="ql-block">向驻岛的南越军队发起了猛攻。</p><p class="ql-block">解放金银岛等三个岛屿,</p><p class="ql-block">为完全收复西沙群岛立下了赫赫战功……</p><p class="ql-block">它见证了人民海军从小艇到航空母舰的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它的丰功伟绩永垂海军史册,</p><p class="ql-block">它的战斗精神永远鼓舞海军向深藍前行!</p><p class="ql-block">在六二型护卫艇退出现役的时候,</p><p class="ql-block">做为它的老伙伴,</p><p class="ql-block">一个海军老兵,</p><p class="ql-block">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无比激动,</p><p class="ql-block">滿含热泪向它告别,</p><p class="ql-block">满怀激情向它致敬!</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海军建军72周年,值此海军节本群的活动,本人就从登舰经历说起,忆海钩沉。</p><p class="ql-block">65年底,我们海校学员上舰体验生活。第一次出海,面向波澜壮阔的大海,畅怀极目,心旷神怡。阳光照射海面,波光潋滟,我在224护卫舰(原国民党投诚的兴国舰)的操舵室,手握舵轮,双目紧盯磁罗径和电罗径,不停地回答着指挥台下达的航行指令。真是,人生历练因蓝色装点而多彩,军旅生涯因蓝色风景而独特。那时候,台海形势比较紧张,我舰一方面护渔,一方面给渔船送淡水。渔民把捕捞上来的带鱼扔到我舰甲板上,以示谢意。一条带鱼咬住另一条带鱼尾巴,一条接一条,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十分壮观。那时,渔家扬帆,百舸争流,诗一般的情怀油然涌上;那时,天天吃海鲜、喝牛奶,体重猛增,被称为“小胖子”。</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南海的风,北海的涌,东海的浪。我第二次巡海,舰驶向涌浪区(舟山浪岗),碰上六级大风,浪高涌急,舰体左右倾斜30度。操舵室里的西瓜滚来滚去,海图桌上的灯晃来晃去,我握着舵轮身体摇来摇去,慢慢地脸色开始发青冒冷汗,进而头晕恶心。虽还在坚持着操舵,班长见我脸色苍白,冷汗直流,勉强之状,令我回住舱室休息。即刻,我从航海室一层又一层地疾步下梯,进了底下住舱室,刚爬上第四层自己的睡铺时,忍不住呕吐起来,正巧吐在猝不及防的电航班长身上。当时,他正在埋头整理业务资料,桌子紧挨床位边,酸溜溜的污物全洒在他的衣服上、桌面上。但他报之以一笑,叫我休息躺下,自己清除污垢。海上操作要求一丝不苟,行进中偏航是很危险的。以后几个月,经过海上颠簸锻炼,我能够熟练操舵、作海图,用六分仪测量定位。</p><p class="ql-block">海校毕业,我被分配到海军福建基地护卫艇29大队。大队驻扎在东冲半岛,位于闽东三都澳著名的深水良港,称谓闽东沿海的“出入门户”。在崇武以东海战中立过赫赫战功,被国防部授予“海上猛虎艇”荣誉称号(588艇)归三中队编制。我在二中队618艇任副艇长。这是我国自制建造的125吨炮艇,航速32节,火力猛,灵活机动,是近海护渔护航的中坚力量。在艇上仅仅工作了8个月,就调到基地政治部保卫处。当时,军级机关的参谋、干事大多是四、五十年代入伍的,我是“小阿弟”。进机关工作后,我告诫自己,少了一些轻狂,多了一些成熟,少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些沉稳。75年秋,一次偶然机会调往上海基地。</p><p class="ql-block">江金华</p><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21日</p> <p class="ql-block">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我从海校毕业后分配在南海舰队登陆舰二大队393舰,有幸以二大队文化干事的身份陪同海政文工团海上拉练,从1970年12月4日至12月24日结束共21天,其中最长的航行是从龙门至汕头。据胡宝善后来回忆说三天三夜颠出名歌“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祖国的海疆壮丽宽广………”这支歌,让词曲作者和首唱者胡宝善的名字走进千家万户。</p><p class="ql-block">1970年胡宝善随海政文工团出海拉练,从广西北海到广东汕头,三天三夜都在船上。“我们坐的是从国民党手里缴获过来的393舰,条件很差,非常颠簸,在狂风险浪中只能躺在甲板上,稍微一动就要吐,只好靠战士们照顾我们。战士们也要承受颠簸,他们也在吐,但在军舰上依然要坚持操作、军训、值勤。我想我们拉练几天就走了,可这些战士要在舰上服役好几年,我们的水兵真是太可爱了,这令我很感动。”</p><p class="ql-block">在船上,胡宝善有感而发,写下了《我守卫在海防线上》,词很顺利地写好了,“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中,风浪很大但军舰在很有规律的节奏中行驶。我马上产生了用圆舞曲写这首歌的念头,于是脑子里一下蹦出来开头的那个七连音,曲子也很快完成。于是,在船上的三天里,就完成了这首歌曲。”</p><p class="ql-block">回到北京后,胡宝善对歌曲进行了整理,开始只有两段词,因海军还有航空兵,后来王川流又加了一段词,变成现在的三段词,歌名也被改成《我爱这蓝色的海洋》。</p><p class="ql-block">如今已经退休的胡宝善还经常被邀请出来唱歌,有一次还和儿子胡&nbsp;&nbsp;&nbsp;军一起唱起这首歌。尽管已是耄耋老人,但他唱起这首歌仍然有一股冲动和激情。</p><p class="ql-block">他说,无论到什么时候,自己仍然感受到作为一名水兵的光荣。</p> <p class="ql-block">1965.11.28 李仁华和陈为春、濮永泉、杨志根、黄祥龙分配到舟山基地掃雷舰九大队当兵锻练。</p><p class="ql-block">1968年底从海校毕业,李仁华又分配到掃雷舰九大队,一直到转业。他和掃雷舰有着沉厚的情感。</p><p class="ql-block">他在2018年庆贺掃雷舰九大队组建60周年之际,他在美篇发表《峥嵘岁月——掃雷舰之歌》上下两集,摘录几段以嚮诸位。</p><p class="ql-block">1958年3月,海军决定组建扫雷舰第九大队。辖新入列的长辛店(375)、清风店(376)、周口店(377)、沙家店(378)四艘扫雷舰,驻泊地从上海吴淞迁至舟山定海九号十号码头。直属海军舟山基地管辖。大队部设在定海“飞机场”的小红楼。六十年代初,武昌造船厂又建造了4艘6610型扫雷舰,其中341、342入列九大队,379、380入列四大队。至此九大队共有6艘扫雷舰,直至1985年大裁军。</p><p class="ql-block">扫雷舰吨位不大,从几百吨到千吨上下,指挥官一般为营职,但它是越危险的地方越要去,于是有人称扫雷舰是海上工兵,是海上开路先锋,甚至称其为海上敢死队。按照国际海军礼节,海上相遇都要向扫雷舰鸣笛敬礼,无论对方吨位多大,指挥官职级多高。</p><p class="ql-block">说实在话,扫雷舰官兵很辛苦。扫雷是专业性特强的舰种,无论军官还是士兵都必须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由于吨位小、吃水浅,风浪大一些就很不“安定”,晕船呕吐让多数官兵刻骨铭心。</p><p class="ql-block">扫雷舰上居住条件很差,尤其是士兵,不大的住舱里住几十个人,上下二、三层吊床,空气混浊。</p><p class="ql-block">扫雷舰没有专门餐厅,多数人蹲在甲板上码头上吃饭,风吹饭菜凉。</p><p class="ql-block">最难熬的是夏天,舰艇好似大铁罐,甲板滾烫,走路胶鞋底滋滋响。341、342出厂时装了空调,但那时制冷设备不过关,空调一天也没用过。官兵们晚上铺着草席睡在甲板上。</p><p class="ql-block">海上执行住务,每人早上发一大茶缸的淡水,洗澡根本不用想。</p><p class="ql-block">如此艰苦的生活条件,扫雷舰官兵的斗志絲毫不减。战斗警报一响,人人生龙活虎。</p><p class="ql-block">回忆往事,我们心潮澎湃。</p><p class="ql-block">往事虽陈年,却历历在月。此时此刻,我想到了三个“西”。</p><p class="ql-block">这第一个“西”便是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p><p class="ql-block">在周总理的陪同下,西哈努克夫妇登上了停靠上海的342舰,舰长许耀国等热情接待了亲王夫妇。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记下了这个场景。</p><p class="ql-block">当年国内放电影,正片之前总要放新闻纪录片。342舰隨着电影走遍了全国。</p><p class="ql-block">这第二个“西”便是西沙海战。我们兄弟的扫雷舰部队打出了威风。</p><p class="ql-block">南越当局派兵占领我西沙群岛的岛礁,打死打伤中国渔民和民兵,还斗胆攻击我巡逻舰艇。1974年1月19日在西沙海域一场战斗打响。敌方3艘驱逐舰,1艘护卫舰,我们两艘扫雷舰,两艘猎潜艇。兵力上敌强我弱:我4艘舰艇吨位之和不及对方一艘驱逐舰。我军官兵英勇战斗,近战歼战,战果:击沉南越护卫舰一艘,受伤的3艘驱逐舰逃逸。战斗中斃伤敌人一百多名,俘虏48人。我方牺牲18位战友,负伤67人。396扫雷舰受伤坐滩成功。</p><p class="ql-block">这一仗,我方收复了甘泉、珊瑚、金银島,从此牢牢控制了西沙群岛和边缘岛礁,为日后进军南沙群岛奠定了重要基础。</p><p class="ql-block">这一仗也是毛主席生前指挥的最后一场战斗。</p><p class="ql-block">这一仗是以弱胜强的海战范例。</p><p class="ql-block">这一仗打出了我扫雷舰的威风!</p><p class="ql-block">这第三个“西”便是在西码头召开的扫雷舰九大队第五次团代会。</p><p class="ql-block">我作为共青团扫雷舰第九大队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在大会上作工作报告。</p><p class="ql-block">时间如流水,转瞬四十多年过去,当年的小伙子好青年,现在都成了花甲老人古稀翁。人在慢慢变老,不变的是战友情,如同好酒,越陈越香。</p><p class="ql-block">战友们,我们把青春年华献给了海军,献给了扫雷舰。我们不后悔,我们很自豪,如果有人问年轻时干什么了,我们会高声回答:保卫祖国,保卫人民。</p> <p class="ql-block">2015年,翁金华和顾玉玉章在高中毕业50周年后又回到了母校泰县姜堰中学(现更名为江苏省姜堰中学),他们站在己经陈立在校史馆中的校牌旁留影,思绪万千…………</p><p class="ql-block">翁金华同学在“美篇”发表了题为《同学情纯 战友情深 为国情真——两个老水兵的往事》一文。</p><p class="ql-block">他和顾玉璋是泰县姜堰中学的同班同学。</p><p class="ql-block">1965年一起考入海军水面舰艇学院,一起在江西上饶入伍训练,一起分配在长白山登陆舰,又在一个班(操舱班)。</p><p class="ql-block">1966年回到大连海校,又编在一个班。</p><p class="ql-block">1968年毕业一起分配到东海舰队舟山基地。</p><p class="ql-block">到舟山后顾玉璋分配到护卫舰六支队,先后在208、205舰任航海长。1974年南海西沙有战事,205舰开赴南海,从此顾玉璋留守南海直至转业。</p><p class="ql-block">翁金华分配到温州水警区护卫艇26大队543艇,后调大队政治处任新闻干事,1979年转业回地方。</p><p class="ql-block">他俩回地方后,积极工作,事业顺利,家庭幸福美满。</p> <p class="ql-block">黄祥龙回忆当年海校成立师生话剧团</p><p class="ql-block">成功演出大型话剧《夜海战歌》</p><p class="ql-block">海浪翻腾,硝烟滚滚,我英勇的海军舰艇正和敌舰展开激烈的海上战斗。以美制蒋舰“永章”、“箭魁”号为主的匪舰“34.7”编队巳被我打得落花流水。“永章”号中弹起火,“箭魁”号狼狈逃窜。我勇猛的护卫艇“878”号小艇,从艰险的狼牙嘴冲出来,直冲到接近敌舰几十公尺处,指战员们发扬了我军近战、夜战、刺刀见红的精神,英勇地把“箭魁”号轰沉海底。激烈的战斗在我军舰艇上转为一片欢腾,这是海政文工团演出的《夜海战歌》的一个生动场景。</p><p class="ql-block">观众为这场海战的大胜利欢欣鼓舞,也为这第一个正面反映我人民海军战斗生活的话剧成功喝彩。</p> <p class="ql-block">1967.11月,红司决定排演话剧《夜海战歌》,成立了师生话剧团。</p><p class="ql-block">大连市许多单位闻讯后大力支持,电影制片厂为我们解决了电影背景,大连造船厂为我们提供了建造“护卫艇的木材……</p><p class="ql-block">我和苏志杰、唐培根、贝南山、凌永泉、濮永泉、张根初等同学参加了话剧团。</p><p class="ql-block">我扮演邓德猛,一个出身于漁民族家庭,苦大仇深的战士,求战心切,因此有急躁情绪。唐培根饰演周海胜,878艇的信号兵。苏志杰出演于椤,大概是个副艇长的角色。柳亚青演周燕华,医疗队护士,是海胜的姐姐。</p><p class="ql-block">罗凤仪演刘君,医疗队的医生……还有许多甲乙丙丁的战士和群众角色,学校的家属小孩也参加了演出。</p><p class="ql-block">1967.11.11——11.24,《夜海战歌》话剧团主要成员赴北京海政文工团学习和排练。海政文工团十分重视,专题研究,全力支持,有什么就给什么,还派导演帮我们排练。我们又观摩他们好几场演出,主要演员给我们对口一对一辅导,使我们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要求。</p><p class="ql-block">我校小礼堂太小,装不下剧中的半条快艇,于是就放到一队食堂合练,为此搬走了8000斤大白菜,几万斤海带。</p><p class="ql-block">1967.12.6彩排成功!</p><p class="ql-block">1967.12.11应旅顺基地马忠全司令的邀请,为部队演出六场,在海军航一师演出三场,博得一片喝彩!</p><p class="ql-block">以后一直在大连市人民文化俱乐部为地方演出几十场。</p><p class="ql-block">1968.5.25受海军党委之托,前往烟台海军高级专科学校演出七场。</p> <p class="ql-block">骆宝珠同学激情地说:</p><p class="ql-block">那年,我不足18岁不到穿上灰色海軍装,成为人民海軍一员。在那特殊的年代内,在軍中我有喜悦,遇上了伯乐,也有说不清的曲折,我在海軍的护卫舰、艇上守卫过祖国的海洋;在政治部门为部隊的党组织建设做过工作;又为守海島守海空作了努力。在部隊时,就曾知道人民海軍组建后,在解放一江山島,崇武以东海战,西沙之战……立下丰功伟绩,领悟了小艇打大舰发楊敢于亮剑拼刺刀的精神。我在31岁时退役,我已将一生中最富活力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人民海軍的建设,同时海軍部队的生活也熏陶和锤炼我的性格和积累了工作经验。如今人虽已古稀,仍关心着海軍建设,每当我在电視银屏上看到巡逻在大洋海峡上的护卫舰编隊;看到一艘又一艘大型舰船下海;看到双航母出海训练和巡航时,会有抑制不住的激动,惊叹人民海军已发生巨变,已从我们参军服役时的近海,基本上是小艇护领海的規模,走向了深海,現代化舰隊的时代。我寄希望人民海軍在统一台湾,中美博奕中再立新功!</p><p class="ql-block">写此短文响应群主倡议以纪念海军节。</p> <p class="ql-block">叶金龙说他在军舰上,谁能找到他?</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