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风正疾 花开春满园】南校区历史研讨会

🔆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走的很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在面对新高考改革和新教材,为研究探索历史学科有效复习策略,形成切实可行的一轮复习模式,提升学科组教研水平,凝聚集体教研智慧,学科组于4月21日下午举行了邹平一中南校区2019级高二下学期历史学科一轮复习研讨会。探讨会中各位老师坚持务实精神,立根破岩,积极探讨,群策群力,取得了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会议流程如下:</p><p class="ql-block">观摩课:</p><p class="ql-block">课题:《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p><p class="ql-block">执教人:王梦杰 &nbsp;班级:2019级43班 &nbsp;时间14:15-15:00)</p><p class="ql-block">(备注:本次听课需使用教师课堂观察工具量表)</p><p class="ql-block">发言:</p><p class="ql-block">1.关于一轮复习备考的几点思考---姜呈祥</p><p class="ql-block">2.南校区命题比赛总结----邓晓光</p><p class="ql-block">3.关于一轮复习学案制作的思考---张俊丽</p><p class="ql-block">4.历史一轮复习策略探索----袁满</p><p class="ql-block">5.关于一轮复习的建议——教研员:韩乐福</p><p class="ql-block">6.总结发言——包组校长:贾云涛</p><p class="ql-block">首先是王梦杰老师执教的观摩课——纲要上第三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本节课立足于高三一轮复习,重在探索复习课的课堂模式和教学策略。</p> <p class="ql-block">  (一)在课程设计上,本节课突出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原则,对课本结构进行了重构。一是“秦朝印象”:先是调查学生眼中“我的秦朝”,把握学情,再展示“荀子的秦朝形象”,宏观概览。二是“再识秦朝”,从“大一统”“集权政治”“秦的速亡”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主干知识,紧扣课标,主线清晰。</p> <p class="ql-block">  (二)在学生活动设置上,,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在问题设置上,贴近高考设问方式,“读图识史”“历史解释”“结构示意图”“史料价值”等,落实了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核心学科素养。</p> <p class="ql-block">  (三)在内容设置上,史料类型丰富,设问角度新颖独特,在重大事件、重点知识上,引入丰富史料,既能吸引学生兴趣,明确重难点知识,又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和思维,丰富了学生的历史认知。</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的顺利展示,源于王梦杰老师的精心准备和对课程设计、课堂实践的驾驭能力,为高三一轮复习探索了一个有效的复习模式,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赞同。在课后,老师们分区积极讨论,也对此次复习课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兼顾学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相对的选取教学内容,注重教学的达成度;二是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性,设置方式尽量“高考化”,但是也要贴近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获得感和成就感。三是要兼顾能力和基础问题,高考评价体系也对“必备知识”提出了具体要求。</p> <p class="ql-block">  姜呈祥老师的讲座《追根溯源,点石成金——从学生实际出发寻找备考路径》首先从日常的教学问题入手,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指出了当前一轮复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历史时空定位不准,历史问题找不到切入点,语言组织能力欠缺等问题,也提醒了老师们及时关注学情。接下来从未来教学方向定位问题,提出了几点设想:一是要抓住双标,既要抓住课标,也要关注高考评价体系。二是优化学案设计,突出任务的情境性、问题性、生成性;三是多角度整合资料。充分利用教材优势,引入学术研究热点,拓宽学生的知识眼界。四是关注学生素养的培养与落实。为老师们的一轮复习教学提供了抓手和借鉴。</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  邓小光老师的讲座主要从刚刚结束的命题比赛谈高考命题要求。主要从高考命题立意、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如何命制、原创命题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规范等三方面进行了生动详实的讲解。邓老师提出, 现在的考试不是考学生,而是考教师。在目前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当中,薄弱环节不是学生,而是教师与考试与教学的距离越来越大。中学存在问题:缺乏系统的历史概念的建立;不会解释性描述——对历史事物的多角度理解、完整叙述。为命题提供了一系列要求和示范。同时,也结合具体的题例,指出了当前老师命题中的不规范问题。使老师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命题对业务成长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张俊丽老师的讲座主要以实验部的学案命制为例,重点介绍了高三复习学案命制的示范和注意事项。实验部学案的结构共分为【复习目标】【知识梳理】【学科拓展】【任务驱动】【课时小结】【真题体验】【巩固练习】这几个具体的环节。 &nbsp;</p><p class="ql-block">在【复习目标】上,不是简单的课标堆砌,而是针对性的课标分解,使学生自己明白重难点和核心素养的落实;在【知识梳理】环节,主要是依托教材结构,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学科拓展,总结历史规律,补充学术前沿,渗透学科阅读。在学生活动上,则是通过具体的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先自主学习,以学定教。问题涉及要更体现高考性,引导学生通过运用知识认识历史,从而推动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详实的案例,向我们介绍了实验部学案问题设置的几大类型,每一个问题设置的背后都是实验部老师如琢如礳,翻阅大量资料,精心准备的结果,让我们深受启发。虽然学生层次不同,但是通过展示,让我们看到了实验部老师严谨治学,精心教研的态度和精神。</p> <p class="ql-block">  袁满老师从对王梦杰老师的课为切入点,提出了二区两节复习课中的问题并与大家共同探讨,展示了一轮复习课的模式探索,提出了关注课标、关注学生活动、关注高考题研做等几方面的要求,从而更高地提高历史组的教研水平。因时间原因,并未充分展示,已发至学科群,供老师们交流学习。</p> <p class="ql-block">  贾云涛校长最后对本次备课会作出了总结,主要以自身的学案设计为例,展示了实验部老师的高超的教研能力。贾老师指出,高三复习要重基础、重方法、重史料使用;多给学生多维度的训练方式,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重视自身的学科阅读,只有高水平的老师才能教出高水平的学生,同时要多关注高考评价体系,用好高考指挥棒。</p> <p class="ql-block">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次教研会,大家积极研讨、群策群力,用集体智慧点亮高三一轮复习的明灯;用集体臂膀,筑牢高三一轮复习的根基。</p>

复习

学生

老师

一轮

高考

学案

教研

命题

历史

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