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发小 活得简单又开心

谈克

<p class="ql-block">  回到老家接触了不少发小,有两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是比我大一岁的王林,一个是比我小一岁的张丽,因为有太多的感慨,所以想写一点文字纪念一下。</p><p class="ql-block"> 王林当了几年兵,回来后多半辈子在家务农。盛情邀请我去他家聊聊,进了他家,这是一个由窑洞改建的半是窑洞半是平顶的房子。窑洞的墙壁用pvc板装修,顶部的拱形被pvc板取平成平面顶棚。虽然房高降低了一米,但原先4.2米的窑内净高依然比大多数城市商品房内净高只有2.7米还是高出了0.5米。王林的老伴得意洋洋的告诉我:“这些年政府给我俩每月发210元老年补助,生活很富裕。” 我说,听别人说,你这几年栽种的杏树卖了不少钱,他说:“可不是呢!去年就卖了600多元。” 我说这样算下来,你一年有多少收入?他说,“可不少,差不多3000元那!” 后来在镇上一个饭馆吃饭,他一定要争着付款,我还是悄悄的叫月薪6000元的同学侄儿付了款。</p><p class="ql-block"> 和张丽聊天是在街上偶遇,一定叫我到她家坐一坐。进了她的房间,到处都放着苹果,她说她家今年又丰收了,“就收了1000斤。” 我说你怎么不卖这些苹果,她说“等一等价格上去了再卖。现在10元5斤,过几天会上升到10元4斤。那样就可以卖够2500元了。”她骄傲的说两个儿子两个女儿,“过年和我的生日,每人都给100元,这就是800元了,我不愁吃不愁穿了。进城每次都要买不少东西,从来没有空手回来过。”我问你有几个孙子孙女,她说十个。我说每个孩子给压岁钱1000元,你和老伴的补助才210元x12才2520元,加上苹果钱还不够他们压岁钱啊!他说,儿女们都说了,一律不给压岁钱。她又说:“你净胡说,哪能每个孩子压岁钱就给1000元,100元就不少了。”</p><p class="ql-block"> 这时张丽从柜子中拿出几件地摊货,说:“你看我买的衣服,崭新崭新的,还没上身那!”语气中充满了自豪。</p><p class="ql-block"> 我问房间这么冷,不是有暖气吗?她看了一下寒暑表,说:“14度哪里冷啊?这比以前好多了,房间里的水缸自从装了暖气,就不结冰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接触了两个人,了解了他们家的经济状况,感慨连连:第一,他们都过得很踏实很知足,所以也就很快乐。第二,人的思维与他所处的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贫穷限制了他们的思维,这不怪他们。第四,想起了《商君书》中所说的辱民弱民愚民政策。第五,想起了领导们所说的“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好老百姓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