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苦乐学农之路,启自我提升之路——高一(4)班学农随记之一

乐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4月19日,星期一</h3> 伴着晨晓行李箱滚轮的辘辘。与同学们登车,杂而不乱的步声。为期五天的快乐学农生活缓缓拉开帷幕。 为消解路途上等待的烦闷与单调,四班同学们自出心裁,集众策设计了用于放松身心的小游戏,以技术和才艺表演的形式,在互动中为行程增添无限乐趣。 一路欢声笑语,同学们终抵达学农基地。整理内务后,即刻集合至大厅,集体参与“深耕劳育知农苦,以行促知铸栋梁”学农开幕仪式,在奏国歌和学生代表发言环节结束后,是我校历史学科兴趣小组,以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全方位为同学们分析概述了即墨的经济、文化、历史等。此后是住宿管理规定的宣读以及年级主任发言,总结学农之意义,尤其强调同学们应在学农时培育“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风气。 午后,四班的同学们列队至活动场地参加拓展训练——紧急行军。规则十分简单,全班同学50人,分四组。两两回腿以绳相缠,同时需确保行走时的步调一致。最终,通过竞速验收练习成果。同学们大都摩拳擦掌,一声令下,同学们四散开来,从较易的少人模式开始,逐渐调整、磨合、适应,再不断合并成众,力求达到最终目标。几位老师也参与其中,与同学们一道合作相助。过程中,或会遭遇对口号反应不一的尴尬,或会经历身高、腿长、步频难同的无奈,又或要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事故:绳松、摔倒、别腿……诸如此类,防不胜防 有成功时的惊喜,有练习时的兴奋,甚至有受挫时的愤怒,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反思时的明悟。在本项活动的最终时刻,同学们达成了近乎“壮举”的成就——全班50人,集体前进,并取得成功。输赢本无所谓,因为存在远比其重要的事物——训练的磨练,大概会使同学们明白,维持团队存在的,是每个人强烈的合作意识。而促其发展的,是人人心中对其未来的美好愿景,如果再具备恰如其分的沟通能力,则形成了基本的团队凝聚力。一味的抱怨推诿大约只会一事无成,而唯有以团队凝聚力为黏合剂,每个人紧紧团结在一起,方能迎来光明的前景。也许,这正是本次活动的根本目的所在。 拓展训练之后的拔河比赛,成功将本日气氛的欢乐兴奋,推上了高潮。一次拔河比赛绝不仅仅是十几个人之间的角力,更是整个班级力量的动员。不论是绳的何侧,都必定有全班的呐喊助威。胜者欢呼,输者安慰,细心的同学甚至自掏腰包,替因喊号而舌干喉哑的主力们买水解渴。这难道不正是一个优秀的班级其强大凝聚力的,强有力的体现吗? 晚饭后,以《红楼梦》第一回为讲解主题的语文讲座,无疑为同学们献上了一场知识的盛宴。老师声情并茂的文章解读,与至真至切的情感传达,使同学们获得了一次难能可贵的浸入式学习体验。 整日活动的疲惫,难掩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山野环绕,夜幕的墨底之下,同学们奋笔疾书的身影,浸在自习室白净的光中,显得格外刻苦与动人。<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撰稿:刘英皓</div>

同学

学农

凝聚力

拔河比赛

四班

团队

全班

训练

班级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