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编者的话:</p><p class="ql-block"> 距离艾丁湖东十四公里有三棵柳树,在没有人烟的地方顽强地活着,经过十七年的风风雨雨,那三棵树依旧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人们惊叹三棵树是沉睡干百年盐碱滩上的一抹翠绿,人们称赞三棵树是纵横上百里无人区上的一个标志。</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一年三月三棵树迎来了一群年青人,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仅仅用了四十天时间,创建了八连驻地,打响了开发芒硝湖矿区的第一枪。从此三棵树热闹起来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开拓者来到这里,一车又一车芒硝矿产品运了出去。每当休闲的时候,三棵树下就围滿了年青人,畅谈人生,展望未来,他们爽朗的笑声,打破了百年荒滩的沉默;他们辛勤的汗水,开创了人定胜天的先河。五十年过去了,当年的三棵树早就找不到了踪迹,但在三棵树下的那段经历却刻在了开拓者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故事以这群人当中年龄最小的四个知青为主线,用他们年轻视角去观察周围社会中的现象与根源,以他们亲身经历来诠释艰苦环境中的生存与成长。在故事叙述过程中,人物的称呼釆用了外号形式,细节的描述只提到知青这一个群体,时间的节点局限在了一九七一年等等,这些因素决不会影响故事的真实与完整。</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去过三棵树,听说过八连的故事,或者你就是当年那群年青人中的一员,甚至你当年的外号和你所经历的细节出现在故事里,请不要对号入座,更不要求全责备,因为这只是一篇小说。作者在经历了五十年后把故事整理出来,是想让三棵树下奋斗过的人们,回忆起当年那艰苦日子和蹉跎岁月。</p> <p class="ql-block"> 奔赴化工厂的二十四名知青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嘟...嘟...嘟嘟.........."一声响亮的哨声划破了宁静的黎明,穿透了荒漠的戈壁,回荡在哈拉毛敦的上空,呼唤着睡梦中的人们......</p><p class="ql-block"> 哨声刚落,两排平房的门几乎同时打开,几十个人快步跑出了房间,没有灯光,没人说话,只有忽隐忽现的身影和沙沙的脚步声。</p><p class="ql-block"> 很快连里的篮球场上已经有两排队伍整齐的排列着。</p><p class="ql-block"> 站在队伍前面的副连长,是个部队转业干部,具有军人特有的气质,庄重沉着,三十多岁的他,穿着一件军大衣,头戴一顶棉帽子,帽子的两只护耳被冷风吹地扇动着,配上军人特色的国字脸,显得更加严肃干练,他是甘肃天水人,讲起话来很有特点。</p><p class="ql-block"> “同志们”,“请稍息”。副连长巡视了一下队伍说:"现在是三月十六日北京时间早上八点 (新疆时间六点),今天集合的时间用了不到一分钟,比以前快很多倍,值得表扬。"队伍一阵骚动。</p><p class="ql-block"> “谁在说话?”</p><p class="ql-block"> “报告副连长” 一班长回答:“今天的行动大家都知道,早就起来了,有的干脆就没有睡,收拾好了行李,就等着集合的号令。”</p><p class="ql-block"> 是啊,马上就要离开戈壁滩去化工厂了,据说化工厂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真空制盐车间、火力发电厂都具备了新疆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硫化碱、硝酸钠等化学名词,即陌生又神密;听说吐鲁番有个葡萄沟,那里的葡萄又多又甜,吃起来还不用吐籽;还有火焰山、坎儿井.....太美好了,太想往了,谁还能睡得踏实呢。</p><p class="ql-block"> “同志们,”副连长继续说:“这次负责搬迁的车辆是汽二团派来的,七辆车的车队会统一行动,我们这次的任务是:全连同志安全到达化工厂。具体安排:一排男同志坐 1 号 2 号车,二排男同志坐 3 号 4 号车,一排女同志坐 5 号车,二排女同志坐 6 号车,连部和炊事班坐 7 号车。全连同志一定要按照以上的安排乘车,不准随意调换。再次强调,这次行动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确保安全,坚决完成好这次搬迁任务。”</p><p class="ql-block"> 副连长强调:“队伍解散以后,大家抓紧时间到炊事班吃早饭,同时每人领一份食物做为午餐,中午在车上自行解决。请同志们抓紧时间收拾行李,按照事先的安排和要求装车,北京时间九点半准时出发。请同志们记住,北京时间九点半准时出发。下面请副指导员讲话。”</p><p class="ql-block"> 副指导员是山东人,讲起话来慢悠悠的:“同志们,这次我们搬迁行动是从和静县到吐鲁番县,全程四百多公里,途经五个县,最重要的是干沟,那一段路况很复杂,又很危险,这一点一定要引起同志们的注意。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因此我要求每辆车上的班长、共青团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负责好车上人员的安全。”</p><p class="ql-block"> 副指导员停顿了一下继续说:“ 在这次行动中,副连长在最前边的 1 号车,我在最后面的 7 号车,有什么突发情况一定要及时汇报,共同想办法解决。让我们共同努力,完成好这次搬迁任务。另外化工厂给我们每个人一块铺板,请大家到统计员那里登记领取。”</p> <p class="ql-block">干校牧羊班的四个小伙伴一同调往化工厂</p> <p class="ql-block"> 副连长宣布解散后,大伙都散了,有的去炊事班,有的回宿舍,只见一个小伙子急冲冲地从后面跑过来,喊道:</p><p class="ql-block"> “哎!前面两个巴朗子,站一哈!”在连里大家都说普通话,只有他们四个年龄最小的知青之间才说新疆话。</p><p class="ql-block"> “咋了撒。”俩个人几乎同时回答。</p><p class="ql-block"> “你们快去看一哈,小愁头在副业班嘛,行李箱子一个人搬起来有麻达,你们去帮给一哈,东西哈马斯地搬过来,直接装 3号车。"</p><p class="ql-block"> “你不去吗?"</p><p class="ql-block"> “我去领铺板,把咱们四个人的哈马斯都领上直接装车,咱们在 3 号车汇合。”说完就一溜烟地跑开了。</p><p class="ql-block"> 小伙子今年十七岁,高鼻梁、小嘴巴,平日喜欢留上个小平头,显得虎头虎脑,他身体健壮,气宇轩昂,干活办事干脆利索,雷厉风行,就是走路都是风风火火,大家都喜欢叫他小风头。在四个小知青中,他热情助人,善于联系,是热心地组织者。</p><p class="ql-block"> 那两个巴朗子一个叫小石头,他中等身才,毕直匀称,浓眉大眼,棱角分明,白里透红的脸庞充滿坚定和正气,在学校他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员,在连里他是文艺宣传骨干,他的最大心愿就是当一名解放军保家卫国。</p><p class="ql-block"> 另一个巴朗子个子不算太高,大眼睛、大嘴巴、尖下巴,白净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他书香门第,知书达理,性格温和,遇事谦让。他大哥在师部中学时外号卡头,在干校碰到卡头亲兄弟,很自然地叫他小卡头了。</p><p class="ql-block"> 这三个小伙子都是乌鲁木齐师部子校初中七O届的学生,跟随父母来到五七干校,六九年他们和副业班的小愁头一起参加工作,曾经都是干校牧羊班的成员,那时候他们一起赶着羊群沿牧道穿过大山口,翻越三个冰大坂到达牧场;他们一起骑着骏马奔驰在巴音不鲁克草原上;他们同住一顶蒙古包抗击着风雪寒流的袭击;他们同吃一锅盐水煮羊肉畅谈着今天、明天。他们在单调寂寞中渡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草原牧场绝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需要用新疆话进行交流,时间一长,四个人的新疆话说的很劳道,直到现在,只要他们四个人凑到一块,还是喜欢用新疆话哎来百来地说个不停。</p><p class="ql-block"> 小卡头和小石头一前一后急冲冲地向副业班走去,他们走过炊事班,来到了打谷场,大约六百平米的打谷场己经没有了往日的喧闹,最西边的一排马厩里,只剩下三匹马默默地吃着草料,一挂马车静静地躺在地上,显得格外凄凉。他们俩从几垛草料边走过,斜穿打谷场,进入了防护林带,林带有四排白杨树,己经有七年的树龄了,每棵树直径都有三十多公分,长的粗壮笔直挺拨,形成了一道防风防沙的屏障。最靠外边的是一排沙枣树,紧密的树枝互相交叉着,长得像铁丝网一样,一到春天小小的黄色沙枣花散发出阵阵香味令人陶醉,到了秋天一串串又沙又甜的沙枣让人难忘啊。防护林带外边是一道三米宽,两米深的防护沟,过了沟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滩,只有一排平房孤零零的立在那里,小愁头所在的副业班到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排平房是以前的牧羊班,由于当年羊群不适合在大院内生存,就在防护林外边修建了一排平房做为牧羊班,平房东边的两间是宿舍兼值班室,中间的套间是操作间,最西边四间连通着是羊圈,关上百十只羊根本没问题,后来羊多了,羊群圈在门外,那四间就变成了羊产房和小羊晚上睡觉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小卡头和小石头太熟悉这里了,这排平房曾经是他们的宿舍,是他们夜晚守护羊群的值班室。每次走到这里,都会有特别亲切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青年突击班战友欢送四个小伙伴去化工厂</p> <p class="ql-block"> 走过房头,小卡头、小石头就看到了中间房子的门开着,电灯亮着。</p><p class="ql-block"> “哎...雅达西,我们来了!” </p><p class="ql-block"> 没人答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走到门口一看,一个行李卷已经捆好放在门口,旁边有一个小木箱,木箱上放的网兜里装着脸盆、饭盆、茶缸子、洗漱用具,这应该就是小愁头的全部家当。只见小愁头背朝着门口,低着头站在大缸前用力地搅拌着,并排的三口大缸里装满了黑色豆酱,散发着阵阵酱香,这是小愁头精心制做的第一批酱油,看情景再有一个多月就可以出酱油了,可是现在却要走了,不能亲眼看到自己研制的酱油成功上市,不能亲口尝尝自已制作的美味调料,真是太遗憾了。</span></p><p class="ql-block"> “崴酱…怎么还在忙活呢!”小卡头惊呼道。</p><p class="ql-block"> “每天吗...都要搅拌,要不然就塔西郎了。”小愁头边搅拌边回答。</p><p class="ql-block"> “你是个勺料子吗?我们马上就走了,你再劳道也看不到它们变成酱油啦。”小石头也参和进来。</p><p class="ql-block"> “这个嘛,我知道,就是心里放不下嘛!”小愁头放下搅拌的棍子,拍拍手说:“好啦,现在真的要走了,再也不用管它们了!”言语中充滿了不舍和无奈,这就是小愁头,一个多愁善情的人。身高一米七三的他,长得清瘦,却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晴,平常他总爱穿件洗得有点发白的军装,还把风纪扣扣得严严实实。他自已严挌要求,工作积极主动,总是想用加倍的努力来证明自已。由于老爸的历史问题没有结论,加入团组织老是受阻,但连队领导和同志们还是很信任他,安排他研制酱油醋,筹备组建副业班,还<span style="font-size: 18px;">被评选为七O年度的五好战士。</span></p><p class="ql-block"> “哎,别谝闲传了,咱们赶紧走吧!还要装车呢!”小卡头催着大伙。</p><p class="ql-block"> “别急!别急!小愁头,找个缸子装点酱嘛,咱们中午在车上可以吃馒头夹豆酱,亚克西嘛。”小石头说。</p><p class="ql-block"> 小愁头从网兜里找出茶缸子递了过去。</p><p class="ql-block"> 忽然听到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不用猜肯定是小风头来了。</p><p class="ql-block"> "哎,你咋也来了?"小石头问道。</p><p class="ql-block"> “帮小愁头搬行李,我能不来吗!”小风头回答。</p><p class="ql-block"> “铺板领上了?”小卡头说。 </p><p class="ql-block"> “嗨,领上了!都领上了!”小风头回答:“找人帮忙哈马斯都装上车了,看你们还没有到嘛,就赶过来了。咱们一起在这里住了那么长时间,现在要走了,告个别嘛!”</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小风头又到套间里头转了一圈,看到四个小伙伴一起布置的发酵间,钉制的发酵架,真是感慨万千。当时连里安排小愁头研制酱油醋,可谁知道酱油醋是怎么做出来的?小愁头接受了任务,一个人折腾也太难了。小风头他们仨人利用休息时间,群策群力,鼎力相助,才有了第一批酱油的诞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末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师部中学老三届知青奔赴化工厂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