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我 传承在我——青春绽放,千年畅想

Lu

<p class="ql-block">“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春光旖旎,光阴正好,结束了一个月紧张又充实的学习,兑泽高一学子们早就按捺不住迎春踏青的激动,前往“乡土安宁”之宁乡,共赴一场春日之约。</p> 学习科技——酱油是怎样炼成的 <p class="ql-block">19日上午,全体高一同学沐浴着和煦的春风,首先来到的是位于宁乡经开区加加酱油(长沙)有限公司。</p> <p class="ql-block">来到酱油生产工厂,除了鼻腔中飘荡的豆香,还有视觉上对大机器生产的惊异:偌大的工厂内,井然有序的流水线生产,不论是开始的发酵、酿造,到中段的制瓶、灌装,再最后到包装、运输,全部工作都由机器完成,而驻足在车间内的,也仅有部分研发人员、工人在此进行监测、检查。</p> <p class="ql-block">我首先在心中发出的是对生产规模壮观的赞叹,而后萌生的是深思。当人类被机器代替大部分重复的工作,我们该怎么办?转念一想,记起鲁迅先生曾说:“勇者愤怒,抽刀更向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刀向更弱者。”我们青年一代做到不被替代,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持续充电,找准自己的独特定位,方可不被取代。</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活动:聆听“酱油那些事儿”相关讲座。毕竟“民以食为天”,有关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知识,同学们听的格外专注认真。其中,我组优秀代表姚思睿同学,积极代表班级回答问题,所有人都收获颇丰。</p> 学习历史——青铜里晕开的古韵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杏花飘落,牡丹吐蕊,东风摇下一树春花,我们在青山绿水间,体验柔情缱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梁任公在百年前有云:“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历史文物是华夏五千年积淀下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揭开宁乡“南中国青铜文化中心”的面纱,才深知中华文化如此的夺目无比。</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说到这“青铜文化中心”的美誉,绕不过的,是这件国之重器——四羊方尊。那精美的纹饰,栩栩如生的羊首,无不向人们诉说着千年前商周先人巧夺天工的高超绝技。</p> <p class="ql-block">在饱享了一份青铜历史的饕餮盛宴,一行人在文化广场集合,开始进行青铜鼎的DIY。刚刚在博物馆参观到的文化冲击余韵未息,同学们马上积极投入制作,且看我们大展身手!不一会儿,人面纹的、龙纹的、鸟纹的“青铜器”纷纷诞生;三足的、四足的、双耳的“大方鼎”迅速出炉。此次参观后,不仅增进了对历史的了解,还有对历史的亲近。当时陈列在历史书上的事件、文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身边乃至手边,这才是将知识书写在大地上淋漓尽致的表现。</p> 学习礼仪——炭河古城的情思 <p class="ql-block">“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终于揭开了炭河古城的神秘面纱。穿汉服、学周礼、拜孔子、赏特色穿越剧,每一项无不新奇!</p> <p class="ql-block">重头戏来了!《炭河千古情》表演,运用各种高科技技术,将声光电与精彩绝伦的表演完美结合,创造出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令人叹为观止。</p> 传承红色基因——寻访伟人故里 <p class="ql-block">“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一个伟大的民族从来不会缺乏英雄。19日上午天公作美,同学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刘少奇故居。第一项便是向刘少奇铜像敬献花篮,同学们庄严肃穆三鞠躬,向刘少奇爷爷表达最诚挚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仪式结束后,大部队浩浩荡荡,走向青山绿水掩映的刘少奇故居。锄头、火炉、书本,向我们无言诉说这位伟人生前怀揣理想的激荡生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最后,我们来到刘少奇纪念馆,在这儿展出的文物、史料鲜活地呈现,从1898年走出宁乡山村的有志青年;到领导安源煤矿起义,反抗世道不公的先驱;再到长征、抗日、解放、新中国建设的刘少奇,他始终做到了运筹帷幄、鞠躬尽瘁,且毫无怨言。</span></p> <p class="ql-block">三湘四水激荡英雄壮歌,锦绣潇湘深植红色基因。展馆中刘少奇说“我是人民的好儿子”一言令我感动,不忘初心的行动令我倍感崇敬。学习有我,我们学习的是灿烂的文化,传承在我,传承的是百年初心不改的红色精神。“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百年走过的是不断学习、传承,并且坚守初心。</p> <p class="ql-block">“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p><p class="ql-block">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p> <p class="ql-block">“旧的答案分崩离析,新的答案尚无着落。”在新冠肺炎肆虐,国际社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都漂流在历史的三峡。于是有人疑惑不解地问:“世界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我想,经过这次意义深刻的研学,广大同学都会更加坚定自己说“不!”的决心。市场在变,我们创新应变,用高科技改变生活;世界在变,中国革命先驱们坚强求变,传承红色基因;时代在变,我们有历史璀璨五千年,它们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最大底气。于是各位观看至此的前浪、后浪们!“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当我们向前奔跑时,因为我们曾深切地爱过、活过,就能够向死而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p><p class="ql-block"> 学习、传承、坚守,才是每一个中国国民应尽之义。这就是“学习有我,传承在我!”</p> <p class="ql-block">长沙市第六中学G2002班第七组倾情奉献!</p><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19~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