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韵•梨花赋雪——醉千山

素心

<p class="ql-block"><b> 千山,自古是个集梦之地。</b></p><p class="ql-block"><b>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千山即以一个特殊的符号座落在长白山脉的西南端,被称为“长白山脉之龙头,创业兴邦之祖地”。</b></p> <p class="ql-block"><b>  随着一年一度千山梨花节的到来,一个个历史篇章如梨花从梦中醒来。</b></p> <p class="ql-block"><b>  1990年4月,我国科学家无意间,发现了千山一片“糜棱岩化花岗岩片麻岩”,这是继南极、加拿大、格陵兰,发现的第四个世界38亿年不动的太古宙地壳表象之一,而被誉为中国太古研究立典的首选地和全球早前寒武纪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这一伟大发现,一下子把千山的历史拉回到38.4亿年前。</b></p> <p class="ql-block"><b>  地质科学界显示:地球在相当一段时期,是名副其实的水球,随地壳变动,海水退去,大地露出,又经无数次火山运动,逐渐演化形成当今模样。被称为“世界屋脊”的中国青藏高原,形成时间约3000万年;被誉为“荒漠大地”的内蒙古草原,形成时间约2700万年;长白山地区,距今仅1200多万年。而长白山最后一次火山喷发于1702年,距今仅319年。</b></p> <p class="ql-block"><b>  千山38.4亿年前岩石的发现,说明千山太古老了,古老的不成比例,如果不是现代科学的验证,你只能在梦里和传说中寻觅。</b></p> <p class="ql-block"><b>  2011年1月,被国际权威机构——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行星与空间科学中心认可的岫岩苏子沟镇罗圈沟里村陨石坑,直径1800米,深150米,约形成于5万年前。是世界第179个同类发现。也是中国领土与宇宙空间密切接触的一个重大发现,从而填补了我国这类独特地质构造形迹的空白。这个天然陨石坑的形成,也比长白山的最后形成时间整整早了近五万年。</b></p> <p class="ql-block"><b>  先有千山,后有长白山。</b></p><p class="ql-block"><b> 千山,是长白山的源头,是中华之祖山。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古老的山。</b></p><p class="ql-block"><b> 千山,以其古老的尊严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它特有的文化和发展进程,影响了整个东北地区乃至华夏文明的发展。</b></p> <p class="ql-block"><b>  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千山地区就留下了大量的生活足迹。其中,“海城仙人洞遗址”仅出土刮削器、尖状器、钻具、雕刻器等近一万多件,动物化石40多种;在其文化底层发现的三颗晚期智人(小孤山人)牙齿化石,至少把人类活动推向距今四万年以前。他们同营口“金牛山人”、本溪“庙后山人”、吉林“安图人”、“榆林人”,共同创造了东北早期长白山文化。</b></p> <p class="ql-block"><b>  海城“下房身动物化石遗址”猛犸象、犀牛等动物化石的发现,说明当时,千山地区气候湿润,水草丰盛,森林茂密,生存生态环境远比现在更好。</b></p> <p class="ql-block"><b>  伟大的红山文化,自1935年发现,遍布东北三省中西部、内蒙中东部、河北北部,约二十万平方公里,其出土的玉器大多来源于千山岫岩。红山文化是狩猎、采集和农耕文化相结合的典型代表,它的发现,把古中国史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北及整个辽河流域。而岫玉的应用,成为太阳神文化、萨满及红山文化的主要媒介和灵魂的寄托;是形成中国东北乃至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史前文化最伟大的发现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1982年发现8000年前的内蒙兴隆洼新石器文化,更是把岫岩玉应用时间提前了2000年,而成为中国玉文化的鼻祖。</b></p> <p class="ql-block"><b>  千山石棚及凹坑符号群的发现,填补了我国东北地区的空白。而类似梅花、条形、方块形、十字形、棋盘形的符号,又把人们拉向千古之谜。</b></p><p class="ql-block"><b> 海城小孤山仙人洞、下房身动物化石、岫岩北沟、马驿屯沙场、二轻山、秀甲等众多旧、新石器时代遗址、海城析木石棚及众多凹坑文化符号群等共同组成了千山史前文化,成为人类发展长河中璀璨的明珠、恒久的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而继沙河羊草庄战国遗址,至汉、辽、金等不同时期的古代遗址,随人类文明的开始和演化,千山又打上了不同时期的历史烙印……</b></p> <p class="ql-block"><b>  “一代名贤亡国恨;九畴洪范帝王师。”</b></p><p class="ql-block"><b> 公元前1066年,被誉为商末三贤之一的商朝太师、纣王叔父箕子携五千商民东来建“箕子朝鲜”。当时,辽东、辽西及朝鲜北部,均属“箕子朝鲜”属地。箕子首先来到千山,建襄平——当今辽阳,而逐步东移至现今朝鲜地区,治平壤,其襄平,渐成为“箕子朝鲜”的侯城——培都。“襄平”“平壤”半字一土之差,这种似难不难破解的历史之缘,说明千山与箕子朝鲜的不解之缘。直置公元前284——279年,燕昭王遣大将秦开出击东胡并箕子朝鲜,扩地2000里,置辽东郡,“箕子朝鲜”历七百多年后,才脱离千山地区。</b></p> <p class="ql-block"><b>  史载,周武王曾拜访箕子,箕子向武王传授夏禹《洪范九畴》,孔子将其收录《尚书》,而成为历代帝王治国的学习经典。</b></p><p class="ql-block"><b> “正蒙难,法授圣,化及民……”。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箕子碑》中对箕子表达了崇高的赞誉。《箕子碑》被收进《古文观止》,而成为古今学习的典范。</b></p> <p class="ql-block"><b>  伟大的箕子文化渊远流长。箕子朝鲜的建立,开启了中国东北史的先河。与箕子东来的五千商民,不仅带来了中原文化、礼仪,还带来了田蚕、织作等技术。</b></p> <p class="ql-block"><b>  历史证明,千山地区是商移民早期的聚居地,是受中原文化影响最早最深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随荆柯一曲悲歌的破灭,千山成为燕太子丹避难和复仇的场所。流经千山地区的太子河,即为纪念燕太子丹而命名。</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秦王扫六合,虎势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b></p><p class="ql-block"><b> 自秦统一六国,秦沿燕制,继汉、晋、辽、金直至明末,辽阳一直是东北最大的经济、政治、文化交往中心。</b></p><p class="ql-block"><b> 唐太宗、薛仁贵征东,无不在此留下千古传奇。</b></p> <p class="ql-block"><b>  辽阳,又名东京,曾是辽、金两代的陪都。</b></p><p class="ql-block"><b> 1621年,萨尔浒之战两年后,后金攻占辽阳,并迁都于此。</b></p> <p class="ql-block"><b>  1625年,努尔哈赤力排众议,将首都迁至沈阳。1634年改沈阳“天眷盛京”,即盛京。置此,辽阳从属沈阳,改变历史上沈阳不及辽阳发展的时代。</b></p><p class="ql-block"><b> 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登基,改国号大清,遂引军入关,展开了波澜壮阔统一华夏的战争。</b></p> <p class="ql-block"><b>  做为中华古老文明发祥地之一,千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不同时期的历史视角,追诉古今,演尽沧桑。</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梨 花 有 梦 不 轻 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古 道 无 明 醉 月 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太 古 孤 山 乏 剑 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双 坑 连 理 误 遗 难。</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红 山 牵 手 兴 隆 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问 祖 开 河 岫 玉 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箕 子 东 来 兴 子 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商 民 报 道 少 愁 欢。</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遗 观 沙 草 弹 评 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汉 史 辽 金 作 鼓 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煮 酒 辽 阳 闻 古 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争 鸣 古 刹 赋 今 缘。</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飞 鹅 卧 雪 说 千 古,</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柳 絮 浮 云 醒 大 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 古 金 石 诠 世 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兴 文 笔 墨 醉 千 山。</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