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幸福的勇气》作为《被讨厌的勇气》的续集,在实践中证明阿德勤哲学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德勤的思想并不让人舒服,相反,它让人有些恐惧,它是一剂猛药,比如,你是否接受:</p><p class="ql-block">*无论你经历了怎么样的过去,遭受了怎么样的迫害和不幸,你都不该以“受害者”自居,在“可怜的自己”和“可恶的他人”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想“怎么办”…</p><p class="ql-block">*对孩子,既不应该批评,更不应该表扬,而应该把他当作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去尊重;不应该鼓励孩子的竞争,也不应该树立家长和老师的权威…</p><p class="ql-block">*如果你决定信赖一个人,就要无条件的信赖,不计后果,不怕伤害,否则你就不是真的信赖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德勤的理论,以教育为目的,归根到底是教人“自立”。一个人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放弃对他人和环境的控制和期待,以换取自己的自主权;他要有多坚韧的赤子之心,才能与人交往时,不计过去、不畏将来、不求认可的回报。“自立”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消除自我,获得一种全然的自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信奉阿德勤哲学的人,是人群中的隐者,“自立”的背后,是无边的孤独,从自立那天起,他就失去了报怨的资格。当然他也不再需要对他人的情绪负有什么“理所当然”的责任,去掉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以控制和期待来相互联系的方式,在一个个彼此独立的课题面前,怎么能不孤独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是另一方面,正是去掉了这些不纯粹的联系,才能乘下“爱”。作为独立个体,彼此发自内心的尊重、关心和兴趣,作为社会共同体的相互支撑,全情投入的信赖,不求回报的奉献,而这种爱,才是阿德勤式“幸福”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教育的目标是“自立”】</p><p class="ql-block">家庭或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什么?是“自立”。人都有极立逃脱无力状态不断追求进步的需求,也就是“优越性追求”,蹒跚学步的婴儿渐渐可以独立行走,掌握语言与周围人进行沟通交流。也就是说,人都追求自由,追求脱离无力和不自由状态之后的“自立”,这是一种根本性的需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且,不仅仅是身体的成长,还必须得了解各种各样知识经验、社会道德等,为此教导教育当然必要,目的不是干涉,而是帮助其“自立”。这里的“知识”不仅仅指学问,还包括如何幸福生活的“知识”——人格知识。也就是,人应该如何在共同体中生活,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才能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了解人的本性,理解人的理想状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假如抛开“自立”这一目标,教育、心理咨询或者是工作指导,都会立即变成一种强迫行为。教育者是沦为强制性的“干涉”,还是止于促其自立的“帮助”,这完全取决于教育者、咨询师及指导者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自立”的入口是尊重】</p><p class="ql-block">当教育、指导、帮助都以“自立”为目标的时候,其入口在哪里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尊重”。“教的一方”要尊重“被教的一方”,没有尊重的地方无法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良好的关系就不能顺畅交流。尊重人,并不是尊重特定的他人,包括家人、朋友、擦肩而过的陌路人,甚至是素未谋面的异国人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尊重是什么,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而不是试图改变或控制眼前的他人;尊重也是鼓励之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尊重是心怀“自己也想成为那样”的愿望,类似于憧憬之类的感情,那不是尊重,那是恐惧、从属、崇拜、畏惧权力权势的状态。这个世界上,无论多么有权势的人都无法强迫的事情只有两样:“尊重”和“爱”。相互之间一旦不存在尊重,也就不会有人性化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尊重的前题是既“不表扬”也“不批评”】</p><p class="ql-block">“批评”这一手段在教育上没有任何效果。交流的目的目标是达成共识,通过心和语言进行的交流,达成一致意见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准备一些客观数据之类具有说服力的材料,耗费的成本很高、短期效率低。而批评、发怒、斥责、甚至打骂正好相反,成本低短期效率高,然这种廉价的交流手段,是人类非常不成熟的行为,也最终是无效的。试想,你能尊重接受一个不成熟的人吗?你能从用暴力威慑自己的对方那里感受到“被尊重”吗?你的心门是关闭的。斥责不会带来本质性的改善,发怒使人和人之间变得疏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褒奖带来竞争。遵守规则就会被大加赞扬,顺从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表扬”,如此,共同体就会被以褒奖为目标的竞争原理所支配。在竞争原理下,所谓竞争对手也就变成了“敌人”,有竞争的地方就会产生策略,甚至滋生不正当行为。争夺胜利或名次的竞争会发展为“纵向关系”,产生胜者败者,产生上下关系,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越来越割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防止这种事态发生,心须贯彻既无赏罚又无竞争的真正的民主。什么样的共同体才是民主呢?不靠纵向关系的竞争原理,而是基于横向关系的“协作原理”运营,形成“人人都是我的同伴”之类的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与任何人竞争,也不存在胜负,与他人之间既使存在知识、经验或能力的差异也没关系,与学习成绩、工作成果没有关系,所有人一律平等并且尽力与他人协作,这样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才有意义。共同体感觉不需要去掌握,而需要从自己内心去“挖掘”。</p> <p class="ql-block">【自立的勇气】</p><p class="ql-block">只有被表扬才能体会到幸福的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也在追求“更多的表扬”。这样的人生就被置于了“依存”的地位,过着永远索求,永不满足的生活,唯一的办法——不去寻求他人的认同,按照自己的意思自我认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他人来决定“我”的价值,这是依存,“我”的价值由自己来决定,这叫自立。有着“做普通人的勇气”,保持本色,既使成不了“特别”的存在,既使不够优秀,依然有自己的位置,接受平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要成为“特别的我”,即而追求来自他人的认同,追求称赞、期待关注,不甘普通与平凡,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生活方式。不要从“与他人不同”方面寻求价值,而是从“保持自我”方面寻求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个性。</p> <p class="ql-block">【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p><p class="ql-block">一个还未自立起来的人,不论年龄大小,依然处于未成年状态。人处于未成年状态不在于缺乏智慧,而在于缺乏运用自己智慧的决心和勇气,人处于未成年状态是自己的责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人要把自己置于“未成年状态”?因为,按照“他人的教导”活着很轻松,即不用思考难题又不用承担失败的责任,只要表现出一定的忠诚,一切麻烦都会有人为自己承担;并且,周围人想方设法灌输自立如何危险及其中种种风险,或过于干涉、过于保护,结果就培养出了任何事都要等待他人指示的“自己什么也决定不了的孩子”,也无需承担责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育的目标是“自立”,不把孩子置于“依存”或“无责任”的地位。告诉孩子,自己的人生、日常的行为一切都得由自己决定;并且,假如有做出决定时需要的材料,比如知识或经验,那就提供给他们。真正的尊重,就是放手让其自己决定一切,并在不太近但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距离上守护他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篇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