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一太极,千古风流去!

太极的江湖

<p class="ql-block">清晨,打完太极泡壶茶,个中滋味应该是很多都市白领甚至是老板们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不是想不到,而是做不到,高节奏的生活已经很难让我们静下心来泡上一壶青茶了,更何况还要让人由常“态变”为“太极态”,彻底放下烦劳与杂念,完全静下心来打完一套太极拳?</p> <p class="ql-block">千年品一茶,一茶品千年。茶,自古有之,品茶,亦有千年历史。茶在人们生活中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必须品,同时也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代名词。如今,品茶走入寻常百姓已经不再是新鲜事。</p><p class="ql-block">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太极是"有"和"无"的一个临界点.在太极这个点上世界开始发生变化。每个人、每个生命都处于太极之中,但很少为太极而思考自己的处境,太极离我们日常的生活意识越来越远。</p> <p class="ql-block">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这是我们幸存能触摸的太极。有太极而衍生的动、静结合就是我们千年以来所推崇的太极养生之书。今天,太极养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太极与茶都发源于中国,而且其养身之道一直以来被老百姓津津乐道。太极养生源于“阴阳”原理,而茶的养生也离不开“阴阳”互补。太极与茶的养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首先,太极可治百病,茶也是“万病之药”。</p><p class="ql-block">  打太极的人都可以慢慢体会到,太极拳是一种适合生理的健身运动,它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影响,加强了血液循环,减少体内淤血,改善了消化作用与新陈代谢过程。它几乎适应各种人体慢性疾病的康复,对神经衰弱、神经痛、高血压、心脏病、肠胃病、肝病、肾病、腰肌劳损、风湿寒腿、关节炎、糖尿病等等,都有良好的疗效。它是一种老少咸宜的养生、保健运动。而茶之应用,以祛邪解毒为始,“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古人论茶,亦以茶为“万病之药”,用以预防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同时,因茶性寒凉而能静心气,故前人以品茶为乐事、雅事,藉以怡情养性、陶冶情操,渐而形成“茶道”、“茶艺”等养身及养身文化。除此之外,茶叶叶还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的功效。茶叶叶中含有儿茶叶素、茶叶多糖,儿茶叶素能抑制人体细胞中胆固醇的合成,因此饮茶叶可降低血浆中胆固醇总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儿茶叶素和茶叶多糖都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尿糖水平。饮用绿茶叶、乌龙茶叶还能有效防治皮肤癌、肺癌、肝癌、食道癌等癌症。</p><p class="ql-block">其次,太极健身非一日之寒,以茶治病亦非三秋之功。</p><p class="ql-block">  经常有朋友问,打太极多久可以对身体有效果?同样也经常有人问,喝茶喝多久才会对身体有好处?这些问题如出一辙。太极运动的是每一个关节,而品茶调节的却是每个一细胞。从关节道细胞的运动,大概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因此,太极与茶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急不来。一般情况下,要坚持把打太极做为一种健身运动,从学习太极到习惯性打太极,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以后,打太极几乎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品茶也是一样,一个普通的人从“不喝茶”到习惯性“喝茶”,大概需要两年的时间,从习惯性喝茶到基本懂茶仍然需要二到三年的时间。因此,太极与品茶都是考验人的意志与毅力的做好运动。</p> <p class="ql-block">  再次,太极养身讲究静、柔、动相结合,品茶养身同样追求静、雅、品相结合。</p><p class="ql-block">  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练拳健身运动。练拳时注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气血,以提高阴阳自和能力——即西医所说的抗病康复能力。品茶就是品其味,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品茶讲究的是程序,是过程,品茶过程本身就能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品茶也讲究清山秀水,小桥亭榭,琴棋书画,幽居雅室。营造一个适宜的品茶环境,窗明几净,尽量做到安静、清新、舒适、干净,这样才能让品茶者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太极与茶,都是中国之千年遗留的养身文化之瑰宝。太极与茶,都是我的至爱。清晨喝一杯淡淡的绿茶或青茶,可以醒脑清心,清晨打一套柔和的杨氏太极,可以舒心健体;晚上泡上一壶红醇纯滑得普洱或六堡,安神润肺,晚上打一套刚柔并济的陈氏太极,足可祛病强身。早、晚打太极,早、晚品茶,方可悟养身之真谛。</p> <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 </p><p class="ql-block">欢迎关注“太极的江湖”公众号、视频号、抖音、今日头条。</p><p class="ql-block">投稿邮箱;hsdzzj@sina.com</p><p class="ql-block">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p><p class="ql-block"> 温馨提示: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删除;贵在分享,感恩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