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些天闲着没事儿,就逛逛北京的景区,这些地方自然是外地人居多。偶尔听到有人在问路,“请问,东直门儿怎么走,”甭说一听就知道,一准儿是外地游客在打听道儿那。虽然普通话说的很标准,可这一个儿化音就露馅儿了,北京土著决不会说东直门儿。您要说这儿化音应该用那儿,那儿又不能用。就是北京土著他也说不明白,可土著们很自然的说着带有地方特色的儿化音。比如北京土著决不会说东直门儿,西直门儿,前门儿,朝阳门儿,安定门儿、天安门儿……等等,这些门在北京话里是不带儿化音的,只有说,东便门儿,西便门儿,什么角门儿之类的才带儿化音。外地人对此,肯定是摸着个头脑,更是一头雾水。之所以儿化音用不对地方,是您没从小在这种语言环境下长大,这跟您懂不懂,为什么东便门儿就用儿化音,而西直门不能用并无关系。北京老城区的孩子说着流利的北京地方语言,难道他懂吗?其实就是语言环境。但儿化音在哪儿该用,在那儿又不该用。有没有个原因那,答案肯定是有的。就拿这北京的门说,凡是够规格的门,什么东直门、西直、安定门,永定门,朝阳门阜城门、天安门都不能用儿化音,而西便门儿、东便门儿、角门儿、之所以用儿化音,是儿化音在这儿有强调小的意思,便门本身就不是很正规的门,用儿化音强调了它的特点,所以要加儿化音。</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北京本地方语言的特色,真想学会却有一定难度,其实不光是北京,其它地方语言,只要是外来的人说的再像,本地人一听也知道你不是土著。这就是地方差异。其实这并没什么,可最近我发现有些出版物,居然也是儿化音乱用,还堂而皇之的印成书籍出版。这就真的是不应该了。一是:误导了外地游客对北京语言的认知,二是:破坏了北京方言的传承!作为文字出版物来说,实在是不够严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