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85年9月23日,原67军138师在云南老山前线成功组织了一次出击拔点作战行动(简称“9.23”战斗),这次战斗七连在友邻及炮兵的配合支援下,于凌晨6时15分,向敌军盘踞的395高地地区发起攻击。经过3个半小时激战,迅速夺占395高地、436高地和-23号阵地及附近的3个无名高地。然后,小群多路搜剿敌洞,将敌22个屯兵洞、13个隐蔽部和火力点全部摧毁,全歼守敌85名(其中,有两名军官),俘敌1名。我军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粉碎敌军3次排以上规模的反扑,毙敌34名,伤敌33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次战斗,共歼敌154名(含炮兵),缴获高射机枪1挺,重机枪2挺,轻机枪5挺,冲锋枪52支,六零迫击炮2门,四零火箭简3具,掷弹筒1具,硅2瓦电台1部,电话单机3部,手榴弹l000余枚,各种枪弹1万余发。我军参战的突击队员当日阵亡10人,伤36人,其中重伤16人,共发射炮弹10462发,以小的代价取得了重大胜利。创造了我军在老山地区转入防御作战以来最成功的进攻战例,打破了在山岳丛林地带难以打歼灭战的传统观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作战中,广大参战指战员发扬我军优良传统,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用鲜血和汗水,用青春和生命,镌刻了胜利的丰碑。英烈的名字已深深印刻在共和国的一段红色记忆之中,历史不会忘却那些把生命同祖国、人民交融在一起的前行者,唯有纪念,才能传承;唯有传承,才能告慰和弘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胜利是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战斗中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那硝烟弥漫浴血战斗的场景、粉身碎骨的牺牲深深印在我们脑海里,永远留在我们心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85年3月至1986年5月,我参加了对越防御作战,时任步兵第138师医院检验技士,负责医学检验和卫生防疫工作,参加了9.23战斗救治伤员。 今年是“9.23”战斗胜利36周年,让我们铭记英雄烈士的牺牲和奉献!</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侯立庭烈士</span></h1><p><br></p> <h3>候立庭烈士出征前照片</h3>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38师414团七连排长侯立庭,汉族,(1962.2—1985.9.23)中共党员,安徽省蒙城县岳坊镇老庄村人,高中文化,1980年12月应征入伍,1984年7月入党,曾被评为优秀团员,优秀班长,模范党员。1985年3月随部队开赴云南前线,英勇善战,多次出色完成任务。在率领主攻排与敌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战后追记二等功(骨灰葬于安徽省蒙城县烈士陵园)。</span></p> <h3>候立庭烈士的墓碑</h3>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言: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你都无法从我们生命的记忆中抹去,我们为有这样的好战友而骄傲。你用行动书写了历史,你用生命诠释了爱国情怀!你将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你的名字永远刻在人们心中。</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军人的牺牲不仅仅是生命,更多的是在个人生活上,对家庭、对亲人感情上做出的牺牲。对于“人”这个个体而言,战场是生与死、血与火的瞬间之旅,是对军人思想与灵魂的洗礼和锤炼,更是对人的生命价值再次“重生”和诠释。</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唐家成烈士</span></h1><p><br></p> <h3>唐家成烈士出征前照片<br></h3>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38师414团七连班长唐家成,汉族,(1961年12月—1985年9月23日),1980年12月入伍,山东省滕州人,高中文化。1985年1月入党。战斗中英勇顽强,带头冲锋,搜剿打洞后,被敌手雷炸伤,战友们把他转移到安全的洞穴里准备送救护所,他坚决不肯,再次爬出洞口,向敌高地主峰进攻。他在攀登悬崖时,中弹牺牲。战后追记一等功(骨灰葬于山东省滕州市烈士陵园)。</span></p> <h3>唐家成烈士的墓碑</h3>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言:英雄无痕,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南疆的土地里;誓言无声,穿越三十几年的沧桑岁月,仍然直击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深处,为后人竖起了一座关于牺牲与奉献的不朽丰碑。</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三、汪海洋烈士</span></p><p><br></p> <h3>汪海洋烈士出征前照片</h3>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38师414团七连五班战士汪海洋,汉族,安徽省太和县人,(1965年9月—1985年9月23日),1983年1月入伍,初中文化,在进攻395高地的战斗中,发现战友被敌人手雷炸伤,崇高的战友情和神圣的使命促使他向前爬去,帮助战友包扎,就在这一瞬间,敌人的手雷在他身边爆炸,他从血泊里爬起来,端起枪向敌人猛扫。紧急关头他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了战友,终因失血过多而牺牲。战后被追认为中共党员,追记二等功。(骨灰葬于安徽省太和县万寿文化陵园)</span></p> <h3>汪海洋烈士的墓碑</h3>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言:再多的赞誉,换不回你的归来,再美的诗歌,唱不出你的英勇,再多的语言,也表达不出对你的敬意。你可知道,多少人为你哭泣?倒下的你,听不见父母的悲恸,看不见他们一夜之间的白发;倒下的你,听不见战友呼唤,看不见他们为你折叠的千纸鹤;倒下的你,听不见人们对你的赞美,看不见英雄的民族对你的崇拜。生前,你只知向前,哪管过身后荣辱,格桑花谢了还会开,壮士一去不复还!捷报飞传作纸钱,我们会踏着你的足迹继续前进。</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假如烈士们能活到今天,谁敢说他们之中不会有叱咤风云的将军、驰骋商海的巨富?正是他们用自己的身躯,为活着的人们垫高了通向成功的台阶。</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四、李庆轩烈士</span></p><p><br></p> <h3>李庆轩烈士出征前照片<br></h3>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38师414团七连五班战士李庆轩,汉族,山东省单县莱河镇贾楼村人,(1968年1月—1985年9月23日),1985年1月入伍。他在出征前的宣誓大会上,咬破手指,写下血书,表示自己的决心。战斗中,他腿部负伤,汩汩淌血。他顾不得包扎,奋勇突击。395高地左侧的两个火力点,吐着火舌,进攻受阻。李庆轩跃出堑壕,据筒射击,“咣、咣”两声,敌火力点哑巴了。战斗中他毙敌4名,缴获四零火箭筒一具。洞穴之敌扔出两颗手雷,弹片击中了战友汪海洋。李庆轩冒着弹雨,冲上去给小汪包扎。左前方的暗堡又向他们扔来手雷。为了不使小汪再度负伤,他用身躯挡住了弹片,不幸牺牲。战后追记一等功,追认为中共党员。(骨灰葬于山东省单县湖西革命烈士陵园)</span></p> <h3>李庆轩烈士的墓碑<br></h3>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言:南疆砺剑洒热血,老山悲鸣祭忠魂。17岁,正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年纪,也许你还是父母眼中稚气未脱的孩子,也许你正在校园的球场上,肆意挥洒着拼搏的汗水,也许你正在公园里,惬意享受着假日安宁的气息,但此时,17岁的年轻士兵,一样的青春年华,却有着不一样的理想和经历,你比普通人承担了更大的责任。一颗年轻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的誓言“理想大于天,越苦越向前”。</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李兴朝烈士</span></h1><p><br></p> <h3>李兴朝出征前照片</h3>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38师414团七连六班战士,李兴朝,汉族,山东省巨野县开发区东花园村人,(1966年5月—1985年9月23日),1985年1月入伍,初中文化,在进攻395高地的战斗中,突然遭遇炮击,不幸被弹片击中头部,壮烈牺牲。战后追记二等功,追认为中共党员。(骨灰葬于山东省巨野县烈士陵园)</span></p> <h3>李兴朝烈士墓碑</h3>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言:当后方的年轻人还在花前月下做着美梦时,他们却在炮火中冲锋,他们怀着一腔报效祖国的热血,没来得及留下豪言壮语,没来得及与亲人说声再见,没来得及再看一眼祖国的蓝天,在短短的战斗中,鲜活的生命悄然地倒在了这片南疆的红土地上。他们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利益,谱写了人生最美丽的篇章,留给人们无尽的思念与心痛。这个微笑多于言语的战士,还未见到胜利,便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那熟悉的身影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留下的是他的英勇精神。“苦练当尖兵,当兵为打赢,”是他的忠诚誓言。</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六、徐立烈士</span></p><p><br></p> <p>徐立烈士出征前照片</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38师师直防化连班长徐立,汉族,安徽省阜阳市人,(1965年5月—1985年9月23日),1982年12月入伍,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在配属七连出击的战斗中,徐立冒着雨点般的枪弹,端起枪向敌洞内喷火,被打来的弹片击中壮烈牺牲,追记一等功。(骨灰葬于安徽省阜阳市和平公园)</span></p> <p>徐立烈士墓碑</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言:为祖国的富强而效命,为老百姓的幸福而牺牲,这是我军的使命。什么人叫做英雄?英雄又是怎样的一个面貌,英雄就是我们身边这些牺牲的战友。对于人死后究竟有没有灵魂,说法不一,但我相信是有的,只不过它是以另一种形态存在着,存在我们的心中,存在中国军人的心中,存在祖国人民的心中。</span></p><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七、吴珍彪烈士</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38师师直防化连战士吴珍彪,湖北省武汉市人,汉族,(1966年8月——1985年9月23日),高中文化,1983年12月入伍,被评为“技术标兵”和“优秀团员”。在配属七连出击的战斗中,3次在步兵进攻受阻情况下挺身而出,破坏敌火力点3个。转入防御后,主动在洞外担任警戒,一发炮弹落在身旁,引发身边的四零火箭弹爆炸,不幸粉身碎骨。追记一等功,追认为中共党员(葬于武汉市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言:战争给人肉体和心灵带来的创伤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抚平。不管战争的性质如何界定,都是一个国家在某个阶段最高利益的需要,作战双方都将以大量物资消耗和人员的伤亡为代价。历史里,藏着我们的根。一个民族,不能没有人守望历史的星空。历史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就像记忆对于一个人的意义。失忆,是一种大不幸。历史不能忘记,军人的英勇牺牲行为永远值得尊重和纪念。</span></p><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八、荣伟烈士</span></p><p><br></p> <p>荣伟烈士出征前照片</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38师师直侦察连五班副班长荣伟,安徽省阜阳市人,汉族,(1965年10月——1985年9月23日),高中文化。1982年12月入伍,1985年6月入党,受连嘉奖4次。在配属七连出击的战斗中,英勇顽强,机智灵活,只身毙敌2名。舍生忘死掩护战友,身上三处负伤仍坚持战斗。左腿触雷炸断后,仍顽强地向前爬去,身后留下了20多米的血迹。战后追记一等功。(骨灰葬于安徽省阜阳市和平公园)</span></p> <p>荣文烈士墓碑</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言:为国牺牲的烈士,我们要永远敬仰和怀念。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他们所表现出的英雄豪气,军人需要,人民需要,军队建设需要,现在需要,未来也需要。</span></p><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九、周秋波烈士</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38师师直侦察连战士周秋波,湖北省京山县人,汉族,(1964年9月——1985年9月23日),初中文化,1983年12月入伍,1985年5月入党。在配属七连出击的战斗中,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3次在危险时刻抢救战友,炸毁敌屯兵洞一个,在战场上壮烈牺牲。战后,师党委为他追记一等功。(骨灰现葬于湖北省京山烈士陵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言:周秋波这个从湖北京山县走进绿色军营的战士,当他的遗体从战场上运下来,跃入我眼睛的一瞬间,我凝视着他,心里打了个哆嗦,我闻到了弥漫在他身边的硝烟味和血腥味。我的心里很难受。当后方的年轻人还在花前月下做着美梦时,他却在炮火中冲锋,他怀着一腔报效祖国的热血,在短短的战斗中,鲜活的生命悄然地倒在了南疆的红土地上。变成一缕轻烟飘散在祖国南疆的山峰之中,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利益,谱写了人生最美丽的篇章。</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周秋波烈士,尽管你生前有种种磨难不幸和误会,在战场上已经证明你做到了最好,不论你生前有多大的抱负,身后有多少遗憾,你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了,你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你是侦察连英雄群体中响当当的英雄。</span></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十、李兰华烈士</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李兰华出征前照片</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38师师直侦察连战士李兰华,山东省宁津县人,汉族,(1965年1月——1985年9月23日),初中文化,1983年12月入伍,1984年10月入团,曾受连嘉奖四次。1984年参加军组织的军事比武被评为“训练标兵”。在配属七连出击的战斗中,在右眼被炸瞎,3次负伤的情况下,继续向前攻击,倒在前进的路上。战后追记一等功,追认为中共党员。(骨灰葬于山东省宁津烈士陵园)</span></p> <p>李兰华烈士墓碑</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言: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这些为了祖国和人民,献出了青春的英雄。铭记烈士,时刻不忘今日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对于逝去的英魂,共和国和人民应该永远铭记。纪念烈士,提醒人们唯有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是对烈士精神最好的弘扬,对烈士遗志最好的继承。</span></p><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十一、张峰烈士</span></p><p><br></p> <p>张峰烈士出征前照片</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38师师直侦察连七班长张峰,山东省济南市人,汉族,1965年2月生,高中文化,1982年12月入伍,1985年6月入党。在配属七连出击的战斗中,只身毙敌3名,在战斗即将结束时为掩护战友,身负重伤。当日被转往战地医院,经抢救无效,于1985年10月3日20点30分不幸牺牲,追记一等功。</span></p> <p>存放在济南市烈士陵园的张峰烈士骨灰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言:你用英灵扩展了军人那沉默的情怀,你用血染的风采彰显了军魂的神圣,你留在战友们心头的,是惋惜、悲恸,留在史册上的,是写满天地的惊叹号!你那铿锵誓言将和你的躯体一起与南疆红土地永远相拥!首长和战友们永远不会忘记你的!祖国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在侦察连英雄的集体里,因为有你而自豪,永恒的丰碑,因为有你而骄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30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当年的青年战士,如今是苍颜皓首,两鬓已斑。我们曾经共同的经历,共同的付出,共同的荣耀,才有了我们期待36年的梦愿,今天,中华民族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复兴,更接近实现中国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历史是人民书写的,英烈是人民的优秀代表,他们用英勇无畏的浩然正气,凝聚起引领人民奋进、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党和人民需要献身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们的身上,充满了血性和果敢;他们的心里,写满了忠诚和担当。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党和人民,他们用一身英雄胆,铸就了中华民族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南国千里翠岭迷茫的群山,犹如绿色的海洋,云海里翻腾着一幅幅壮烈的画卷,英魂已化作了顶天立地的青松。谁也无法想象出我们在凭吊烈士时的心情和场景。面对肃穆庄严的烈士纪念塔、坟茔、墓碑,还是需要有一份勇气的;因为它们,毕竟显现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满眼的坟茔,高高低低,藏聚的是生命的辉煌;满目的墓碑,错落有致,熠熠生辉的是烈士英名;这是一种需让人懂得的一个个震撼灵魂的悲壮故事。战争是历史悲剧与喜剧的舞台,却可凝固成一段历史;但历史与未来不能断裂。我们缓缓穿行于陵园墓地,怀着敬意,在纪念碑前肃立,面对勇于为国献身的烈士,致鞠躬礼,愿烈士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曾经有一位军事家这样说:“将军的功绩是体现在前沿冲锋陷阵的战士身上。”没有你们的奋斗和牺牲,指挥员任何意图、部署和命令都等于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亲爱的战友,你们走得是那样年轻,那稚嫩的面庞,花一样的青春年华,永远定格在青春的玫瑰画卷上!你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你们是为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而血染疆场!你们是国家的英雄,民族的功臣。你们怀着英勇报国的热情和赤诚奉献的责任,把血染的风采留在了共和国的旗帜上,凝结成了爱与憎的伟大诗篇,点缀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让活着的人们去思念与警醒,让热爱和平的人们不忘幸福来之不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的每一个胜利,首先应归功于为国献身的烈士,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铺平了胜利之路,是他们为了祖国的安全,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他们的英雄业绩,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云之南,有忠魂,终此生,不能忘。烈士们将自己英勇卫国的军魂和身躯化作南疆的红土,永远捍卫着祖国的边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张玉军(上图),1963年2月生,山东东营市人,1980年9月自地方考入济南军区军医学校,1983年7月毕业至2003年在步兵第138师医院先后任检验技士、检验技师、主治医师、防疫所长。1985年3月至1986年5月随67军步兵第138师医院赴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防御作战,1985年5月在老山前线火线入党。在部队多次受嘉奖,1998年因工作突出荣立三等功一次。2004年底转业,自主择业,现在潍坊市区某综合门诊部任检验科主任。2015年1月加入公益组织——潍坊市奎文区徒步协会任宣传部部长至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