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新教师培训,还记得上次胡老师和我们分享的班级管理办法,对学生用爱和耐心包容,上次满满是实践干货分享,而这次又是满满理论经验分享。我想对于每一个新教师而言,上课不是最难得,毕竟有大学四年的磨练,最难得恐怕是科研,而科研的第一步便是写论文。下午整个过程,我都在认真听冯老师的讲座,尤其对他的“课堂等待”尤其感兴趣。深夜,我又对这四个字认真地思考。</p> <p class="ql-block"> 冯老师第一次提出课堂等待时,他说,他不赞同窦老师的做法,我第一反应是我和他的观点不一样,我赞同窦老师的做法。当学生在课堂上有不理解的问题时,我们应该立刻解决,而不是所谓的课后一对一。其实,身在一线的教师,尤其又兼班主任的,每每想把一件事留到课后完成,会有百分之80的可能转身忘记。所以我也喜欢有事情立刻解决。所以当我的孩子,在课堂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我也会给他足够的时间,静静等待他的思考。还记得我在职教《操场上》,谁在操场上干什么时,我们班有一个基础不太好的孩子说不上来,我也是慢慢等他,让他思考,一遍一遍说,直到说对。我以为这样的教学是没有问题。</p><p class="ql-block"> 直到冯老师说那你在专注这个孩子时,其他孩子呢?我突然意识到问题了,当简单的题目大多数孩子都掌握时,而我抓住一个基础不太好的孩子不放时,这样的课堂等待是否值得?答案显然是不值得。</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又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新教师考核时,我上的课是《操场上》,在课后,我问我的听课老师,老师说整课堂教学安排挺好的,唯一的感觉太快了,感觉在赶着。我一直以为老师说的快是我语速快。我忽然明白,这里的“快”是没有课堂等待,是没有足够的时间给他们思考。</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在执教《动物儿歌》时,我试着放慢角度,我留给孩子们课堂等待,发现收获了不一样的效果,那些基础较差孩子也慢慢地举起了手。我突然意识到“课堂等待”,不仅是时间上的等待,更是学生四维火花碰撞的开始,而,等待的效果取决于时间的把握,很多一线教师,相信也有经验,时间过短,学生来不及思考,时间过长,学生开始做小动作,所以把握合适的时间非常重要。</p> <p class="ql-block"> 回想起去南通听陆老师的《动物王国开大会》课堂上的一个片段。孩子们在分享这样的通知能不能开起来,有孩子立刻举手说,能。陆老师没有说话,而且又给了时间,这时,有孩子说,不能。原因是广场很大,到底在广场哪里开大会?当时我以为这是孩子思维的扩散。现在,我觉得这是“课堂等待”的结果,正因为给了他足够时间的思考和正确的引导才让孩子碰撞出思维的火花。</p><p class="ql-block"> 正确把握课堂等待,让孩子四维碰撞出火花,我想,这是每个教师都是需要做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