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李成:以智能赋未来(特稿)

静水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焦李成:以智能赋未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特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焦李成斩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陕西园区云上服务平台:杨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4月10日,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十周年颁奖盛典北京举办。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周伯文,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蒋田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焦李成斩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该奖首次设立的“吴文俊人工智能专项奖芯片项目”共有8个项目上榜,标志着集成电路、微电子、半导体和芯片领域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荣获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2020年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共评出100个获奖项目成果,包括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1项,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3项,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20项,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8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24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17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科普项目3项,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16项,吴文俊人工智能专项奖芯片项目8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周伯文,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蒋田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焦李成斩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今年是“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设立10周年,据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孙富春教授介绍,今年的评审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率先优化职能,健全评审机制。一方面推进奖励评审委员会、奖励监督委员会职能,进一步明确“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坚持公益为本的原则,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奖机制,组织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技成果(评价)鉴定。通过完善提名工作、简化公示内容、规范评审机制和加强专家库建设与管理等,持续完善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科学化和系统化运行机制,将过去由单位推荐的方法,改为专家、学者、相关部门和机构等均可提名,打破部门垄断,并强化提名责任,不断促进科技奖励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得到社会及科技界的高度认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二是提升奖励基金池强度,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提名评选优秀的智能科学技术项目成果,调动和激励广大智能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扩大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杰出贡献奖、专项奖芯片项目等九个奖种的授奖领域,相继募资1000万元人民币奖金,用于专项奖励基金池的支持。实行“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提名制,突出“少而精”、“稀缺性”的奖励原则,完善提名工作办法及细则要求,授予“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荣誉证书,并颁发100万元人民币奖金,有效提升人工智能领域大奖的权威性和行业影响力,在我国人工智能最高荣誉奖励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三是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增设人工智能芯片奖。为促进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领域赋能,首次设立“吴文俊人工智能专项奖-芯片项目”,授予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做出原创性和先进性成果的团队与个人,激励他们实现前瞻性基础及应用研究、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奖项在鼓励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科学家或团队组织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我国微电子、半导体和集成电路领域产业了积极反响,填补了我国人工智能奖项设立芯片专项奖的空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人工智能”命名,面向智能科学技术领域涵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社会力量科技奖励。迄今,该奖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十届评审颁奖活动,先后授予426个单位及行业机构,391个创新成果和项目,1403名学者及专家表彰奖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负责人表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过在苏州工业园区永久落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评选基地,同期举办“‘智创十年赋能未来’——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十周年颁奖盛典暨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等系列主题活动。作为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十周年颁奖盛典的主题配套活动,大会集闭门研讨、荣誉表彰、高端论坛、产品展示、报告发布和项目路演等六大板块于一体,是国内权威性高、规模较大、品牌力强、行业影响深远的年度人工智能标志性盛会。本届颁奖大会采用“1+22+X”模式,含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盛典、中国人工智能弱势分析座谈会、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开幕式、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AI Open Index系列榜单发布、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主论坛报告、科学之夜AI晚会、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项目路演暨投融资对接会、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专题论坛、技术论坛和分论坛等系列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span class="ql-cursor"></span>陕西园区云上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服务平台)原名陕西产学研服务平台,成立于2018年元月,在省工信厅、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的经费支持下,由陕西产学研服务中心联合西安德顺拓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西安派瑞达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搭建而成。服务平台设园区服务部、企业服务部、金融服务部、综合管理部、科创通服务平台、信息化平台。服务平台以政府、园区(含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科技园区、特色小镇、文化园区)、企业为服务对象,聚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业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创新要素资源,提供如下服务:1、政府职能部门:招商;招投标代理;履职性政府购买服务(含政策文件编写、产业规划、市区县“十四五”规划、会务、会展)2、园区管委会:招商;招投标代理;园区规划;园区代理运营;园区服务平台建设;园区信息化建设;园区应急演练3、企业:企业采购招标代理;企业诊断(含企业经营诊断、智能化诊断);税收筹划;企业融资;管理咨询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企业上云用云服务;科技成果引进、工业设计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运营、(产业类和企业类)专利导航;高企认定辅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辅导;企业上市前期财务规范、公司治理服务;新三板挂牌全流程大包服务(含券商、律所、会所);陕西股权交易中心科技创新专板、交易板挂牌;军工三证;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双重预防;应急演练;政府扶企政策解读等全方位、全流程的专业化服务。</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焦李成教授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原创 IPIU 西电人工智能研究院 今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近日,俄罗斯自然科学院(Russi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RAEN)O.L.Kuznetsov院长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焦李成教授发来贺信,祝贺他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是联合国认可的俄罗斯规模最大的科学院,成员均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和专家,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科学院设立24个学部,有1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70多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以及30多名俄罗斯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科学院外籍院士包括了全球48个国家的杰出科学家,其中有多位中国两院院士。经院士推荐、形式审查、材料审核、考察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学部选举、主席团审议等流程,焦李成教授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中国籍外籍院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焦李成教授分别于1982年1月,1984年6月,1990年4月于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1992年被评为教授,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6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陕西省首批“三五人才”第一层次;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领军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三十多年来,他领导的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对非线性、多尺度、非结构化智能信息处理中的优化与学习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系统地提出了免疫进化优化理论框架与协同进化优化框架;针对具有复杂应用背景的遥感影像内容解译中的瓶颈问题,提出了高维奇异性多尺度检测的概念与理论,并成功应用于复杂影像的解译与处理,研发了遥感影像大数据类脑解译系统及国内首个类脑SAR系统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焦李成教授合作出版了《神经网络系统理论》、《免疫优化、学习与识别》、《深度学习、优化与识别》、《智能SAR图像处理与解译》、《遥感影像智能解译与识别》、《Co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nd Multiagent Systems》、《Brain and Nature-Inspired Learning,Computation and Recognition》等领域内多部专著,相关著作被国内百余所高校选为本、硕、博的教材及参考书,启蒙了许多智能信息处理领域的研究者,推动了该领域相关理论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曾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和十余次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评全国模范教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人社部博士后管委会评议组专家,第六,七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等;现任教育部科技委国际学部委员,教育部人工智能创新专家组专家等。培养了多名包括全国百优、百优提名、IEEE Fellow、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国家万人领军学者、京东金融首席科学家,商汤科技CTO,阿里达摩院战略专家等在内的学者专家及业界翘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焦李成教授的学术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及引用,由于其在智能感知与计算领域的的杰出贡献当选为IEEE Fellow、IET Fellow、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中国电子学会会士等;现担任IEEE计算智能学会西安分会主席、IEEE地理遥感学会西安分会主席、IEEE西安分会奖励委员会主席、IET西安分会主席,IEEE TCYB、IEEE TGRS等期刊的副主编和编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通讯员:唐旭,王丹,张丹,黄思婧,张若浛)</span></p>

人工智能

吴文俊

科学技术

园区

李成

院士

智能

科学院

学会

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