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 最美四月的行走中的课堂,我们来到了家门口的生态长廊-------贾鲁河。结合生命科学和自然地理,进行贾鲁河的探访活动。 贾鲁河,属淮河水系,自古有小黄河之称。<br> 它发源于新密市,向东北流经郑州市,过尉氏县,进入扶沟县后至周口市入沙颍河,最后流入淮河,全长255.8公里。<br> 古时的贾鲁河水量充沛,为南北漕运干线,后因黄河泛滥而淤塞。解放后经治理,成为郑州市等沿岸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及灌溉河道。 来到河堤,深呼吸,闭上眼睛,感受微风轻抚面颊。<div> 感受青草和鲜花的气味经由鼻腔流淌入我们的身体。</div><div> 静静听,有蛙声、有鸟鸣、有水流动的声音,是自然的言语。</div> “你听到几种声音?听到了哪种声音?”<div>“有水声”<br><div>“有风声,有鸟叫的声音”</div></div><div>“有青蛙的叫声”</div><div>“我听到了小鸟挥动翅膀的声音”</div> 自然科学之观察蝌蚪 蝌蚪是卵生两栖类动物,当它的口出现后,用唇部的角质齿刮吃藻类来维持生命。蝌蚪先长出后肢,末端分化出五趾,再从鳃盖部位长出前肢,最后变成了蛙。<br> “就是我们现在听到的咕呱咕呱叫的蛙。” “青蛙呢,又是益虫,它们的食物以农业害虫为主。它们生活在稻田里、池塘里,帮助农民除害。为粮食的丰收保驾护航。” 在自然环境中,不论草原、湖泊还是森林、城市,都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份和光、水、土壤、空气、湿度等非生物成份组成。<div> 每一个成份都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制约和联系的统一综合体。</div> 就像蝌蚪食用了水里面的藻类,参与了水系的循环一样。水系的循环又平衡了城市生活中空气净化、空气湿度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从而保证了我们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 沿途中,我们时不时会看到这样的身影。他们撑船游在水中央,或者在河岸边,手里拿着一把长长的渔网。<div> 他们不是在捞鱼,而是在清理河道里的垃圾和污染物,他们就是河道管理员。河道管理员的工作也是在维持水系的健康发展。</div> <div> </div> 有了自然和人类的共同协作,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美丽风景。 宝贝们也参与其中,捡拾路边的垃圾,用行动提醒所有的人,爱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城市,爱护我们的地球。 身在如此美丽的景色中,不禁有感而发,提笔画一画我眼中的河流、春天和城市。 柳树轻轻扭动着枝叶,河塘里的青蛙演凑着交响曲,芦苇也跟着随风起舞。 蓝天、白云、青青的草地,鱼儿、鸟儿、盛开的鲜花,跃然“纸”上。 美好的画面留在“纸”上,留在记忆中,也留在我们的生活中。 最后,我们以一场属于自己的小马拉松结束今天的活动。 徒步1.5公里,每个宝贝都获得一枚“可以看到彩虹的”“看起来就想流口水的”“超漂亮的”奖牌。<br> 一枚"建党百年•徒步行走探访贾鲁河"的纪念奖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的思想。<br> 城市水系适应中国的季风性气候特征;也是基于自然的方式系统综合地解决水涝、水旱、水质和水生态问题。<br><div> 城市中的绿地和水系,把河岸做成人可以下去的栈桥式生态堤岸,使城市的河道和湖泊具有了调节水涝的作用,同时满足市民的亲水诉求。 </div><div> -------观点参考三联生活周刊对俞孔坚教授的采访</div> 还给自然的水以更多流动的空间,重视水利的作用。2020年5月,贾鲁河河道整治主体工程基本完工。96公里宽阔河湖水景已经形成;生态绿化工程快速推进,园林、建筑、文化等专项工程有序实施,水岸交融、绿色和谐的水生态景观初步呈现。 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丽。 关于生命科学的教育,也在唤起孩子尊重生命的态度。怀着慈悲与怜悯心情对待一切生物,更学会欣赏不同生物的形式与奥妙,领悟到它们存在与人类命运也是息息相关的,如何创造出共荣共生的环境是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