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河师大对口帮扶光山县名师、首席教师工作室项目跟踪指导活动

泼河完小黄静

<p class="ql-block">为扎实推进县域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结合前期对名师工作室项目的调研情况,4月18日,河南师范大学组织专家团队进入光山县开展名师、首席教师工作室项目跟踪指导活动。当天下午,泼陂河镇小学语文首席教师徐光武工作室的一行核心成员在主持人徐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光山一小会议室,参加语文学科指导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光山一小的张丽娟老师的一节写作指导课《这儿真美》;第二部分是中原名师杨鸿雁老师的专题报告——“教学设计”批阅情况反馈。</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张丽娟老师指导的这节写景作文课《这儿真美》充满山水诗意,张老师创设情境,以一场“寻美之旅”导入,打开学生发现美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通过“范例指引”,让学生“先说后写”、“围绕一个意思写”等方法,描写校园的假山——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兴趣高,写的好,让我们从中收获了课堂习作教学的实用方法。</p> <p class="ql-block">学生当堂写作,及时评价,张老师指出学生写作的亮点(运用比喻句、拟人句、名人诗句),恰当而中肯的评价和鼓励增强了学生写作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我们聆听了杨鸿雁老师专题讲座,针对名师工作室线上培训活动中“教学设计”这一环节的作业批阅情况反馈,杨老师负责批改28位光山县名师和首席教师的线上作业。</p><p class="ql-block">在讲座开始前,杨老师对张丽娟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这儿真美》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肯定了张丽娟老师的写作方法,也提出了改进的意见。杨老师提出写作的第一要点,“情”字当头,创设情境,打开话题,让孩子想说、想写,从而达到“情动而词发”。同时给出了作文批改和讲评的方法。杨老师的一席话让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讲座围绕“目标明确”的教学设计展开,杨老师强调了教学设计的三要素: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提出三维目标融合表述。</p> <p class="ql-block">展示优秀学员的教学设计,提出其中的问题,给予改进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名师引领,筑梦前行!</p><p class="ql-block">因为梦想,我们相聚在一起。</p><p class="ql-block">遇见是一种美丽,</p><p class="ql-block">我们携手留下深深的足迹,</p><p class="ql-block">采撷一路芬芳。</p><p class="ql-block">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汲取名师的智慧,我们泼陂河镇小学语文首席教师徐光武工作室定会在徐老师的带领下快速成长,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推动全镇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不懈探索、进取。</p><p class="ql-block"><br></p>

名师

老师

工作室

教学

张丽娟

教师

写作

指导

语文

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