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光相遇、如影随行》

秦雯霞

<p>  一次餐后活动,孩子们坐在教室门口晒太阳。薛志博小朋友说:“老师我看到你的影子了”,所有的孩子都朝我投来目光。于是他们都在寻找影子,“张锦悦我看到你的影子了”“看板凳也有影子”好神奇啊!梓涵说:“我们读写区就有一本关于影子的绘本书,里面有很多关于影子的奥秘,你们都不知道吗?听了梓涵的述说,孩子们制定区域计划时纷纷要选读写区去看这本书。</p> <p>  《指南》科学领域目标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因此,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发现,开展班本课程《与“光”相遇、如“影”相随》。</p> <p>兴趣导向:</p><p> 2021.3月12上午8点20娜娜和洛洛小朋友在读写区看《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这本书,当看到小猫的影子一会变长一会变短一会没有影子时他们产生了困惑,研究了好一会两个人还是停留在原地,媛媛说:”既然我们不懂就把这个问题画下来晨谈的时候分享让大家帮我们解决吧。</p> <p>  </p> <p>娜娜和洛洛晨谈时将自己的记录单拿了出来,赫赫说:“你画的是问题还是发现”?骞骞说“那怎么区分问题和发现呢?媛媛说:“问题的就在记录表上打个“?”,发现就不用打“?”。箐箐说:“我们读写区有彩纸呀,我们用颜色来区分,这样就知道哪个是问题,哪个是发现了。箐箐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经过他们的商量决定用红色代表问题,蓝色代表发现,如果有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就用黄色的纸记录。</p> <p>  </p> <p>分析:三色纸的运用可以让孩子们有目的的进行阅读,让阅读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可有有多方位的思考,加强自主阅读能力。</p> <p>  根据孩子记录表绘画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提炼</p> <p>  针对这个绘本孩子们存在的疑惑,我们根据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价值分析,预设一些相关的活动</p> <p>  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开展实施,我们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p> <p>我们的主题起源于一次和绘本的偶遇,然后孩子们产生一连串的思考,寻着科学探究的路径,孩子们用感官去发现奇妙的影子,用实践去深入探究影子,最后寻找生活中的影子。</p> <p>我们的课程具体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实施</p> <p>《寻找校园里的影子》</p><p>馨馨:我在校园里找到滑滑梯有影子</p><p>星星:我看到红旗有影子,红旗动它的影子也会动</p><p>骞骞:我发现树、轮胎也有影子。</p><p>天天:影子的颜色是黑色的,所有影子都是黑漆漆的。</p> <p>我们知道了影子的产生需要以下物品:光源、人(遮挡物)、地面或者白墙(屏)</p> <p>于是孩子们来到户外玩藏影子的游戏(第一次尝试)</p> <p>把衣服盖在头上</p> <p>躺在地上盖住影子</p> <p>趴着,还是有影子</p> <p>蹲着试试看</p> <p>分析:经验的获得需要孩子们不断的自主尝试,活动中孩子们想各种方法,却都没有将影子成功的藏起来,更好的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p> <p>第二次尝试</p> <p>躲在大树底下</p> <p>靠在墙边,没有光就没有影子</p> <p>躲在滑滑梯下面</p> <p>躲在小朋友的影子里,我的影子也会消失</p> <p>多次尝试后的奇妙发现:</p> <p>那既然在光下面影子是藏不住的,有光的地方就会有影子。在走廊上的阳光下,接孩子们经常甩动双手观察千变万化的影戏。孩子们在绘本里找到手影游戏,原来手影能变成这么多有趣的小动物。</p> <p>于是我带孩子们在暗室里玩手影游戏</p> <p>亲子影子秀</p> <p>渐渐的孩子们不满足于玩影子,开始深入探究影子,我们开展了三个实验, 逐步研究影子的奥秘</p> <p>户外活动,孩子们就玩影子游戏,小朋友说:“我想把我的影子画下来,于是孩子们两两组队,开始描画影子。”</p> <p>我做个造型你来画</p> <p>看,这就是影子</p> <p>小动物的影子记录下来</p> <p>户外活动时,孩子们还找来工具测量影子</p> <p>用塑料管量一量</p> <p>呼啦圈量一量</p> <p>棉棒绕影子</p> <p>把教室的尺子拿下来量一量影子多长</p> <p>用塑料圈摆一摆</p> <p>我和影子做游戏</p> <p>我和老师的影子</p> <p>踩影子</p> <p>孩子们在绘本里找到了答案并进行了科学实验</p> <p>影子一会变长,一会变短,一会又没有了</p> <p>我用记录表记录下来</p> <p>第一次尝试</p> <p>问题:影子时有时无</p><p>猜测分析:</p><p>1.可能遮挡住了灯光所以无法呈现影子</p><p>2.可能电筒角度照射的不对导致影子无法呈现</p><p>策略:鼓励幼儿多次尝试</p> <p>第二次尝试</p> <p>结论:原来光源位置不断移动,固体物体的影子也会随之发生移动变化。</p> <p>一次,轩轩画了一幅影子的画,孩子们围着叽叽喳喳的争执着:</p><p>——你的影子怎么是彩色的?</p><p>——彩色的影子很漂亮呀。</p><p>——但是影子是黑色的呀,没有彩色的影子。</p><p>——有的,有彩色的影子。</p><p>——没有,影子都是黑色的……</p><p>——老师,老师,有没有彩色的影子?</p><p>对于彩色影子是否存在,我也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于是我把问题又抛给了孩子们:“你们自己去找找答案看。”孩子们找遍了绘本也没有找到答案,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探索,孩子们在语言区找到了一块彩色胶片,想:彩色光下会出现彩色影子吗?</p> <p>为什么影子变成黄色的了?</p> <p>我知道因为这个彩色胶片是绿色所以影子也变成绿色了</p> <p>彩色影子</p> <p>对于孩子们的发现,我也很感兴趣,我也第一次发现彩色影子的踪影,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探索起来,经过我们的不断尝试,孩子们终于兴奋地喊道:原来真的有彩色影子。</p> <p>我们生活中影戏无处不在,小朋友知道不知道影子是怎么给与人类方便的呢?</p> <p>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了电影;工程使用高楼的影子计算出高楼的高度;科学家用月球上山峰的影子计算出山峰的高度;艺术家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一种很有趣的皮影戏。</p> <p>反思:影子再生活中还会造成哪些不便?</p> <p>在医院,医生动手术时如果有影子会让他们看不清,就会发生医疗事故,所以向科学家求助,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无影灯,在这种灯下影子就会没有了。</p> <p>影子课程进行了一段时间,孩子们对影子的兴趣越来越高,今天一个孩子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您看过皮影戏吗?我看过孙悟空的皮影戏。”皮影戏作为中国非遗址文化,早被遗忘了,让孩子了解皮影戏可以成为课程的一部分,于是我组织孩子们观看皮影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看完孩子们对皮影戏产生了浓厚是兴趣,为这老师开始发问:皮影戏是怎么做的,我们的影子是黑的,他们的影子怎么是彩色的?皮影戏的人是怎么动起来的?各种问题层次不穷,我们由此生成活动《制作皮影戏》我为孩子们投放了白纸,棍子,画笔,剪刀,自己自制皮影。</p> <p>第一步:皮影戏舞台</p><p><br></p> <p>第二步:我来找彩纸画上人物、动物剪下来。</p><p><br></p> <p>第三步:把剪下来的动物、人物贴在棍子上</p><p><br></p> <p>第四步:表演皮影戏</p> <p>夜景喷泉秀</p> <p>结婚灯光秀</p> <p>路边的灯光</p> <p>主题反思</p> <p><br></p><p>“生活即教育,处处皆课程“。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对影子的兴趣,让我抓住教育契机巧妙地转化成了课程,我和孩子们共同探索影子的秘密。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以幼儿为主体,遵从他们的意愿和兴趣,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思考和观察,学会发现问题,并且尝试解决问题。整个探究过程满足孩子的兴趣需求,促进孩子的探究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使课程生活化、价值化。</p><p>在整个活动中,科学知识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亲历科学过程的体验和科学态度,才是更值得关注的。我可以跟在你身后,像影子追着光梦游;孩子像追逐的星光,而教师,就在孩子身后。</p>

影子

孩子

皮影戏

彩色

探究

尝试

幼儿

发现

我们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