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遵义机务段

马程光

<p class="ql-block">  这是人民画报1966年第一期的封面,上面登载的图片是:东风机车承载旅客列车行驶在川黔线上。</p> <p class="ql-block">  1965年,重庆至贵阳的川黔铁路交付运营,成都铁路局遵义机务段随之成立,这是继北京内燃段之后中国第二个内燃机务段,同年开始配属首批东风型柴油机车,担当川黔铁路贵阳至赶水间的机车交路。</p> <p class="ql-block">  凉风垭隧道</p> <p class="ql-block">  川黔线上用东风2内燃机车</p> <p class="ql-block">  遵义机务段的机车驾驶员。</p> <p class="ql-block">  等待过道口人群</p> <p class="ql-block">  川黔线上的南宫山站,遵义机务段也在南宫山站。</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小小的三等车站。</p> <p class="ql-block">  南宫山铁路地区有十三股铁路线。</p> <p class="ql-block">  遵义机务段位于南宫山铁路地区,所以也称为遵义南宫山机务段。</p> <p class="ql-block">  1968年12月我由唐山铁道学院分配至遵义南宫山机务段工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遵义南宫山机务段是座落在两座大山之间的,符合当年备战备荒为人民要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65年,从全国19个铁路局81个机务段中挑选的优秀干部职工聚集于遵义南宫山,筹建了遵义机务段。创业者们发扬铁人精神,在工作和生活环境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保证了川黔铁路的开通运营。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原遵义南宫山机务段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这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遵义机务段检修车间。</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随着</span>转业铁道兵、大中专毕业生、回城知青、青年学工等相继到来,给机务段增添了活力。</p> <p class="ql-block">  我在此单位工作有13个年头。</p> <p class="ql-block">  与大家一样,每天从这个红色的门忙进忙出,走该走的路,做该做的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这是第一包修组照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99年初春我重返机务段时,第一包修组的房间还保存着,二包、三包都没有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那个棕色的门里我工作了三年。那时,一上班要在门口的过道上站成一排,听工长李贵和布置当日的工作。我们也曾在门口跳过忠字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 小小一间工房里居然挤过20多人,我记得的有:李贵和、田孝一、霍德忠、韩朋舜、童继爱、刘洪训、刘永成、崔文、朱富友、王传信、刘永富、刘作安、王熙泰、梁太元、黄开明、陈上远、谢钟灵、谢金台、郭有恒、杨振宇、赵景义、李姝君等,我们为检修维修东风2内燃机车努力工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可惜一包全组没有留下一张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机床组没有太大变化,2T的吊车让人想起很多往事。</span></p> <p class="ql-block">  C630、C620、C617车床各一台,牛头刨、铣床、钻床、磨床各一台。</p> <p class="ql-block">  机车水阻试验台</p> <p class="ql-block">  设备车间</p> <p class="ql-block">  运转车间</p> <p class="ql-block">  用来掉头的机车转盘</p> <p class="ql-block">  机务段救援列车</p> <p class="ql-block">  机务段单身大楼</p> <p class="ql-block">  机务段浴室</p> <p class="ql-block">  南宫山地区家属区</p> <p class="ql-block">  家属区周围的稻田</p> <p class="ql-block">  机务段元宝山家属区</p> <p class="ql-block">  刚报到时,因为没有女单身宿舍,我在元宝山家属区住。最右面二楼那间屋子里度过三年多。</p> <p class="ql-block">  那是干打垒的房子,整幢楼没水、没厕所。</p> <p class="ql-block">  南宫山小河沟</p> <p class="ql-block">  南宫山水库</p> <p class="ql-block">  照片中远处有一高层建筑,那是遵义铁路中学。1977年,我服从分配曾在那里教过二年书。</p> <p class="ql-block">  检修车间右面靠山的是南宫山变电所,中间灰色房子是一间十来平方米仓库,1975年春,我在那里安了家。</p> <p class="ql-block">  感谢<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陈秀伟、</span>李淮瑛、李双生在2017年老人节重返南宫山时,拍下了这段珍贵的视频,给我带来很多温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遵义南宫山軍供站</p> <p class="ql-block">  南宫山地区食堂,1981年11月调离南宫山时,设备车间同事们欢送我,请我一起在此聚餐。</p> <p class="ql-block">  机务段运转车间、元宝山家属区、凉风垭隧道、南宫山站、机车转盘、机务段救援列车拼图。</p> <p class="ql-block">  珍贵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  备品组合影</p> <p class="ql-block">  工具组合影</p> <p class="ql-block">  工具组合影</p> <p class="ql-block">  电气训练班合影</p> <p class="ql-block">  积代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  老办公大楼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70年招的部分青工</p> <p class="ql-block">  电气组合影</p> <p class="ql-block">  设备车间合影</p> <p class="ql-block">  50年前从遵义~南宫山的火车票,3毛钱一张。</p> <p class="ql-block">  一直喜欢各种各样的道岔,觉得有质感有张力。</p> <p class="ql-block">  让人感到几何线条美;光与影的美;想到交集、组合、分开;人生的岔路口;现实、理想、终点;让人产生遐想与启迪,生命的轨迹又在哪里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9年4月,离开南宫山18年后,我返回故里。旧地重游,感概万千。</p> <p class="ql-block"> 2019年11月,南宫山站历尽54年苍桑,完成了历史使命,正式关闭。</p><p class="ql-block"> 既有的川黔铁路建于1965年,经过遵义中心城区的线路上,有遵义北、遵义西、南宫山等站。</p><p class="ql-block"> 川黔铁路,承载了一代人的回忆。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穿行遵义中心城区的川黔铁路已有很多弊端。现有的川黔铁路存在着线路技术标准低,行车速度慢;地区内客运设备能力不足;货运分散,货场规模小,扩建困难。特别是遵义北、遵义西、南宫山车站片区,现有铁路穿行于城区内,由于没有专门的绕城过境和货运车通道,货场进出列车对城市交通干扰严重,噪音大、污染大。</p><p class="ql-block"> 因此必须建一条川黔铁路遵义城区外绕线,来替代原有这一段<span style="font-size:18px;">川黔铁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该工程全面完工后,2019年11月底,</span>位于遵义城区的遵义北、遵义西、南关镇及南宫山站关停。</p> <p class="ql-block">  2019年11月25日,遵义南宫山机务段也随之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停用。</p><p class="ql-block"> 当地老乡一度把它作为“晒谷场”。</p> <p class="ql-block">  进而是拆、拆、拆,灰飞烟灭,夷为平地!</p> <p class="ql-block"> 陈工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我曾经的同事,我们一起在第一包修组里共同工作过近三年。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遵义机务段。</p><p class="ql-block"> 2020年夏天他重返南宫山,站在机务段废墟旁沉思......,久久舍不得离去。</p><p class="ql-block"> 我感同深受,理解他的心潮起伏与五味杂陈。</p> <p class="ql-block">  2020年国庆节,我的唐山铁道学院同班同学强金诗,携子孙三代在南宫山站站台上留影。</p><p class="ql-block"> 铁路线上的轨道枕木都已不复存在。</p><p class="ql-block"> 他走出校门到南宫山工作,直至退休,毕生都奉献给遵义南宫山机务段了。</p> <p class="ql-block">強金诗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年少到南宫,</p><p class="ql-block">献身黔路通。</p><p class="ql-block">只今人三代,</p><p class="ql-block">旧地轨无踪。</p> <p class="ql-block">  为我国铁路建设运营贡献出青春岁月甚至是一輩子的一代遵机人,无不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遵义南宫山机务段与一代遵机人都只是苍海一粟,一道划痕。然它毕竟发过光与热,它的艰苦奋斗、锲而不舍、默默奉献的魂将永存于世。</p> <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历史前进的步伐谁也不能阻挡,时代的变迁,日新月异的建设一定会给大家带来美好的憧憬与更美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  本文中所有照片是由原存老照片及1999年本人拍摄的,2005年女儿拍摄的,同事好友提供的,並引用了一些网络照片,在此说明并表示深切的谢意!</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的分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12月8日,收到朋友发来关于南宫山车站拆除后的视频,一起放在这里,留个念想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