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他从闽西走来,被称为“农民知音”和“山歌部长”

韧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田会议纪念馆收藏着国家一级文物、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版的《岩声半月刊》,白报纸,双面铅印,宋体字。</p><p class="ql-block"> 《岩声》是闽西乃至福建传播马列主义时间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革命刊物之一,从1923年9月到1926年1月,共发行了43期。</p><p class="ql-block"> 邓子恢是《岩声》的创办人之一,也是主要撰稿人,先后发表了一系列“向旧社会开战”的文章。当时龙岩的土地高度集中在地主手中。邓子恢回忆说:幼年时,“自耕农还占多数”,“到我长大时则雇贫农大批出现。”底层民众的生活已“支离破碎”,其前途“只有不幸,只有黑暗而已”。</p><p class="ql-block"> 1926年,邓子恢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天生一副好嗓子,用老乡的话说“子恢一亮嗓子,连雀儿都会掉下树来。”他深入山间地头,与农民一边劳动,一边唱山歌宣传革命:千般叹来万般恨,思前想后越伤心。出路唯有来革命,杀尽资产与劣绅。</p><p class="ql-block"> 邓子恢后来回忆说:“我这个宣传部长,其实是山歌部长。”</p><p class="ql-block"> 1928年3月,邓子恢等人领导后田农民进行了武装暴动,开创了土地革命的先声。闽西从来没有搞过土地分配,中央在此前虽然发布过土地斗争的纲领,但是邓子恢他们没有见过。</p><p class="ql-block"> 田,该如何分?经过深入农村调研,邓子恢最终制定了“以乡为单位,在原耕地基础上,抽多补少,按人口平均分配”的分配土地政策。邓子恢之子邓淮生:</p><p class="ql-block"> 第一条是把所有的土地都拿出来。第二条就是说每个农民都能够获得土地,包括地主富农,都要分配的。地主富农也给他出路,这样减少他对革命的抵触。第三条就是以乡为单位,抽多补少,就说你原来有地的不动了,那么你不够数量的,再给你分配,增加一点。</p><p class="ql-block"> 1929年7月,在中共闽西一大上,在毛泽东的亲自指导下,一部比较完善的闽西土地法制定并推广到全国各根据地。其中增加了抽肥补瘦的规定。之前,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许多地主、富农就保留了好田,而贫雇农得到的却多是瘦田、坏地。“抽肥补瘦”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p><p class="ql-block"> 闽西先后有80万贫苦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闽西特委的报告写道:在红色区域里,“契纸烧完了,田分了,谷子收起了,农民家里塞满了谷堆子,都愁没有谷仓存储。”毛泽东曾称赞说:“闽西土地解决办法最好。”</p><p class="ql-block"> 闽西农民在经济、政治上翻身后,迸发出炽热的革命热情,“群众对扩大红军,非常热烈的拥护与参与,三五一伴,几十人一伴,时常到苏维埃政府来请求到前方去的,到处都有。”</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1934年初指出:“我们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群众的劳动热情才爆发了起来。”“现在农民的生活比较国民党时代是至少改良了一倍”。</p><p class="ql-block"> 闽西约有20多万亩土地一直保留在农民手中,直至全国解放,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副巡视员钟健英:</p><p class="ql-block"> 旧中国积贫积弱,而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更是在贫困线上挣扎。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从解决农民耕者有其田的千年夙愿入手,通过武装暴动,分田分地,建立苏维埃政权,使无立锥之地的农民,有了自己安身立命的土地。在制定符合实际的土地政策,以便让农民在斗争中真正获得土地方面,邓子恢所发挥的作用是独树一帜的,他深切地了解中国农民的困苦,一心一意为农民利益着想,不愧是农民的知音。</p><p class="ql-block"> (福建新闻广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