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主讲人:初三年4班班主任 谢思</p> <p class="ql-block">1930年至1934年间,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发起了5次“围剿”战争。1934年10月,面对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中国红军在面对敌人围追堵截的同时,也要面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困难:在追兵攻击下四渡急流险滩的赤水河、在枪林弹雨下夺取只剩铁索的泸定桥、在缺乏衣服的状况下翻过终年积雪的高山、在缺水缺粮的情况下走过荒芜危险的草地…长征历时三百六十多天,最长行军两万五千里,10万多名红军将士牺牲,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倒下。最终红军成功冲破敌人的围攻,在陕甘地区成功会师,保存了革命火种,为后续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在长征即将结束时,毛泽东创作了七言律诗《七律·长征》:</p><p class="ql-block">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p><p class="ql-block">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p><p class="ql-block">这首诗以轻松的字眼充分写出了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来的笑对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长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初中阶段的学习,可以看作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小“长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我们免不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内心难免低落。尤其对于初三的同学,一次次的模拟考试,就好像一道道前行路上的关卡。这时我们要想起,当年长征中红军不畏艰难险阻,一路前行的精神。我们现在面对的困难与红军的困难不可同日而语。我们更要以积极乐观、不屈不挠的态度迎难而上。我相信,当以后我们回望经历过的一切和那个勤奋坚持的自己,也会微笑着说出“千难万险只等闲”。</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共同努力,奋力拼搏,突破学习征途上的难关,实现自己的中考目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