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年华,姓李,粤籍,龙川人,出生于六十年代中期。</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他读初中的时候,他那在家务农的母亲因病离世。他是家里的长子,下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上面还有个年老体弱的祖母,父亲在江西的一座矿山工作。</p><p class="ql-block"> 还在求学、少年羸弱的年华瞬间感受到了生存的艰难与困顿。没办法,他远在江西大余西华山钨矿工作的父亲急忙向矿里领导打报告申请困难救助,矿里在了解到年华一家人的具体情况之后,特事特办,把他和他的几个弟弟、妹妹以及祖母以解决商品粮的方式迁入西华山钨矿。遗憾的是:没有安排工作,知青待遇。</p><p class="ql-block">他们一家人搬迁到矿里的时候,安置住在538中段办公区几间腾出来的房子里,与我们家成了邻居。我们家是私房,隔工区办公室并排只有十多米的距离。</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的母亲看见他们一家生活艰辛,对他们多有关照,时不时的,会把自种的红薯、玉米、新鲜蔬菜以及自家做的米果送些给他们。他的祖母勤劳善良,闲下来的时候,很喜欢过来找我的母亲聊天。即使他们一家人后来搬迁去老五九四住了,他的祖母在拔猪草的时候,抽空还会过来我们家坐坐,年底,他们家杀猪了,老奶奶也会提几斤猪肉给我们家,而我的母亲也一定会回礼给老人家。</p><p class="ql-block">从那时开始,我与年华开启了几十年的友谊之旅。</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初期,我与他一同在在矿里做临时工,分配在538的井下清理残矿。</p><p class="ql-block">在那青春无敌的日子里,我们肆意的挥洒汗水,发舒激情,奔风御霁,精力无限。</p><p class="ql-block"> 年华其人,纳于言,敏于行。朴实善良。做人做事,都会为朋友着想,为朋友考虑,方方面面都能够做得非常圆融周到。</p><p class="ql-block">他特别喜欢收藏书籍、杂志、报纸。记得他集有两本刘亚洲将军写的书,一本是《大山姆山别墅》,另一本是《写给男儿们看的书》,内中有一篇《攻击,攻击,再攻击!》,说的是以色列强人沙龙的故事,文笔极具穿透力,是刘将军行气运笔的一贯风格:犀利、刚直,老辣,没有柔情蜜意,只有“战争,让女人走开!”的那种钛金钢般的文字。</p><p class="ql-block">另外,印象深刻的,是他收藏的一本中国未代皇帝溥仪的弟媳嵯峨浩子写的一部书《流浪的王妃》,这本书我向他借来看了五六遍。不可否认,有窥探皇族秘闻的嫌疑在里头。</p><p class="ql-block">但事后一想,也不尽此,写作者绝对有所隐晦,她在写作的过程中会把握一个度,该写的写,不该写的,不是不好写,是“不敢写”!</p><p class="ql-block">《流浪的王妃》这部书,还不如贵族公子周君适先生的《伪滿宫廷杂忆》有趣、好玩,肆意妄为的世家子作派之心性,在那里面,可以在哂然一笑中窥见一 二 。不像嵯峨浩子,同为贵族,可这日本女子活得太内敛太压抑了,毫无生趣可言。</p><p class="ql-block">但不管怎样,我还是非常感谢年华,他让我在我的寂寞的青年时代看见并阅读了这部书。</p><p class="ql-block">八七年,年华顶替他的父亲在矿里参加了工作。工作期间,他倾尽全力的履行了作为一个长子长兄的责任和义务,他照顾祖母,关心父亲,关爱弟弟、妹妹们,工资基本留作家用。</p><p class="ql-block">再后来,他结婚了。妻子是他家乡的一个女孩儿,聪慧漂亮,在老家中学教书,是语文组的高级教师。岳家是书香门第。遗憾的是他们夫妻两地分居。</p><p class="ql-block">年华虽然在西华山生活、工作了几十年,但他一口的家乡话却丝毫没有受到大余土话的侵染,处处彰显出他那土著原音的顽强。</p><p class="ql-block">比如,他说“腰痛”,他那客家腔的原音是“腰鬼捅”,听得我是“哈哈”的大笑。他也喜欢粤味版的小说与杂志,如《三家巷》、《虾球传》,《花城》、《佛山文艺》等。</p><p class="ql-block"> 子在川上,逝者如斯。有些事,过去了,就永远过去了,红尘中,有些人,插肩而过,就再也不会“再见”了!而我与年华的友谊,就像《朋友,别哭》中那首歌中所表述的一样:你不说,我永远懂!</p><p class="ql-block">只是,这种美好很短暂。后来,我们都遭遇命途瀑布:下岗了。九三年,他去了广东东莞的一家私企“连域集团”工作,我则在大余城内挥汗如雨的做家装。曾经的意气风发最终变成了眼前的苟且,在柴米油盐一地鸡毛的世界里,我们终于举起白旗向现实低头了。从此,一别西钨,非此星辰;两相遥望,互祝心安!</p> <p class="ql-block"> 下图:图片中间老人家是年华敬爱的奶奶,右侧站立者乃年华的父亲,左侧站立者我的至友年华贤弟。</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摄于一九八一年八月,地址:老五九四家属住宅区。(照片年华提供)</p> <p class="ql-block">下图:年华在报纸上发表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下图:年华创作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下图:年华收藏的部分书籍。</p> <p class="ql-block">下图:嵯峨浩子写的纪实内幕书</p> <p class="ql-block">下图:(年华的内弟、《广州日报》记者曾春光先生作品)(年华收集保存)</p> <p class="ql-block">下图:断垣残壁、已成遗迹的原西华山图书馆。俄罗斯建筑风格隐约可见。</p> <p class="ql-block">下图:(西钨下、中、上坳全远景)</p>